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张郎才壮,宰相难阻
推荐阅读: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从骗子酒馆开始,欺诈诸神!、龙王医婿、道侣三千、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全球沦陷:我是末日大领主、我的美女老板、婚姻航线、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长姐读我心眼子,我掏继母心窝子、
吏部别堂中,张岱还在执笔皱眉作苦吟状,而外间却传来喧哗声。
坐在堂中监考的裴敦复自觉无聊,便起身行至堂外侧耳一听,待听清楚外间选人们的呵斥咒骂声,他脸色顿时便是一变。
当再回头望向仍在答题的张岱时,裴敦复心里也暗暗后悔有些轻率答应了玉真公主这一要求。
张说失势他也知晓,但自忖张说总还保留了一些人事影响在朝中,再加上此事是玉真公主所托,他也就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一件事情还能收两家人情。
结果他却没想到张说失势的如此彻底,就连孙子在这里补考一场解试都要受人咎责刁难。看这样子,这张氏子没能参加河南府解试怕还另有隐情啊!
“外间怎么了?”
张岱这会儿站起身来,将写好的那一首《省试湘灵鼓瑟》摆在案上,有些好奇的向外略作张望。外间的吵闹他当然也听到了,只是听不清楚具体在叫喊什么。
见张岱这么快便完成一题,裴敦复也略感诧异,但转念想到这考题本就是玉真公主拟成交给自己,当中必然也有些讲究。
他没有回答张岱的问话,而是回到案旁拿起这一首诗作来看了看。通篇读完后,他脸色顿时一变,这一篇诗作情景交融、逐层递进,即便抛开应试这一个命题不说,本身就是一首上佳之作!
京兆府试历年来都是贡举解试当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无论是所举乡贡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冠绝天下,以至于京兆府举解前几名又有一个别称“等第”,意思就是等同于及第,鲜少有人在之后的省试中黜落。
所以每一年的京兆府试也都是才流云集,包括今年同样涌现出许多佳作。裴敦复作为主考官,对此也是颇为自得,然而那些他之前所欣赏的佳作,在如今这一篇《湘灵鼓瑟》面前,却都是黯然失色!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少年抄袭别人诗作,但这首诗作太出色了,裴敦复自度若是自己妙手偶得,是绝对不肯拱手让人的。而且这少年祖父张说乃是文坛宗师,若其竟有盗文之嫌,无疑是一个莫大的丑闻!
“不过是一些闲人吵闹,张郎不必在意,安心答题即可!”
看完这一首诗作,裴敦复心中大定,他也担心少年是个绣花枕头、连累他遭受发落,迫切想要通过后续答题看看少年真本事究竟如何。
如果其人确有其才,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担心会被人检举徇私舞弊了。朝廷典选虽然自有程式,但同样也可变通,但也要当事人值得变通。
为了就近欣赏少年才学,裴敦复索性移案到张岱旁边去,看着他继续写作赋文。
“蠢尔微虫,有兹尺蠖……”
相对于之前的诗作,张岱赋文写的更慢。因为赋文无论是内涵,还是格式声律,构思的难度都要超过了诗作,该做的样子总是要做,总不能挥笔立就,他又没温八叉那么牛。
裴敦复趴在一边看了好一会儿,总算等到少年第一段赋文写完,虽然破题只是中规中矩,并无惊艳之感,但一个少年能有此稳重文笔已经颇为难得了,通过解试绰绰有余。
心中有了底气,裴敦复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此时外间仍然喧闹,但他已经在心里暗自埋怨吏部做事糊涂,他们只是借用一处别堂,又没干扰吏部事务运作,怎么就把选人们给激怒对立起来!
突然外间喧哗叫嚷声骤然一停,裴敦复好奇望去,便见神情严肃的席豫带着两人走进别堂跨院来,他连忙站起身,又对张岱吩咐道:“继续书写,不要受扰心乱!”
张岱隐隐猜到事情可能是又发生了什么波折,于是便也不再磨洋工,加快了书写的速度。
裴敦复匆匆行出迎去,便听到两名中书吏员传达宰相李元纮的指令。
若在刚才,事情到了这一步裴敦复说不得便也干脆听从吩咐,叫停补考。就连宰相都亲自干涉,他又硬挺什么?
可是现在他却有了底气,而且现在停止的话,既得罪了玉真公主和张说,李元纮必然也不会因此而欣赏他,不如索性坚持到底。
“朝廷所以设此典选之礼,便为括才益治。下官恭掌京兆府试,得才必举,不敢怠慢!请归告李相公,若以礼贤获咎,某亦无怨!”
席豫听到裴敦复这么说,心中顿时一奇,就连宰相都亲自过问,他也倍感压力,却没想到裴敦复这么有胆色,一时间也好奇其人底气何来。
于是他便阔步登堂,抓起案上张岱的诗作答卷看了一遍,顿时便也一脸诧异的望着少年。
张岱在心里暗叹果然平时得少得罪人,好不容易走个后门加塞补考一下,结果都不安稳。眼见席豫诧异望来,他便又举手道:“席员外,另一篇杂文亦成!”
席豫闻言匆匆行来,而裴敦复也疾行至此,先一步将这赋文抓在手中,两人头顶着头细细诵读一番,只觉得这赋文虽然不如那诗作惊艳,但也同样是端庄典雅之作。
裴敦复返回案中,奋笔疾书将两篇答卷抄录一番,并将抄本递给两名中书吏员并说道:“请两位将此归呈李相公,相公若以未可,可复引张郎入省再试。但若阻我试才举贤,则万不敢遵命!”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是一惊,他能猜到有人要刁难自己,却没想到竟是宰相李元纮在插手干涉。
他心中略作思忖后,当即便又举手道:“在下治经犹浅,请以杂文赎帖,请问裴功曹是否可行?”
“既有此俗,如何不可!”
裴敦复闻言更喜,帖经填空考校的不过是基本功,对人本身才情没有太大的体现。而他现在则是希望张岱展现出来的才能越多越好,于是便也更加放宽要求道:“赎帖本非定题,张郎自由发挥即可!”
张岱听到这话后心里也是直乐,定题限韵对他来说还是戴着镣铐舞蹈,放开了这些限制之后,他简直就强大的可怕!
于是他当即便提笔挥毫,先把自己赎帖杂文的题目写下来:京兆府试赎帖阿房宫赋!
两个中书省官员见裴敦复这么强硬,便也不再留下来自讨没趣,拿着裴敦复递来的两篇杂文,便匆匆返回皇城的中书省。
此时的中书省直堂中,张均正一脸惊愕仓皇的跪拜堂中,口中连声说道:“下官近日劳于省事,实在不知家中竟有此事!若知,必不允孽子干扰选事……”
李元纮自然不相信张均这一番鬼话,你的儿子参加解试、准备乡贡应举,你居然不知道?
张均这知情不报且还装糊涂的做法,让李元纮变得越发愤怒。因为调查的属官还未返回,他便先将张均这段时间在省中所犯的一些错误统统借题发挥的数落一番,将张均训斥的头颅低垂、汗出如浆。
过了好一会儿,两名属官匆匆返回,将事情汇报一番。
当听到京兆府功曹裴敦复竟然拒绝自己的命令,李元纮自是越发愤怒,而当他看到摆在案头的答卷时,自己便也拿其来看了看,脸色也不由得流露出几分诧异惊奇,但很快又被愤怒所取代。
“张燕公家学渊源,就连户下小儿都治艺甚巧,怪不得有胆量干扰典选。此诗赋确有可赏,若循常途以进,我亦难黜之!”
他口中这么说着,让人将两篇杂文递给张均。
张均将文章捧过略加浏览,脸上的惶恐之色也稍微收敛,他虽然政治智慧不高,但文学素养却有,看到儿子两篇杂文不俗,便也微微松一口气,旋即便顺着李元纮的话说道:“此子生性聪颖,深得其大父所喜,日常系于庭下仔细调教,就连下官都……”
“你不是说不知此事?而今证据确凿,还能狡辩?”
李元纮闻言后又是冷哼一声,他甚至都有些分不清张均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了。
“这、这……唉,下官委实不知,相公缘何不信?下官今便前往都省将此子系来,交由相公惩处,以证清白!”
张均听李元纮还是误会自己,一时间越发欲哭无泪,当即便又顿首表示道。
李元纮闻言后当即便冷哼一声,表示默认。区区一个乡贡解试,自然不值得他堂堂宰相过问。
裴敦复不肯顺从他的意见,就是因为上下有司、各专其事。他如果对京兆府解试不满,也要等到送解之后再进行复试审核,查实不公后再严加惩戒,但却没有权限直接叫停。
现在张均主动表态去将其子系来,李元纮便决定无论这张均是真傻还是假傻,都要借由此事将之扫出中书省去,避免张说的影响继续阴魂不散的盘踞省中。
汗流浃背的张均退出中书省来,然后便急匆匆往东城都省而去。那些围聚在省外告状的选人们见状也都纷纷跟上去,要亲眼看一看那可恨的权徒遭受制裁。
然而当他们来到吏部别堂外的时候,却发现别堂外那些本该同仇敌忾的选人们却都面相平和,甚至还各有喜色,并且口中还吟咏有声:“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近年论史所闻,未有如此篇气势雄浑、见解深刻者!张舍人家学丰美,儿郎才情富丽,佩服佩服!合当此俊才今日扬名都省,某等避之,亦是有幸!”
几名跟张均认识的选人见其行来,纷纷态度热情的入前笑语拱手道。
“诸位、诸位这是……”
张均被李元纮训斥的脑壳都还有点昏,此时被众人围住夸奖,完全反应不过来,瞪着两眼不知该要如何作答。
坐在堂中监考的裴敦复自觉无聊,便起身行至堂外侧耳一听,待听清楚外间选人们的呵斥咒骂声,他脸色顿时便是一变。
当再回头望向仍在答题的张岱时,裴敦复心里也暗暗后悔有些轻率答应了玉真公主这一要求。
张说失势他也知晓,但自忖张说总还保留了一些人事影响在朝中,再加上此事是玉真公主所托,他也就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一件事情还能收两家人情。
结果他却没想到张说失势的如此彻底,就连孙子在这里补考一场解试都要受人咎责刁难。看这样子,这张氏子没能参加河南府解试怕还另有隐情啊!
“外间怎么了?”
张岱这会儿站起身来,将写好的那一首《省试湘灵鼓瑟》摆在案上,有些好奇的向外略作张望。外间的吵闹他当然也听到了,只是听不清楚具体在叫喊什么。
见张岱这么快便完成一题,裴敦复也略感诧异,但转念想到这考题本就是玉真公主拟成交给自己,当中必然也有些讲究。
他没有回答张岱的问话,而是回到案旁拿起这一首诗作来看了看。通篇读完后,他脸色顿时一变,这一篇诗作情景交融、逐层递进,即便抛开应试这一个命题不说,本身就是一首上佳之作!
京兆府试历年来都是贡举解试当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无论是所举乡贡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冠绝天下,以至于京兆府举解前几名又有一个别称“等第”,意思就是等同于及第,鲜少有人在之后的省试中黜落。
所以每一年的京兆府试也都是才流云集,包括今年同样涌现出许多佳作。裴敦复作为主考官,对此也是颇为自得,然而那些他之前所欣赏的佳作,在如今这一篇《湘灵鼓瑟》面前,却都是黯然失色!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少年抄袭别人诗作,但这首诗作太出色了,裴敦复自度若是自己妙手偶得,是绝对不肯拱手让人的。而且这少年祖父张说乃是文坛宗师,若其竟有盗文之嫌,无疑是一个莫大的丑闻!
“不过是一些闲人吵闹,张郎不必在意,安心答题即可!”
看完这一首诗作,裴敦复心中大定,他也担心少年是个绣花枕头、连累他遭受发落,迫切想要通过后续答题看看少年真本事究竟如何。
如果其人确有其才,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担心会被人检举徇私舞弊了。朝廷典选虽然自有程式,但同样也可变通,但也要当事人值得变通。
为了就近欣赏少年才学,裴敦复索性移案到张岱旁边去,看着他继续写作赋文。
“蠢尔微虫,有兹尺蠖……”
相对于之前的诗作,张岱赋文写的更慢。因为赋文无论是内涵,还是格式声律,构思的难度都要超过了诗作,该做的样子总是要做,总不能挥笔立就,他又没温八叉那么牛。
裴敦复趴在一边看了好一会儿,总算等到少年第一段赋文写完,虽然破题只是中规中矩,并无惊艳之感,但一个少年能有此稳重文笔已经颇为难得了,通过解试绰绰有余。
心中有了底气,裴敦复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此时外间仍然喧闹,但他已经在心里暗自埋怨吏部做事糊涂,他们只是借用一处别堂,又没干扰吏部事务运作,怎么就把选人们给激怒对立起来!
突然外间喧哗叫嚷声骤然一停,裴敦复好奇望去,便见神情严肃的席豫带着两人走进别堂跨院来,他连忙站起身,又对张岱吩咐道:“继续书写,不要受扰心乱!”
张岱隐隐猜到事情可能是又发生了什么波折,于是便也不再磨洋工,加快了书写的速度。
裴敦复匆匆行出迎去,便听到两名中书吏员传达宰相李元纮的指令。
若在刚才,事情到了这一步裴敦复说不得便也干脆听从吩咐,叫停补考。就连宰相都亲自干涉,他又硬挺什么?
可是现在他却有了底气,而且现在停止的话,既得罪了玉真公主和张说,李元纮必然也不会因此而欣赏他,不如索性坚持到底。
“朝廷所以设此典选之礼,便为括才益治。下官恭掌京兆府试,得才必举,不敢怠慢!请归告李相公,若以礼贤获咎,某亦无怨!”
席豫听到裴敦复这么说,心中顿时一奇,就连宰相都亲自过问,他也倍感压力,却没想到裴敦复这么有胆色,一时间也好奇其人底气何来。
于是他便阔步登堂,抓起案上张岱的诗作答卷看了一遍,顿时便也一脸诧异的望着少年。
张岱在心里暗叹果然平时得少得罪人,好不容易走个后门加塞补考一下,结果都不安稳。眼见席豫诧异望来,他便又举手道:“席员外,另一篇杂文亦成!”
席豫闻言匆匆行来,而裴敦复也疾行至此,先一步将这赋文抓在手中,两人头顶着头细细诵读一番,只觉得这赋文虽然不如那诗作惊艳,但也同样是端庄典雅之作。
裴敦复返回案中,奋笔疾书将两篇答卷抄录一番,并将抄本递给两名中书吏员并说道:“请两位将此归呈李相公,相公若以未可,可复引张郎入省再试。但若阻我试才举贤,则万不敢遵命!”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是一惊,他能猜到有人要刁难自己,却没想到竟是宰相李元纮在插手干涉。
他心中略作思忖后,当即便又举手道:“在下治经犹浅,请以杂文赎帖,请问裴功曹是否可行?”
“既有此俗,如何不可!”
裴敦复闻言更喜,帖经填空考校的不过是基本功,对人本身才情没有太大的体现。而他现在则是希望张岱展现出来的才能越多越好,于是便也更加放宽要求道:“赎帖本非定题,张郎自由发挥即可!”
张岱听到这话后心里也是直乐,定题限韵对他来说还是戴着镣铐舞蹈,放开了这些限制之后,他简直就强大的可怕!
于是他当即便提笔挥毫,先把自己赎帖杂文的题目写下来:京兆府试赎帖阿房宫赋!
两个中书省官员见裴敦复这么强硬,便也不再留下来自讨没趣,拿着裴敦复递来的两篇杂文,便匆匆返回皇城的中书省。
此时的中书省直堂中,张均正一脸惊愕仓皇的跪拜堂中,口中连声说道:“下官近日劳于省事,实在不知家中竟有此事!若知,必不允孽子干扰选事……”
李元纮自然不相信张均这一番鬼话,你的儿子参加解试、准备乡贡应举,你居然不知道?
张均这知情不报且还装糊涂的做法,让李元纮变得越发愤怒。因为调查的属官还未返回,他便先将张均这段时间在省中所犯的一些错误统统借题发挥的数落一番,将张均训斥的头颅低垂、汗出如浆。
过了好一会儿,两名属官匆匆返回,将事情汇报一番。
当听到京兆府功曹裴敦复竟然拒绝自己的命令,李元纮自是越发愤怒,而当他看到摆在案头的答卷时,自己便也拿其来看了看,脸色也不由得流露出几分诧异惊奇,但很快又被愤怒所取代。
“张燕公家学渊源,就连户下小儿都治艺甚巧,怪不得有胆量干扰典选。此诗赋确有可赏,若循常途以进,我亦难黜之!”
他口中这么说着,让人将两篇杂文递给张均。
张均将文章捧过略加浏览,脸上的惶恐之色也稍微收敛,他虽然政治智慧不高,但文学素养却有,看到儿子两篇杂文不俗,便也微微松一口气,旋即便顺着李元纮的话说道:“此子生性聪颖,深得其大父所喜,日常系于庭下仔细调教,就连下官都……”
“你不是说不知此事?而今证据确凿,还能狡辩?”
李元纮闻言后又是冷哼一声,他甚至都有些分不清张均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了。
“这、这……唉,下官委实不知,相公缘何不信?下官今便前往都省将此子系来,交由相公惩处,以证清白!”
张均听李元纮还是误会自己,一时间越发欲哭无泪,当即便又顿首表示道。
李元纮闻言后当即便冷哼一声,表示默认。区区一个乡贡解试,自然不值得他堂堂宰相过问。
裴敦复不肯顺从他的意见,就是因为上下有司、各专其事。他如果对京兆府解试不满,也要等到送解之后再进行复试审核,查实不公后再严加惩戒,但却没有权限直接叫停。
现在张均主动表态去将其子系来,李元纮便决定无论这张均是真傻还是假傻,都要借由此事将之扫出中书省去,避免张说的影响继续阴魂不散的盘踞省中。
汗流浃背的张均退出中书省来,然后便急匆匆往东城都省而去。那些围聚在省外告状的选人们见状也都纷纷跟上去,要亲眼看一看那可恨的权徒遭受制裁。
然而当他们来到吏部别堂外的时候,却发现别堂外那些本该同仇敌忾的选人们却都面相平和,甚至还各有喜色,并且口中还吟咏有声:“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近年论史所闻,未有如此篇气势雄浑、见解深刻者!张舍人家学丰美,儿郎才情富丽,佩服佩服!合当此俊才今日扬名都省,某等避之,亦是有幸!”
几名跟张均认识的选人见其行来,纷纷态度热情的入前笑语拱手道。
“诸位、诸位这是……”
张均被李元纮训斥的脑壳都还有点昏,此时被众人围住夸奖,完全反应不过来,瞪着两眼不知该要如何作答。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843/49164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