第十四章 星槎浮海:日月重光

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获得一象之力人在大明,无法无天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权道游龙全民海岛求生:我能听到万物心声火影:宇智波不是雷影!箱子里的战锤40K抗战从淞沪开始综漫:开局就打宿傩?御兽:我的灵宠拥有游戏面板

    第十四章星槎浮海:日月重光
    建文元年六月十六日,卯时初刻,黄河渡口的晨雾尚未散尽。朱瞻膳望着朱棣手中的皇冠,金龙在熹微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与昨夜火海中的燕纹帅旗形成诡谲呼应。春桃忽然拽了拽他的袖口,指尖指向黄河上游——数艘挂着白帆的楼船正逆流而来,船头立着持金瓜钺斧的锦衣卫。
    是皇宫禁卫,春桃压低声音,船头那个穿飞鱼服的,像是...纪纲?
    朱瞻膳瞳孔骤缩。纪纲是朱棣亲卫,数月前被朱允炆调往内廷执掌锦衣卫,此刻却带着禁卫出现在北伐途中,显然事有蹊跷。他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山河珏,珏身的血迹在晨露中泛着暗红,仿佛昨夜朱允炆咳血的残影。
    朱棣却似早已料到,将皇冠轻轻放在朱允炆掌心:陛下万金之躯,不该亲临险地。他转身时,铠甲上的燕纹与朱允炆龙袍上的金线在雾中交织,恍若一幅未完成的山河图。
    朱允炆摇头,将皇冠收入袖中:四叔可知,为何朕坚持要来?他抬手示意纪纲呈上木箱,铜锁打开时,露出十二具裹着黄绫的骷髅——正是梅花卫总部那十二具紫衣骷髅。这些骷髅的牙齿上都嵌着珍珠,经钦天监查证,是南洋暹罗国的'月光珠'。
    方孝孺猛地抬头:暹罗国与梅花卫勾结?可他们去年刚遣使进贡《大统历》
    《大统历》?朱瞻膳忽然想起被焚毁的《大明日历》,那些伪造的'永乐元年'日历,会不会与暹罗国进献的历法有关?
    朱允炆赞许地点头,从木箱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帛书:这是纪纲从梅花卫暗格中搜出的密信,发信人自称'星槎客',约定在'望海埚'用《大统历》残页交换火器图纸。他展开帛书,朱瞻膳看见末尾落款处画着朵六瓣梅花,与胡广腰间玉佩纹路一致。
    望海埚?朱棣皱眉,那是辽东总兵刘江的防区,三日前刚传来捷报,说击溃了倭寇船队。
    倭寇?春桃忽然惊呼,去年在济南,我曾听见梅花卫细作议论'东洋铁炮',莫非他们想借倭寇之手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闷雷般的炮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黄河西岸的沙丘后腾起黑烟,探马跌跌撞撞驰来:报!发现梅花卫余党!他们用大象驮着火器,正向渡口冲来!
    朱瞻膳定睛一看,果然见二十余头战象踏碎晨雾,象背上的木箱印着醒目的寿字——与昨夜徐州火药库的标记如出一辙。他忽然想起胡广死前盯着浑天仪缝隙的眼神,冲纪纲大喊:快!让禁卫去保护陛下!那些木箱里装的不是火药,是
    爆炸声打断了他的话。最前排的战象突然炸裂,血肉横飞中,无数纸片腾空而起,在阳光下展开成金色的书页——竟是更多的永乐元年日历。象群受惊调头,反而冲进梅花卫本阵,踩碎了数十个刻着星槎字样的铜盆。
    他们想借天象惑众!方孝孺捡起一片日历,背面赫然画着北斗七星移位图,钦天监曾说,今日卯时初刻将有'荧惑守心'之象,梅花卫定是想借此宣扬'建文失德,永乐当立'!
    朱允炆望着漫天飞舞的永乐日历,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在帛书的星槎客三字上,竟洇出朵形似海船的痕迹。他一把抓住朱瞻膳的手腕,将帛书塞进对方掌心:忠勇伯,即刻率三千轻骑前往望海埚,务必要查清'星槎客'的底细。记住,暹罗国的贡使...就在刘江军中。
    朱棣欲言又止,最终只按了按朱瞻膳的肩膀:船上有燕藩的'福船',火器充足。春桃,你随小王爷去,遇事不必顾忌,可直接动用朕的'玄甲卫'腰牌。
    春桃摸向领口,那里果然挂着枚刻着燕字的黑铁腰牌,边缘刻着细小的锚纹——那是朱棣当年下西洋时的隐秘船队标记。朱瞻膳忽然想起父亲书房里的《郑和航海图》,那些被朱砂圈住的南洋岛国,此刻竟与梅花卫的阴谋交织成网。
    辰时正刻,望海埚沙滩。
    朱瞻膳的船队刚靠岸,就看见辽东总兵刘江带着一群身着朝鲜服饰的人迎上来。为首者头戴三山帽,腰间别着镶宝石的短刀,看见朱瞻膳腰间的山河珏时,瞳孔猛地收缩。
    卑职刘江,见过忠勇伯。刘江行过大礼,目光却始终盯着春桃手中的望远镜,这位姑娘的...器物,倒是与卑职在倭寇船上见过的相似。
    刘将军见过此物?春桃立刻反问,可否告知是何船只?
    刘江正要开口,那朝鲜使者忽然越众而出,用生硬的汉语道:鄙国与大明同气连枝,此次特来通报,有倭国船只载着'星槎客',正往...他忽然剧烈抽搐,七窍流血而亡,手中紧攥的纸条飘落,上面写着永乐通宝四字。
    朱瞻膳捡起纸条,发现纸角染着蓝色粉末——与胡广匕首上的毒相同。他撕开使者衣领,赫然看见锁骨处纹着朵六瓣梅花,与帛书上的标记一致。
    梅花卫的人混进了朝鲜使团!刘江抽出佩刀,三日前我们击溃的倭寇船队,船上装的不是金银,全是刻着'星槎'的铜盆,还有...几箱暹罗国的香料。
    香料?朱瞻膳皱眉,带我们去看看。
    片刻后,众人在倭寇营寨的地窖里发现了上百个密封木箱。春桃用匕首撬开箱盖,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面而来,混着铁锈味——箱底竟铺满了火器零件,上面盖着暹罗香木。她忽然想起南京内库的青铜鼎,鼎身的二十八宿纹路与这些零件的排列方式惊人相似。
    他们用香木掩盖火器的气息,再借暹罗贡使的船队运入大明。朱瞻膳拿起一枚刻着星芒的螺栓,刘将军,那些铜盆上的'星槎'二字,是否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有关?
    刘江脸色微变:忠勇伯如何得知?三年前,卑职曾随郑公公出海,见过宝船上的'星槎牌',与这铜盆上的刻字一模一样。
    春桃忽然指着墙角的罗盘:看这个!磁针指向的不是南方,而是...东北方的岛屿。她翻开倭寇的航海图,发现被红笔圈住的岛屿旁写着星槎洲,旁边标注着永乐元年开港。
    朱瞻膳猛地站起:梅花卫想借郑和的宝船航线,将'永乐'年号传到南洋诸国,制造'万国来朝'的假象!他们篡改历法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让海外诸国承认'永乐'正统,再反过来施压朝廷!
    话音未落,海面突然传来隆隆炮声。众人冲出地窖,只见十余艘挂着骷髅旗的倭寇船正向岸边驶来,船头立着个身着道袍的老者,手中举着块刻满梵文的木牌——正是梅花卫的天命牌。
    刘将军,你率弓箭手守住沙滩!朱瞻膳抽出玄铁剑,春桃,你带人去烧他们的火药舱!记住,重点找有
    有北斗七星标记的木箱!春桃接过话头,在济南时,我见过梅花卫用这种标记区分火药批次!
    两人正部署间,忽闻空中传来尖啸。朱瞻膳抬头,看见一枚火箭拖着长尾划过天际,正中倭寇船的主帆。火光中,他看见船楼上站着个熟悉的身影——纪纲竟带着锦衣卫的飞鱼船绕到了敌船后方。
    忠勇伯!纪纲的声音透过铜喇叭传来,陛下有旨,务必要活捉为首之人!
    战斗持续到巳时末刻,当最后一艘倭寇船竖起白旗时,老者被押到朱瞻膳面前。他摘下道冠,露出光头和左耳后的梅花刺青,正是失踪数月的钦天监监正王景弘。
    王景弘,你身为钦天监,竟助纣为虐?方孝孺怒喝。
    王景弘却仰天大笑:天象本就由人解读!当年太祖爷起义时,不也借'五星连珠'造势?如今不过是旧事重演罢了。他忽然指向朱瞻膳,你以为烧毁日历就能阻止天命?暹罗国的《大统历》残页已送往西洋,三个月后,整个南洋都会知道'永乐元年'的存在!
    朱瞻膳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红绳,正是南京奉先殿祭天仪式上,朱棣分给宗室的山河带。他伸手扯断红绳,只见里面裹着片碎纸,赫然是《皇明祖训》中藩王不得私通外邦的段落,被红笔圈住了燕字。
    原来你早就盯上了燕王。朱瞻膳冷笑,伪造遗诏、篡改历法,都是为了坐实'燕王谋反'的罪名,好让梅花卫扶持的傀儡上位。
    王景弘瞳孔骤缩,显然没料到对方能识破阴谋。这时,春桃从敌船上搜出一本账簿,翻开后惊见上面记着燕藩私粮换火器的账目,日期竟在朱棣向朝廷请奏支援北伐之前。
    这是陷阱!方孝孺猛地转身,盯着朱棣,燕王未奉诏便私调粮草与倭寇交易,分明是早有反心!
    海滩上顿时剑拔弩张。朱棣望着朱允炆,后者却闭目不语,唯有手指轻轻摩挲着并蒂莲佩上的永乐刻痕。朱瞻膳忽然想起昨夜徐州行辕,朱允炆咳血时玉佩上的东珠与血迹融为一体,此刻在阳光下,那抹红色竟像极了账簿上的朱批。
    方大人且慢。他接过账簿,对着阳光细看,这些字迹用的是松烟墨,而燕藩的文书向来用油烟墨。再者,他指着倭寇二字,倭寇怎么会用汉字详细记录交易?分明是有人故意伪造,想借朝廷之手除去燕王。
    朱棣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解下铠甲,露出里面绣着精忠报国的内衬——那是徐皇后亲手所绣,针脚间还缝着半片晒干的素心梅。陛下明鉴,他单膝跪地,臣若有二心,何必让徐皇后以身为质,留在南京皇宫?
    朱允炆睁开眼,从袖中取出块金牌,上面刻着锦衣卫指挥使司的字样:纪纲,把你查到的东西说来听听。
    纪纲从怀中掏出叠密报:启禀陛下,梅花卫利用钦天监篡改历法,又通过暹罗、朝鲜贡使传递伪诏,其真正目的是引发南北藩王内乱。这账簿上的'燕藩'二字,实为'豳藩'之误——豳王朱樉的封地与暹罗商路重叠,早已暗中私铸钱币,上面就刻着'永乐通宝'。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朱瞻膳忽然想起胡广死前指向朱棣的动作,原来那不是指控,而是暗示真凶另有其人。他望向朱允炆,发现对方虽脸色苍白,眼中却闪过狡黠的光——这位帝王恐怕早就知道真相,之所以带朱棣来望海埚,正是为了当着众人的面洗清其嫌疑。
    午时初刻,望海埚帅帐。
    朱允炆斜靠在胡床上,听着纪纲汇报各地藩王动向。当听到宁王朱权与朵颜三卫互市时,他忽然坐起,剧烈咳嗽着指向墙上的《大明疆域图》:朵颜三卫...大宁卫...你们看,梅花卫的残余势力为何集中在北平与大宁交界处?
    朱瞻膳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北平、大宁、辽东三地形成三角,正是当年徐达北伐时的锁喉阵。他心中一惊:难道梅花卫想联合北元、朵颜三卫和辽东的倭寇,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更妙的是,朱棣接过话头,他们选的日子是七月初七——乞巧节,也是《大统历》中'天河开,星槎现'的日子。到时候,只要在三地同时点燃'永乐'信号,就能制造'天命所归'的天象。
    方孝孺擦了擦额角的汗:可如今胡广已死,王景弘被俘,他们的阴谋还能成吗?
    别忘了,朱允炆举起并蒂莲佩,梅花卫的首座另有其人。胡广、王景弘不过是棋子,真正的棋手...还在皇宫里。他忽然剧烈颤抖,春桃连忙扶住,发现他后颈已泛起青黑色——那是梅花醉毒性加剧的征兆。
    朱瞻膳握紧拳头:陛下放心,臣定会在七月初七前查清首座身份,捣毁梅花卫老巢。
    朱允炆摇头,从枕下取出个檀木盒:来不及了。这是朕为你准备的'星槎令',凭此令可调动郑和的宝船船队。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块刻着海浪与星斗的金牌,背面赫然是朱元璋的笔迹: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星槎令?朱棣挑眉,这是当年父皇留给郑和的密令,只有遇到危及江山的大患才能动用。陛下,你这是
    朕要你率宝船出海,朱允炆直视朱瞻膳,在暹罗、满剌加等地宣扬建文正统,揭穿梅花卫的'永乐'谎言。同时,他压低声音,寻找海外的'天地会'——他们手中有太祖爷当年埋下的'山河社稷图',或许能救朕的命。
    春桃惊呼:天地会?不是传说中...反元复汉的秘密组织吗?
    传说?朱允炆苦笑,当年陈友谅、张士诚的余部退往南洋,表面归顺大明,实则一直在等时机。朕若能拿到'山河社稷图',既能证明正统,又能借他们的力量清君侧
    他忽然剧烈抽搐,嘴角溢出黑血。朱棣立刻撕开他的衣襟,只见胸口已浮现出梅花状的毒斑——与当年宁国公主府中毒者的死状分毫不差。方孝孺颤抖着取出银针,却在刺入膻中穴时发现,银针竟变成了黑色。
    陛下!朱瞻膳单膝跪地,请赐臣遗诏,臣定当拼死完成使命!
    朱允炆摆摆手,从怀中掏出张早已写好的诏书,上面盖着皇帝之宝的玉玺:朕若不测,你持此诏去南京奉先殿,那里有个暗格,里面放着...真正的《皇明祖训》修订本。他忽然抓住朱瞻膳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住燕王的性命。大明的山河,需要他这样的人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巨响。纪纲冲进来禀报:启禀陛下!发现数十艘挂着'星槎'旗号的宝船,正向望海埚驶来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647/52895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