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培养

推荐阅读:首长为白月光不圆房,重生不嫁了末世:开局我夺取了SSS级异能重回高三,这一次我全都要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女帝姐妹太诱惑!开局诛杀穿越者凡人修仙,万尸铸仙骨有了暴君读心术,我在宫里杀疯了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从走阴斗倒开始成为道主重生八零嫁给全军第一硬汉

    “请原谅我说话比较直啊,永远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鞠伟不客气的说:“当然了,我说的这个君子不是指我,我当初是想吞并你们来着,但我老板说了,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啊,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
    这些人或多或少知道刘华的大名,于是就有人问道:“鞠厂长,刘老板怎么没有来开会啊?”
    “我们老板平常开的什么会,你们什么档次呀?我们老板怎么会过来?”鞠伟摇摇头说:“请原谅我说话比较直,我们老板平常开会那都是跟领导一起的,而且没有一定级别的都参加不了。”
    太特么侮辱人了,这要放到别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这些老板绝对拂袖而起,但是现在他们偏偏生不起来气,人家刘老板那是好几次出现在权威报刊的头版头条,那档次还真不是他们能够够得上的。
    “鞠厂长,有话你就直说吧,我们都是些粗人,大字都不识几个,跟你们刘老板没法比。”
    鞠伟点点头:“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太一重工订单是非常繁忙的,大家都是做机加工的,都知道这个东西也有高下之分,一些简单的零件,我们厂不准备再亲自进行加工了,想要转包给你们。”
    这句话就好像一滴水洒到了火热的油锅里,这些人有闯劲儿、有激情,在创业初期,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掉皮掉肉。
    怕就怕赚不到钱,怕就怕对不起父母妻儿,吃大苦,流大汗,最后只是拿不到钱回家,这才是要命。
    现在太一重工要把零件分包给他,虽然是技术难度比较低,但毫无疑问来说,这是一条稳定的财路。
    “鞠厂长此话当真?”
    “这是我们老板决定的。”鞠伟强调的说:“我们老板说了,现在外资大规模进入国内,咱们国内的企业要想求发展,就得组成一条阵线,我们可以是排头兵,但是我们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现在老板就是要培养你们成为我们后备力量。”
    这帮人这才恍然大悟,感情是这么回事儿,自己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有个老板竖起大拇指:“没话说,刘老板的觉悟绝对是这个,既然刘老板瞧得起我老张,那我也豁出去了,您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工厂还是你们的,我们不插手你们的经营管理。”
    鞠伟这句话算是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心血被别人指手划脚。
    “但是我们会对你们进行培训,无论是经营上的还是技术上的。”
    “还有这好事了。”另一个老板笑着说:“我们就是草莽出身,做事情没个章法,现在刘老板不嫌我们蠢笨,愿意教我们,那是我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之所以选你们,那是因为老板很看好你们,你们野路子有野路子的好处,但是老板也说了,企业小的时候路子野,有助于发展自身,到了大企业就必须要有章法,这就是我们培训的意义。”
    出十来个小老板一个赛一个的高兴,谁不想做大做强。
    “我初步选择了你们十几个,但不代表就一定是选择了你们这些人,最终的结果还要看你们培训的成绩。”
    这帮人都有个共性,当年上学的时候可能读书成绩不好,但是论学本事他们却有十二分的渴望。
    太一小课堂开课了,每天晚上或者是厂里的大师傅来上课,或者是老板过来上课,搞技术的来学技术,搞管理的来学管理。
    刘华给他们找的任课老师可不是那些个照本宣科的教书,而是他明察暗访这些年搜罗的宝贝人才,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原来退休的工人或者在职的佼佼者。
    他们从实际出发来讲课,讲的也通顺,听的也理解,可以说课堂效果好的不得了。
    通过学习以后,这些小厂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个月以后,太一重工重新对他们评估,竟然全员通过了标准。
    于是他们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订单,太一重工是何等体量,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就不用说了,现在还为小东洋提供一部分发动机。
    太一重工和他们的签约,一签就是一年的订单。而且每个月的生产额度都是他们现有业务的好几倍。
    有几个老板手足无措的开始手舞足蹈起来,还有几个老板简直就开始热泪盈眶了。
    这些年为了业务,他们是求爷爷告奶奶,就这样子还经常拿不到订单,没想到跟着太一重工混,仅仅只是考核合格,就立马拿到了这么多订单,简直要感激涕零了。
    要不怎么说出来混,最重要是遇到对的人。
    这些厂后来也一直伴随着太一重工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了北方机械加工的中坚企业。
    刘华的培训班一直没有停,甚至后来这些老板已经亿万身家了,还每年都要抽出时间来听课,不过那时候就不再是企业厂里的管理层或者是工程师讲课,而是专门外聘的专家教授,甚至有的时候讲课的是刘华本人,刘华就给他们讲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咱们老一辈的都喜欢叫苦,比如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想当年我就是因为家贫,读不起书,你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读书。
    这些企业家也这么教育自己的子女,但是他们的子女反驳就有意思了。
    “当年确实因为家里穷没上学吗?奶奶都跟我说了,当年你比我还调皮捣蛋,再说了,你这是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你当年是没在学校里面学习,但现在都是院士给你上课,我在学校里面有这个待遇吗?”
    后来这个培训班出名了,全国各地很多企业家都想来上课,但是名额有限,想要进来,都得听其言、观其行。
    不是一心做实业,不是立志振兴民族工业的企业家,连门都别想进。
    刘华为国家工业的发展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来自草莽的英雄好汉。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737/53491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