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吏部南曹加试
推荐阅读:官术、以牙还牙、盘龙神剑、将军短命?换亲后我旺他百年、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乔念萧衡小说、爹爹开门,系窝呀、阴阳鼎、我见过很多变态,他们都叫我变态、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柯南之柯学漫画家工藤悠二、
第二天,张岱起了一个大早,在家吃过早饭后,便又让丁青收拾笔墨文具,而他则入辞祖父母。
“儿郎才学已具,区区府试手到擒来!”
张说久在家中,消息闭塞,并不知河南府的解试已经举行,只道是张岱今天便去参加考试,便笑语说道。
张岱也没有多做解释,拜别祖父母后便出了门,带着安孝臣和丁青一路北行,自新中桥过了河之后便往尚书都省所在的紫薇城东城而去。
上一次他入选岐王挽郎,便也是到都堂受命,这一次倒也熟门熟路。
都堂外早有人在等候,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官员主动入前介绍道:“某名裴敦复,今任京兆府功曹参军,送解入都,受玉真长公主教、借都省别堂权试张郎,现需入告吏部席员外此事,未知张郎当下是否可行?”
诸州府事通常是由功曹或者司功参军主持,他们自然也就担任了送解官,将取解士子的名单送到尚书都省,等待各方士子入都报名签到。
听到还得到吏部去备案一下,张岱便微微皱眉,但一想到玉真公主和裴敦复想必都不知他之前被吏部任官的事情,肯额外给他一个机会已经很不错了,自然不能奢望他们再给自己做更多法外的关照,于是便点了点头。
吏部也是尚书省六部当中职权最大、事务最忙的部门,尤其铨选将近,因此署中更加的繁忙,张岱倒是没有见到与他结怨的韦坚。
裴敦复带着张岱去见的是另一名吏部员外郎席豫,席豫身为吏部官员,当然也知之前的事情,而在听说张岱准备参加科举、并且京兆府送解官还要亲自给他加试一场的时候,席豫也忍不住多看了张岱两眼。
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就堂记录下此事,并在吏部南曹分给他们一处别堂用于考试,同时安排了两名吏员陪同监考。
“今日因是加试,所考便不依京兆府试旧题,须得另拟新题。”
来到别堂坐定下来,裴敦复先让自己带来的京兆府吏翻查张岱所携带的《切韵》等工具书有无夹带、注解,同时又对张岱说道。
张岱闻言后连忙点头应是,他当然不奢望自己做早已经流传出来的京兆府旧题,能被加试补考一场,他已经很庆幸了。
虽然是一场加试,但裴敦复加上两名京兆府吏、两名吏部属官,足足五个人监考张岱一人,监考之严格远远超出了一般府试的水平。
须知唐代就连省试对考生人身和交流的限制都不多,以至于出现了温八叉这种将科举做游戏的极品,仗着才情放浪形骸,结果自己屡试不第。
当张岱感叹监考严格的时候,当考题被发下来时却有些傻了眼。倒不是因为太难,而是他都见过、甚至做过。杂文两题,一是《湘灵鼓瑟诗》,二是以“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八字为韵作《尺蠖赋》。
唐代科举考试中的诗,称为试帖诗、或者赋得体,通常引用一个典故、或者前人诗作中的一句,又或者干脆以事物为题,并且限定韵脚。
比如张岱今天所考的这个《湘灵鼓瑟》题,便出自《楚辞》“使湘灵鼓瑟兮”。
这个考题本来是盛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试题,因为存世的同题诗作比较丰富、便于对比,所以在后世讲述唐代科举的学术著作中也常被引用。
而且其中还涌现出了一篇号称“通篇大雅、如有神助”的名诗,即“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被推为唐人省试诗排头之作。
杂文的另一篇便是赋,赋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赋,而是律赋,以古语八字为韵,对于声句都有严格的要求,可以视作是后世明清八股文之发轫,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文字声律运用的形式限制,对于文章内容和思想则就没有太大的要求。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出自《易经》,讲的是尺蠖这种爬虫想要有所行动,便要先弯曲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弹伸。不得不说这与张岱当下的处境也有些类似,他也是被压迫弯曲到一个极致,要靠着这一场解试弹伸开来。
同题有南朝文学家鲍照所做的《尺蠖赋》,但若以此八字为韵而作律赋,无疑难度就更高。而张岱所采的,则是北宋王禹偁所作,其人乃是赋文名家,尤长律赋。
这两道杂文题,张岱之前都有刷过,并且选在了他送呈玉真公主的行卷当中。
而今作为他考试的题目再出现,怪不得玉真公主当日便保证一定让他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这都不是泄题了,这是直接拿他的习作出题!
张岱看着考题也不由得感叹这位九仙媛真是罩得住,一口唾沫一个钉。事情都做到了这一步,他要还通不过解试,那就真的得检讨自己了。
于是在裴敦复等人十只眼睛的注视下,张岱便装模作样翻起了《切韵》,开始构思起来。
《湘灵鼓瑟》这一题,他是本着能用就不浪费的原则,并没有将最出色的那一首“善鼓云和瑟”抄送给玉真公主阅览,仅仅只是抄了其他相对中庸的一首,以证明自己对声律的掌握即可。
他也没想到玉真公主会这么玩,现在倒可以不急不慢的把那首更出色的给写出来。至于律赋,由于创作的难度更高,所以他倒没有另起新篇,还是准备使用旧作。
正当张岱这里正伏案做题的时候,同样官居吏部员外郎的韦坚也回到了直堂中。席豫乃是资格更老的员外郎,除了处置本司事务之外,还要分判南曹事务。
南曹是独立于选司三铨之外的一个机构,职责是管理并验证选举人的档案籍册事宜,若有不实便取消选举人资格。
故而裴敦复在京兆府试业已完成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加试补考,必须要向南曹判官备案,获得允许后那这一场考试才有效。
韦坚虽不管理南曹,但这一天下来也忙得很。去年东封结束后,圣人受宇文融密奏分吏部十铨,以架空原本吏部的典选职能,韦坚也是在那一时期就任吏部员外郎。
但是这吏部十铨交叉繁琐,本就是东封结束后不暇铨选而进行的权宜之计,今年铨选还是一应复旧。但是因为去年那一通折腾,今年选事诸多不协,原本十月才举行的铨选便提前到八九月便开始。
韦坚一上午都在忙碌召集记录选人,忙到中午才有时间归署坐下休息一会儿,并随手翻看一下留堂的事簿。
当看到京兆府补考一桩后,他脸色顿时一滞,当即举着事簿向另一案的席豫质问道:“请问席员外,京兆府贸然加试是否合理?京兆府试已完结,诸乡贡尽皆取解,此时再试,这对诸乡贡公平吗?”
他之前特意将张氏子任命为武当尉,虽被侍郎齐浣驳回,但署中众人想必也已经知道他与张家关系不妥。如今席豫却趁他不在署中给张氏子私开后门,这分明是让他难堪!
“选司治事,要在举才,而非章程公平、却使良才埋没。”
席豫也是受了玉真公主的交代,但他自然不便与韦坚解释,而且听到韦坚语气颇有不善,当即便也冷声回应道。
韦坚听到这话更觉得席豫是在针对自己,当即便又说道:“选司不公,天下沸腾!那张氏子又有何等出众才性,竟让席员外连选章公平都不顾?”
去年宇文融密奏十铨,是把整个吏部从上到下都羞辱了一番,韦坚是他安插进来的人,而且本身又自负家世背景,难免心高气傲,跟同僚们都相处的都不怎么好。
席豫被连番诘问,心情便也不爽,当即便针锋相对的问道:“那韦员外又循何公平格式进预选司?选官进阶犹不以公道称,何谓取士公道?”
“你……”
韦坚被揭了短,不免有些气急败坏,又怒视了席豫两眼后,便拂袖而去。
因为本身不掌南曹事务,韦坚也没有叫停这一场加试的权限。
但他却不想让张岱就此轻松取解,离开直堂后看到署外乱糟糟的选人们,眸光一转当即便有了主意。
他神情严肃的走向那些选人们,指着他们大声喝道:“尔等诸州选人速速各自退去,近日也不要再来!省中别堂需作别用,张燕公孙张岱府试违期,需于此加试取解,尔等速去勿扰!”
“什么?狗官安敢……”
诸选人们闻听此言,顿时一片哗然,甚至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如今官缺少而选人多,许多选人参铨多年未得授官,更有人苦苦熬过了守选期、总算得以参加铨选,结果吏部这些狗东西却为了给权贵子弟补考而将他们延后,这岂能忍受!
韦坚将这些人的不满引爆出来,当即便匆匆返回署中不再露头。
至于外间这些选人们则就越想越气,很快便也分做了几波,一批直往别堂而去,一批则往都省去吵闹,更有甚者直接离开这里,跑去皇城中书省去告状检举。
皇城中书省中,中书侍郎李元纮在忙完了中书门下的政务之后,又返回本省事无巨细的将省务又盘查一番。
张均入省后给李元纮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尽管其人入省后并无什么出众表现,但李元纮却自知张说执政多年,在省中影响仍深,需防其子刻意扮拙来麻痹自己、从而使张说卷土重来。
“外间发生了何事?”
外间嘈杂声传来,李元纮当即便皱眉询问道。
“启禀相公,是吏部选人们控诉选司排斥选人以便权徒取解……”
外间属官在了解一番后,匆匆登堂向李元纮禀报。
“胡闹!速速遣员去问,若真有此事,即刻纠止!另着张舍人速速入堂,自陈其事!”
李元纮闻言后,当即便拍案怒声道。
“儿郎才学已具,区区府试手到擒来!”
张说久在家中,消息闭塞,并不知河南府的解试已经举行,只道是张岱今天便去参加考试,便笑语说道。
张岱也没有多做解释,拜别祖父母后便出了门,带着安孝臣和丁青一路北行,自新中桥过了河之后便往尚书都省所在的紫薇城东城而去。
上一次他入选岐王挽郎,便也是到都堂受命,这一次倒也熟门熟路。
都堂外早有人在等候,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官员主动入前介绍道:“某名裴敦复,今任京兆府功曹参军,送解入都,受玉真长公主教、借都省别堂权试张郎,现需入告吏部席员外此事,未知张郎当下是否可行?”
诸州府事通常是由功曹或者司功参军主持,他们自然也就担任了送解官,将取解士子的名单送到尚书都省,等待各方士子入都报名签到。
听到还得到吏部去备案一下,张岱便微微皱眉,但一想到玉真公主和裴敦复想必都不知他之前被吏部任官的事情,肯额外给他一个机会已经很不错了,自然不能奢望他们再给自己做更多法外的关照,于是便点了点头。
吏部也是尚书省六部当中职权最大、事务最忙的部门,尤其铨选将近,因此署中更加的繁忙,张岱倒是没有见到与他结怨的韦坚。
裴敦复带着张岱去见的是另一名吏部员外郎席豫,席豫身为吏部官员,当然也知之前的事情,而在听说张岱准备参加科举、并且京兆府送解官还要亲自给他加试一场的时候,席豫也忍不住多看了张岱两眼。
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就堂记录下此事,并在吏部南曹分给他们一处别堂用于考试,同时安排了两名吏员陪同监考。
“今日因是加试,所考便不依京兆府试旧题,须得另拟新题。”
来到别堂坐定下来,裴敦复先让自己带来的京兆府吏翻查张岱所携带的《切韵》等工具书有无夹带、注解,同时又对张岱说道。
张岱闻言后连忙点头应是,他当然不奢望自己做早已经流传出来的京兆府旧题,能被加试补考一场,他已经很庆幸了。
虽然是一场加试,但裴敦复加上两名京兆府吏、两名吏部属官,足足五个人监考张岱一人,监考之严格远远超出了一般府试的水平。
须知唐代就连省试对考生人身和交流的限制都不多,以至于出现了温八叉这种将科举做游戏的极品,仗着才情放浪形骸,结果自己屡试不第。
当张岱感叹监考严格的时候,当考题被发下来时却有些傻了眼。倒不是因为太难,而是他都见过、甚至做过。杂文两题,一是《湘灵鼓瑟诗》,二是以“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八字为韵作《尺蠖赋》。
唐代科举考试中的诗,称为试帖诗、或者赋得体,通常引用一个典故、或者前人诗作中的一句,又或者干脆以事物为题,并且限定韵脚。
比如张岱今天所考的这个《湘灵鼓瑟》题,便出自《楚辞》“使湘灵鼓瑟兮”。
这个考题本来是盛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试题,因为存世的同题诗作比较丰富、便于对比,所以在后世讲述唐代科举的学术著作中也常被引用。
而且其中还涌现出了一篇号称“通篇大雅、如有神助”的名诗,即“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被推为唐人省试诗排头之作。
杂文的另一篇便是赋,赋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赋,而是律赋,以古语八字为韵,对于声句都有严格的要求,可以视作是后世明清八股文之发轫,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文字声律运用的形式限制,对于文章内容和思想则就没有太大的要求。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出自《易经》,讲的是尺蠖这种爬虫想要有所行动,便要先弯曲自己的身体,然后再弹伸。不得不说这与张岱当下的处境也有些类似,他也是被压迫弯曲到一个极致,要靠着这一场解试弹伸开来。
同题有南朝文学家鲍照所做的《尺蠖赋》,但若以此八字为韵而作律赋,无疑难度就更高。而张岱所采的,则是北宋王禹偁所作,其人乃是赋文名家,尤长律赋。
这两道杂文题,张岱之前都有刷过,并且选在了他送呈玉真公主的行卷当中。
而今作为他考试的题目再出现,怪不得玉真公主当日便保证一定让他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这都不是泄题了,这是直接拿他的习作出题!
张岱看着考题也不由得感叹这位九仙媛真是罩得住,一口唾沫一个钉。事情都做到了这一步,他要还通不过解试,那就真的得检讨自己了。
于是在裴敦复等人十只眼睛的注视下,张岱便装模作样翻起了《切韵》,开始构思起来。
《湘灵鼓瑟》这一题,他是本着能用就不浪费的原则,并没有将最出色的那一首“善鼓云和瑟”抄送给玉真公主阅览,仅仅只是抄了其他相对中庸的一首,以证明自己对声律的掌握即可。
他也没想到玉真公主会这么玩,现在倒可以不急不慢的把那首更出色的给写出来。至于律赋,由于创作的难度更高,所以他倒没有另起新篇,还是准备使用旧作。
正当张岱这里正伏案做题的时候,同样官居吏部员外郎的韦坚也回到了直堂中。席豫乃是资格更老的员外郎,除了处置本司事务之外,还要分判南曹事务。
南曹是独立于选司三铨之外的一个机构,职责是管理并验证选举人的档案籍册事宜,若有不实便取消选举人资格。
故而裴敦复在京兆府试业已完成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加试补考,必须要向南曹判官备案,获得允许后那这一场考试才有效。
韦坚虽不管理南曹,但这一天下来也忙得很。去年东封结束后,圣人受宇文融密奏分吏部十铨,以架空原本吏部的典选职能,韦坚也是在那一时期就任吏部员外郎。
但是这吏部十铨交叉繁琐,本就是东封结束后不暇铨选而进行的权宜之计,今年铨选还是一应复旧。但是因为去年那一通折腾,今年选事诸多不协,原本十月才举行的铨选便提前到八九月便开始。
韦坚一上午都在忙碌召集记录选人,忙到中午才有时间归署坐下休息一会儿,并随手翻看一下留堂的事簿。
当看到京兆府补考一桩后,他脸色顿时一滞,当即举着事簿向另一案的席豫质问道:“请问席员外,京兆府贸然加试是否合理?京兆府试已完结,诸乡贡尽皆取解,此时再试,这对诸乡贡公平吗?”
他之前特意将张氏子任命为武当尉,虽被侍郎齐浣驳回,但署中众人想必也已经知道他与张家关系不妥。如今席豫却趁他不在署中给张氏子私开后门,这分明是让他难堪!
“选司治事,要在举才,而非章程公平、却使良才埋没。”
席豫也是受了玉真公主的交代,但他自然不便与韦坚解释,而且听到韦坚语气颇有不善,当即便也冷声回应道。
韦坚听到这话更觉得席豫是在针对自己,当即便又说道:“选司不公,天下沸腾!那张氏子又有何等出众才性,竟让席员外连选章公平都不顾?”
去年宇文融密奏十铨,是把整个吏部从上到下都羞辱了一番,韦坚是他安插进来的人,而且本身又自负家世背景,难免心高气傲,跟同僚们都相处的都不怎么好。
席豫被连番诘问,心情便也不爽,当即便针锋相对的问道:“那韦员外又循何公平格式进预选司?选官进阶犹不以公道称,何谓取士公道?”
“你……”
韦坚被揭了短,不免有些气急败坏,又怒视了席豫两眼后,便拂袖而去。
因为本身不掌南曹事务,韦坚也没有叫停这一场加试的权限。
但他却不想让张岱就此轻松取解,离开直堂后看到署外乱糟糟的选人们,眸光一转当即便有了主意。
他神情严肃的走向那些选人们,指着他们大声喝道:“尔等诸州选人速速各自退去,近日也不要再来!省中别堂需作别用,张燕公孙张岱府试违期,需于此加试取解,尔等速去勿扰!”
“什么?狗官安敢……”
诸选人们闻听此言,顿时一片哗然,甚至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如今官缺少而选人多,许多选人参铨多年未得授官,更有人苦苦熬过了守选期、总算得以参加铨选,结果吏部这些狗东西却为了给权贵子弟补考而将他们延后,这岂能忍受!
韦坚将这些人的不满引爆出来,当即便匆匆返回署中不再露头。
至于外间这些选人们则就越想越气,很快便也分做了几波,一批直往别堂而去,一批则往都省去吵闹,更有甚者直接离开这里,跑去皇城中书省去告状检举。
皇城中书省中,中书侍郎李元纮在忙完了中书门下的政务之后,又返回本省事无巨细的将省务又盘查一番。
张均入省后给李元纮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尽管其人入省后并无什么出众表现,但李元纮却自知张说执政多年,在省中影响仍深,需防其子刻意扮拙来麻痹自己、从而使张说卷土重来。
“外间发生了何事?”
外间嘈杂声传来,李元纮当即便皱眉询问道。
“启禀相公,是吏部选人们控诉选司排斥选人以便权徒取解……”
外间属官在了解一番后,匆匆登堂向李元纮禀报。
“胡闹!速速遣员去问,若真有此事,即刻纠止!另着张舍人速速入堂,自陈其事!”
李元纮闻言后,当即便拍案怒声道。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843/49164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