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日月重光:金册迷局

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获得一象之力人在大明,无法无天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权道游龙全民海岛求生:我能听到万物心声火影:宇智波不是雷影!箱子里的战锤40K抗战从淞沪开始综漫:开局就打宿傩?御兽:我的灵宠拥有游戏面板

    第十七章日月重光:金册迷局
    七月初七,丑时三刻,南京聚宝门。
    朱瞻膳望着城楼上新换的日月重光灯笼,烛光将日字偏旁照得通红,恍若渗着血丝。春桃抱着金册箱笼的手仍有些发颤,箱角的鎏金民字在薄雾中忽明忽暗——三日前她在秦淮河底发现的建文万年石板,此刻正被百姓踏在脚下,却不知这看似民心所向的昭示,竟藏着更深的玄机。
    小王爷,她压低声音,昨夜太医院传来消息,王忠的尸身...不见了。
    朱瞻膳手按剑柄的动作顿住。那具本该被焚化的尸体,竟在纪纲亲自看守的停灵阁离奇消失,而昨夜子时,正是他在奉先殿密室发现金册的时刻。更诡异的是,他腰间的山河珏自那夜起再未震动,仿佛失去了与浑天仪的共鸣。
    城门突然传来骚动。十个披麻戴孝的百姓抬着棺材闯关卡,为首者掀开棺盖,里面竟堆满了掺着铅的永乐通宝:青天大老爷!这些冥钱是从城西义庄刨出来的,夜里常听见棺材板响
    铜钱滚落在地时,朱瞻膳注意到一枚钱币边缘刻着极小的癸字。这是梅花卫分舵的标记,与三年前星槎洲之战中缴获的令牌如出一辙。他弯腰拾起钱币,指尖触到凹痕里的蜡油——有人用蜡封藏过密信。
    全部带回府衙查验。他示意玄甲卫控制人群,目光扫过百姓们刻意避开视线的眼神。七月初七的祭典将至,本该喜气洋洋的金陵城,却弥漫着比暴雨更压抑的气氛,就像暴风雨前低空盘旋的乌鸦。
    卯时初刻,忠勇伯府书房。
    朱瞻膳用银针挑开蜡封,展开薄如蝉翼的纸条,上面是用密语写成的七月初七,月落时分,玄武有变。春桃凑近烛火辨认字迹,忽然指着落款处的墨点:这是...梅花渍?和宁国公主府绣娘用的熏香一样。
    窗外突然响起更夫敲锣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里竟带着颤音。朱瞻膳推开窗,看见一队锦衣卫正押着戴枷的钦天监官员走过,为首者正是纪纲。后者抬头时,目光在金册箱笼上停留片刻,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笑。
    去查纪纲昨夜动向。朱瞻膳将纸条投入炭盆,火苗瞬间窜起青焰——果然用了梅花卫特制的隐火粉。他摩挲着山河珏,珏面的并蒂莲纹路突然凸起,露出暗藏的北斗七星刻度,与浑天仪上的机关完全吻合。
    辰时三刻,奉先殿。
    朱允炆对着铜镜调整祭典冠冕,金丝编织的日月光华纹样在晨光中闪烁,却掩不住他眼底的青黑。案上摆着新刻的建文通宝样钱,每枚都刻着细小的心字,与太祖金册上的字迹呼应。
    陛下,朱瞻膳呈上那枚带癸字的钱币,梅花卫余党仍在利用义庄流通伪币,更奇怪的是...他顿了顿,看着殿内重新修复的浑天仪,臣的山河珏无法再启动机关,仿佛被什么屏蔽了感应。
    朱允炆放下冠冕,拿起案头的半块并蒂莲佩——自王忠伏诛后,这玉佩便再未显现建文字迹。他对着阳光转动玉佩,忽然发现断裂处有极细的磁石粉末:王忠死前,曾用这玉佩接触过毒镖,或许梅花卫在毒素里掺了...磁石粉?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喧闹。方孝孺匆匆闯入,官服上沾着露水:陛下!玄武湖漂来数百具浮尸,皆着百姓服饰,心口插着梅花镖,镖杆刻着...'永乐元年'。
    朱瞻膳瞳孔骤缩。三个月前星槎洲海战,梅花卫正是用刻有洪武三十二年的镖箭冒充官军,此刻故技重施,分明是要将祭典变成血祭。他望向殿外逐渐聚拢的乌云,忽然想起钦天监曾奏报今日荧惑守心天象,却被朱允炆压下——梅花卫恐怕早已算准了一切。
    传旨,朱允炆握紧玉佩,祭典提前至巳时开始,命京营将士三步一岗,凡携带铁器者一律搜检。另外...他看向朱瞻膳,打开太祖宝库,取出...'那件东西'。
    巳时正刻,午门广场。
    朱瞻膳站在祭典台侧,看着朱允炆登上九级白玉阶。皇帝手中捧着太祖金册,冠冕上的十二旒流苏遮住了他的表情,却遮不住广场边缘百姓们交头接耳的异动——三日前兑换假币的百姓中,竟有半数出现在此处,且皆穿着与浮尸同款的青布短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官的唱喏声被雷声打断。朱瞻膳抬头,看见本该晴朗的天空突然被乌云遮蔽,一轮暗赤色的火星正悬在心宿二旁,正是荧惑守心的凶兆。人群中响起惊呼,有孩童被吓哭,却被母亲慌忙捂住嘴。
    春桃忽然拽了拽他的衣袖,指着祭典台后的太庙:看!屋脊上的走兽
    屋脊的垂兽口中竟流出黑红色液体,在白玉阶上蜿蜒成梅花形状。朱瞻膳摸向腰间的玄铁剑,剑柄传来细微震动——这是梅花卫火器即将发动的信号。他迅速环顾四周,发现纪纲率领的暗桩卫已将广场团团围住,却没有阻止任何可疑人物进入。
    陛下小心!他冲上台时,只见朱允炆手中的金册突然散开,每一页金箔上都浮现出血字:建文无道,永乐当立。这正是梅花卫的血咒金册,三个月前曾在苏州引发民变,金箔遇热便会显形。
    百姓们发出惊恐的尖叫,有人跪地叩拜,有人趁机推倒兵器架。朱瞻膳挥剑砍断飞向朱允炆的梅花镖,却见镖尖在空中爆裂,散出迷烟。春桃迅速抛出携带的活性炭包,却被烟雾中的硫磺味呛得咳嗽——这是改良版的迷魂烟,混合了西域曼陀罗花粉。
    带陛下退入太庙!他扶住踉跄的朱允炆,余光瞥见纪纲正带着暗桩卫向祭典台逼近,手中握着的不是绣春刀,而是...火铳?!这些本该由京营掌管的火器,竟早已落入暗桩卫手中。
    太庙大门轰然关闭时,朱瞻膳听见纪纲在门外高喊:陛下!臣奉燕藩密令,特来清君侧!这句话如惊雷般炸开,他这才惊觉,原来纪纲不是梅花卫的人,而是...燕王埋在金陵的另一枚棋子。
    未时初刻,太庙密室。
    朱允炆靠着太祖神位坐下,手中紧握着从宝库取出的檀木盒。盒盖雕刻着九条隐没于云海的龙,正是朱元璋临终前留给朱允炆的九龙秘盒,据说里面藏着能扭转天命的宝物。
    当年皇爷爷说,不到社稷危亡之际不可打开。他的声音带着颤抖,可现在...纪纲有火器,梅花卫有余党,甚至天象都在帮他们
    天象?朱瞻膳忽然想起什么,抢过案上的《皇明历》翻看,陛下,钦天监呈给您的历书,和民间流传的版本不一样!他指着七月初七的记载,官方历书写着荧惑守心,宜祭祀,而民间版本却是荧惑退避,百事皆宜。
    春桃从袖中取出抄录的民间童谣:荧惑绕心走,建文坐龙庭。这与纪纲等人宣扬的荧惑守心,主君失位截然相反。她忽然想起秦淮河底的石板,那些建文万年的字样,在特定角度的阳光照射下,竟能折射出永乐暂隐的幻影——原来民心的昭示,从来都是权力者的镜像。
    有人篡改了天象解读。朱瞻膳握紧拳头,纪纲控制钦天监,梅花卫散播童谣,两者看似对立,实则
    实则都在引导百姓质疑朕的正统。朱允炆打开檀木盒,里面竟是个铜制日晷,晷面上刻着日月重光四个篆字。他将日晷对准密室石缝透入的光线,晷针的投影突然在墙上拼出一幅地图——正是南京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其中一条支脉,竟直通玄武湖底。
    太祖爷早就料到会有今日。朱瞻膳指着地图上的红点,玄武湖底的'癸'字分舵,应该就藏在排水口尽头。而纪纲的火器库...看这标记,在聚宝门的地基里!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春桃扑到窗边,看见纪纲的暗桩卫正用火药炸开太庙侧墙,火铳的轰鸣中夹杂着百姓的惨叫。她摸出袖中最后一支梅花镖,镖身刻着从绣娘帕子上临摹的并蒂莲纹样——这是潜入玄武湖分舵的钥匙。
    臣护陛下突围,春桃去炸掉火器库。朱瞻膳将山河珏塞给春桃,用这个启动浑天仪,引开纪纲的注意力。记住,子时前必须回来,否则祭典的
    不用再说了。春桃打断他,目光落在朱允炆手中的日晷上,奴婢记得,太祖爷的《瀛海图志》里说,真正的'日月重光',是让百姓看见自己的影子。或许这日晷,就是要让我们...看见真相。
    申时三刻,玄武湖底。
    春桃顺着排水管道摸索前行,手中的山河珏突然发出温热的震动。石壁上的青苔在荧光中显现出梅花纹路,每走十步便有一个癸字标记,与朱瞻膳描述的梅花坞机关如出一辙。当她将珏按在第十六块癸字砖上时,头顶突然传来水流倒灌的轰鸣——纪纲竟在炸毁太庙后,决开了玄武湖堤!
    糟了...她被急流冲得撞上石壁,珏身的并蒂莲纹路刮掉一块表皮,露出里面刻着的十六字样。想起绣娘临终前的诡异笑容,她忽然明白,所谓珏中人不是指朱瞻膳的年龄,而是...太祖预留的十六处机关密钥。
    水流突然变缓,前方出现石门,门上的梅花浮雕正中央,正是缺失的并蒂莲纹路。春桃将山河珏嵌入凹槽,石门轰然打开,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想中的火药味,而是浓郁的药香——数百个陶瓮整齐排列,里面装着的竟是...新鲜的心头血。
    首座的心头血能解百毒,原来他们一直在用活人炼制...她捂住口鼻,看见瓮底刻着的编号,从癸一到癸千,分明是上千条人命。更骇人的是,墙角堆着与祭典金册一模一样的伪造品,金箔夹层里藏着微型弩机,与王忠玉佩中的机关如出一辙。
    酉时初刻,聚宝门地基。
    朱瞻膳用太祖日晷的投影定位火药库入口,却发现石门上刻着复杂的星象锁——需要同时对准北斗七星与心宿二的方位。他望着逐渐西沉的太阳,计算着时辰:若不能在子时前毁掉火器,纪纲将用这些火铳在祭典上伪造天雷劈殿的异象。
    陛下,您还记得王忠说过的'珏中人'吗?他忽然想起浑天仪密室顶部的日月重光石刻,或许不是指某个人,而是...珏与日晷的共鸣。
    朱允炆恍然大悟,将日晷与山河珏同时置于锁孔上方。当晷针的影子与珏身的北斗纹路完全重合时,石门发出咔嗒轻响,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火铳和永乐通宝。更惊人的是,每箱火器上都贴着标签,标注着燕藩借调的字样——原来纪纲早已将伪造的永乐火器流入市面,坐实燕王谋反的罪名。
    好个一箭双雕。朱瞻膳抽出玄铁剑,纪纲既想借梅花卫之手除掉陛下,又要让燕王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自己则坐收渔利
    话音未落,地道深处传来脚步声。纪纲带着暗桩卫闯入,火铳齐刷刷对准朱允炆:陛下果然聪明,可惜知道得太晚了。当年太祖爷分封诸王,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武人有出头之日,可你却要削藩
    所以你就勾结梅花卫,伪造天象,制造民变?朱允炆握紧日晷,你以为有了火器,就能颠覆民心?
    民心?纪纲冷笑,百姓只会相信他们看见的。等会儿子时,当火铳化作天雷劈中奉天殿,全天下都会以为你触怒上天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震动打断。春桃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手中的山河珏滴着水:火器库...地下水道被炸开了!那些心头血陶瓮...都漂到玄武湖面上了!
    朱瞻膳望向石门,看见水面上漂浮着无数金册——正是梅花坞的伪造品。阳光穿过水面,金箔上的永乐当立血字竟逐渐褪色,露出底层的建文永昌。他忽然明白太祖日晷的真正用途:不是预测天命,而是让光穿过谎言,照见真相。
    纪纲,你看。他指着水面的倒影,纪纲的火铳在水中竟映出梅花卫的暗纹,你的火器,都是梅花卫提供的。现在他们的'永乐通宝'和心头血瓮漂满金陵,百姓会怎么想?
    纪纲脸色剧变,转身欲逃,却被朱瞻膳一剑刺穿肩膀。暗桩卫们面面相觑,看着水中浮现的建文字样,渐渐放下了火铳。朱允炆拿起一枚漂来的伪造金册,指尖擦过血字,露出下面用极细字体刻着的梅花卫制——这是太祖预留的防伪标记。
    戌时三刻,秦淮河畔。
    百姓们围在岸边,看着士兵从水中打捞起刻着癸字的陶瓮,每个瓮底都烙着梅花卫首座的私印。春桃举着火把,将伪造的永乐金册投入火堆,火苗中升起的不是黑烟,而是带着淡淡药香的白雾——原来那些血字是用可溶于火的特殊颜料写成,遇热便会显露出受骗者免罪的御笔朱批。
    原来那些浮尸...都是梅花卫杀的百姓!
    纪纲的火铳是假永乐造的!
    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朱瞻膳站在船头,望着朱允炆在岸上向百姓们展示真金册,阳光穿透云层,在民心二字上镀上金边。他腰间的山河珏再次震动,这次不是警示,而是共鸣——远处的太液池方向,浑天仪正在正确的星象下缓缓转动,露出太祖秘宝的真正入口。
    亥时正刻,奉先殿密室。
    朱允炆将日晷、山河珏、并蒂莲佩同时放入浑天仪凹槽,当三件宝物拼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时,地面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青铜阶梯。阶梯两侧的石壁上,刻着从洪武到建文的历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647/52895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