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只问你这外甥女,可知此砚屏是何人之物?
推荐阅读:仙君他有种田系统(快穿)、神医出狱、弑神仙尊、满门冤种炮灰,皆由师妹带飞、我驯养师,养虫族天灾不过分吧?、男女仆的人设至上、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夜火缠绵、玄幻:拍卖鸿蒙紫气,黑暗至尊疯狂!、十天一天赋,成为吸血鬼的我太BUG了、
苏萤匆匆回到偏院,便见小厨房内白气氤氲。不用想,姨母定是又亲自下厨为她烹制菜肴。
天愈来愈寒,厨房的腾腾热气与屋外的寒气交汇,更显得浓重。苏萤才靠近厨房,便被那白气围绕,看不清姨母在哪儿,只能唤道:“姨母,您在里面吗?”
话音刚落,便听到姨母让她先出去:“萤儿,这里烟气重,你先回屋等着,姨母在给你熬鸡汤呢!”
此刻的苏萤有些着急,若是往常,等个一时半刻,无甚紧要。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心慌,好似有什么事要发生。
她没有走,而是又朝着厨房说道:“姨母,我有话要同您说,”
话还没说完,就被姨母打断:“让你回屋就回屋,灶上太热,外面又太冻,这一冷一热的,可别激出病来。鸡汤很快好了,乖,快回去。”
苏萤只得回屋,心中则不断宽慰自己,稍安勿躁。藏书阁中那些贵重物件究竟是何来历,眼下也只是猜测。若姨母当真一无所知,便是她今夜想归还,也未必能悄无声息、不落痕迹地物归原主。
大约半个时辰后,姨母才让岫玉将炖好的鸡汤端进了屋:“萤儿,快来尝尝。”
苏萤应声,在膳桌旁入了座,见姨母给她盛汤,她欲言又止。
容氏将汤碗放至苏萤桌前,才发现外甥女神色不对。苏萤向来有分寸,很少有失色的时候,容氏瞧着有些不对劲,于是找了由头遣了岫玉出去。
“可是遇着了什么事?”
“姨母,”苏萤才刚开口,方才退出的岫玉便在门外唤道,“太太,大太太遣了小丫头来,请您和表小姐前去一叙。”
容氏朝苏萤抬了抬手,道:“不知你大伯母找我们何事,别急,待我们回来再说。”
容氏在苏萤的搀扶下出了门,只见程氏院里的小丫头正在屋外候着,容氏遂问道:“大夫人可说了什么事?”
小丫头来之前,已被雪鸢拉去一旁,教了一遍话,只听得她一字一句似在背书:“大太太说,不日要带小姐和表小姐一同管理中馈,大太太想先请二太太和表小姐过去坐一坐,说说话。”
容氏一听,不疑有他,便点了点头。之前婆母让苏萤抄写经文之时,确曾提及要让苏萤也跟着程氏学学中馈。
她拍了拍苏萤的手,道:“许是大夫人想知道你在乐清是否管过家。”
说着便让小丫头领路,同苏萤一道出了偏院。
可谁知,小丫头走着走着,却往东一转,走进了藏书阁。
藏书阁外站着两个婆子,雪鸢早已在门内候着,似乎等待多时。
“二太太,表小姐,太太用完晚膳打算消消食,原本想去花园散散步,听说表小姐近日一直在藏书阁打理,便进来瞧瞧。”
容氏眉头微微一皱只觉蹊跷,这么多年来,也就她与夫君将藏书阁挂匾时,曾邀婆母与兄嫂来过,之后嫂子可从未踏进藏书阁半步,今儿是个什么日子,她竟然有了兴致?
只是为何散个步,不仅带着丫鬟,还带了粗使婆子,跟门神一样守着。
苏萤也察觉出异样,她不知道为何程氏会在藏书阁,心中隐约有个声音在冒头,仿佛在告诉她来者不善,定是冲着那批物件而来。可是又有另一个声音在挣扎,这事儿还没问明白呢,也就是婉仪发现了端倪,她不信是婉仪说了什么,才让程氏如此大阵仗而来。
雪鸢似乎有些焦急,不合礼数地笑着催促道:“二太太外头凉,您快些进屋吧,莫让太太久等。”
既然来了,断没有止步不前的道理。容氏敛了心神,带着苏萤走进藏书阁。这些年她谨守分寸,偏安一隅,但并不意味着懦弱好欺,尤其如今还带上了外甥女。她倒要看看今晚程氏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夜色渐深,藏书阁内虽只有一盏琉璃灯在亮着,却因灯盏通透,灯油纯净,将偌大的书阁照亮了大半。
程氏端坐于书案前,见人进来,也不起身,只抬眼望了容氏和苏萤二人一眼,道:“弟妹,藏书阁的椅子只有一张,嫂子我今日身体欠佳,就不让了。”
容氏见状,敛容行礼道:“既如此,嫂子不如早些回院歇息得好。”
程氏笑道:“弟妹,我也想早些回去歇息,只是今日有些烦心,不请你来一趟,这烦心事便解不了。”
容氏一听,也笑着回敬道:“嫂子太过抬举,我倒不知自己何时有了这解忧的本事。”
程氏冷哼道:“弟妹,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不如,让你这外甥女一件一件慢慢同你说清楚?”
容氏一惊,伸手将苏萤护在身后,蹙眉道:“嫂子,我敬您一声嫂子,萤儿虽说是我的外甥女,我却将她视作亲生女儿,有什么事请您直说,不用在此拐弯抹角。”
“好!”只见程氏挑眉高声道:“弟妹此话,正合我意!”
说罢,便从书案上拿起那雪竹扶风的砚屏,一双凌厉的眼直盯着被容氏挡在身后的苏萤:“我只问你这外甥女,可知此砚屏是何人之物?”
容氏定睛一看,心中一滞,这不是衡哥儿的砚屏吗?怎么会出现在藏书阁中?
程氏见容氏神色变化,心中便更笃定几分,斥道:“苏萤,莫要装聋作哑,我再问你一遍,这砚屏是何人之物,你可知晓?”
程氏如此一问,着实厉害。如果苏萤回答知道,那么明明知道此为杜衡之物,还放任此物在藏书阁之中,不就默认了私相授受?可她若说不知,这砚屏日日摆在书案上,她又怎会一概不知?进退皆是陷阱,如何作答,都是不对。
苏萤不想狡辩,也不想只拿一无所知作为回答,姨母的手依然护在她的身前,哪怕百口莫辩,她也不能让姨母为难。
她放下姨母的手,迈步而出,抬头挺胸,语声不高,却一字一句,清晰有力:“原先并不知晓此物为何人之有,直至今日晌午,才知此物原与婉仪那只傲雪红梅砚屏是一对。”
“苏萤也想知道,这些物件何以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藏书阁中。还请大伯母明察,若能查明来由,苏萤感激不尽,也好物归原主,免生误会。”
天愈来愈寒,厨房的腾腾热气与屋外的寒气交汇,更显得浓重。苏萤才靠近厨房,便被那白气围绕,看不清姨母在哪儿,只能唤道:“姨母,您在里面吗?”
话音刚落,便听到姨母让她先出去:“萤儿,这里烟气重,你先回屋等着,姨母在给你熬鸡汤呢!”
此刻的苏萤有些着急,若是往常,等个一时半刻,无甚紧要。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心慌,好似有什么事要发生。
她没有走,而是又朝着厨房说道:“姨母,我有话要同您说,”
话还没说完,就被姨母打断:“让你回屋就回屋,灶上太热,外面又太冻,这一冷一热的,可别激出病来。鸡汤很快好了,乖,快回去。”
苏萤只得回屋,心中则不断宽慰自己,稍安勿躁。藏书阁中那些贵重物件究竟是何来历,眼下也只是猜测。若姨母当真一无所知,便是她今夜想归还,也未必能悄无声息、不落痕迹地物归原主。
大约半个时辰后,姨母才让岫玉将炖好的鸡汤端进了屋:“萤儿,快来尝尝。”
苏萤应声,在膳桌旁入了座,见姨母给她盛汤,她欲言又止。
容氏将汤碗放至苏萤桌前,才发现外甥女神色不对。苏萤向来有分寸,很少有失色的时候,容氏瞧着有些不对劲,于是找了由头遣了岫玉出去。
“可是遇着了什么事?”
“姨母,”苏萤才刚开口,方才退出的岫玉便在门外唤道,“太太,大太太遣了小丫头来,请您和表小姐前去一叙。”
容氏朝苏萤抬了抬手,道:“不知你大伯母找我们何事,别急,待我们回来再说。”
容氏在苏萤的搀扶下出了门,只见程氏院里的小丫头正在屋外候着,容氏遂问道:“大夫人可说了什么事?”
小丫头来之前,已被雪鸢拉去一旁,教了一遍话,只听得她一字一句似在背书:“大太太说,不日要带小姐和表小姐一同管理中馈,大太太想先请二太太和表小姐过去坐一坐,说说话。”
容氏一听,不疑有他,便点了点头。之前婆母让苏萤抄写经文之时,确曾提及要让苏萤也跟着程氏学学中馈。
她拍了拍苏萤的手,道:“许是大夫人想知道你在乐清是否管过家。”
说着便让小丫头领路,同苏萤一道出了偏院。
可谁知,小丫头走着走着,却往东一转,走进了藏书阁。
藏书阁外站着两个婆子,雪鸢早已在门内候着,似乎等待多时。
“二太太,表小姐,太太用完晚膳打算消消食,原本想去花园散散步,听说表小姐近日一直在藏书阁打理,便进来瞧瞧。”
容氏眉头微微一皱只觉蹊跷,这么多年来,也就她与夫君将藏书阁挂匾时,曾邀婆母与兄嫂来过,之后嫂子可从未踏进藏书阁半步,今儿是个什么日子,她竟然有了兴致?
只是为何散个步,不仅带着丫鬟,还带了粗使婆子,跟门神一样守着。
苏萤也察觉出异样,她不知道为何程氏会在藏书阁,心中隐约有个声音在冒头,仿佛在告诉她来者不善,定是冲着那批物件而来。可是又有另一个声音在挣扎,这事儿还没问明白呢,也就是婉仪发现了端倪,她不信是婉仪说了什么,才让程氏如此大阵仗而来。
雪鸢似乎有些焦急,不合礼数地笑着催促道:“二太太外头凉,您快些进屋吧,莫让太太久等。”
既然来了,断没有止步不前的道理。容氏敛了心神,带着苏萤走进藏书阁。这些年她谨守分寸,偏安一隅,但并不意味着懦弱好欺,尤其如今还带上了外甥女。她倒要看看今晚程氏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夜色渐深,藏书阁内虽只有一盏琉璃灯在亮着,却因灯盏通透,灯油纯净,将偌大的书阁照亮了大半。
程氏端坐于书案前,见人进来,也不起身,只抬眼望了容氏和苏萤二人一眼,道:“弟妹,藏书阁的椅子只有一张,嫂子我今日身体欠佳,就不让了。”
容氏见状,敛容行礼道:“既如此,嫂子不如早些回院歇息得好。”
程氏笑道:“弟妹,我也想早些回去歇息,只是今日有些烦心,不请你来一趟,这烦心事便解不了。”
容氏一听,也笑着回敬道:“嫂子太过抬举,我倒不知自己何时有了这解忧的本事。”
程氏冷哼道:“弟妹,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不如,让你这外甥女一件一件慢慢同你说清楚?”
容氏一惊,伸手将苏萤护在身后,蹙眉道:“嫂子,我敬您一声嫂子,萤儿虽说是我的外甥女,我却将她视作亲生女儿,有什么事请您直说,不用在此拐弯抹角。”
“好!”只见程氏挑眉高声道:“弟妹此话,正合我意!”
说罢,便从书案上拿起那雪竹扶风的砚屏,一双凌厉的眼直盯着被容氏挡在身后的苏萤:“我只问你这外甥女,可知此砚屏是何人之物?”
容氏定睛一看,心中一滞,这不是衡哥儿的砚屏吗?怎么会出现在藏书阁中?
程氏见容氏神色变化,心中便更笃定几分,斥道:“苏萤,莫要装聋作哑,我再问你一遍,这砚屏是何人之物,你可知晓?”
程氏如此一问,着实厉害。如果苏萤回答知道,那么明明知道此为杜衡之物,还放任此物在藏书阁之中,不就默认了私相授受?可她若说不知,这砚屏日日摆在书案上,她又怎会一概不知?进退皆是陷阱,如何作答,都是不对。
苏萤不想狡辩,也不想只拿一无所知作为回答,姨母的手依然护在她的身前,哪怕百口莫辩,她也不能让姨母为难。
她放下姨母的手,迈步而出,抬头挺胸,语声不高,却一字一句,清晰有力:“原先并不知晓此物为何人之有,直至今日晌午,才知此物原与婉仪那只傲雪红梅砚屏是一对。”
“苏萤也想知道,这些物件何以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藏书阁中。还请大伯母明察,若能查明来由,苏萤感激不尽,也好物归原主,免生误会。”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584/52562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