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解锁新国策

推荐阅读: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隆庆中兴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不原谅,不和离,重生母妃杀疯了给星穹铁道来点死亡震撼让我当傀儡皇帝?我直升陆地神仙我不是戏神镇守魔渊十万年,你们却要灭我全族?

    1937年11月13日。
    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宣告上海正式陷落,淞沪会战结束。
    中国军队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
    王奉坐在办公室内,看向手中的通电,不禁有些唏嘘。
    淞沪一战,国军百分之六十的部队悉数葬身于此,硬生生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当天下午。
    室外刮起鹅毛大雪,狂风呼啸,指甲盖大的雪花纷纷飘落,地面上的积雪越来越厚。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就是如此。
    王奉推开房门,顿时气流倒灌,凌冽的寒风如同刀子一般,险些要将脸颊割开。
    赵方远打一哆嗦:“真冷啊!”
    说话时,口中有阵阵白烟冒出,就是人们常说的‘哈气’。
    王奉快关上门:“过冬军服都发放下去了吗?”
    这里虽然不是东北,但就外面这环境,指望着靠一件单衣过冬显然也不现实。
    赵方远点点头:“都发放下去了,今年的冬天好冷,比去年冷多了!”
    “哦对了长官,要不我去跟裁缝铺说一声,再重新给你做一件大衣,之前的那件不御寒,顶不住寒风。”
    还是赵方远考虑的周到!
    王奉思索后点点头:“好,不要太铺张浪费,暖和就行。”
    “等雪停了之后,组织部队进行大规模训练。”
    “眼下暂时没有战事,除了挖掘窑洞工厂之外,训练一刻也不能落下!”
    “正好下雪了,让谢尔盖传授一下如何进行冬季作战,在这方面他们苏联人是行家。”
    ‘雪’对苏联人来讲,简直太平常不过了。
    在西伯利亚地区,在一年的时间内,将近有一半的时间大地都被冰雪所覆盖。
    战争史上,寒冷的气候曾多次帮助斯拉夫民族抵御外敌。
    用游戏语言讲,苏联军官人均带有‘冬季专家’属性。
    赵方远立正敬礼:“是!”
    王奉补充道:“另外将官培训班,也差不多可以正式开课了,参谋部新来了一位教官,把他的课也给加上,具体时间你看着安排。”
    “将官培训和士兵操练双管齐下,时间上要错开,不要耽误了。”
    接二连三的战斗,根本没有充裕的休整时间,导致士兵在素质水平上有些参差不齐。
    在执行同一战术指令时,久经沙场的老兵显得游刃有余,而新补充进来的士兵手忙脚乱,严重拖累整体的作战节奏。
    很容易被对面的日军士兵抓住破绽。
    随着一波波新兵员的补充,各部队的训练等级也逐步下降。
    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第二山地战术兵团还勉强能维持住【训练初成】。
    这个等级的作战加成为百分之零。
    不增不减,属于基准线水平。
    而第三山地战术兵团,以及第一预备战术兵团的等级,已经跌落到了【乌合之众】。
    【战斗修正-25%】。
    这个影响就比较大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赵方远点点头:“遵命!”
    “等我回参谋部后,开个会商讨一下。”
    之前整个参谋部就他一人,手下连个记笔录的文员都没有,随着战术教官的逐渐增多,参谋部也变得人丁兴旺。
    两名参谋官,还多了几名机要文员。
    王奉想了想:“还有一件事,有没有八路军129师的具体动向?”
    太原失守好些天了,自己这个邻居一点动静也没有。
    赵方远摇摇头:“长官,八路军和咱们不是一个指挥系统,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消息,要我留意一下吗?”
    王奉:“行,有消息及时汇报。”
    赵方远:“是!”
    华北战斗群安稳驻扎长治后,开始新一轮的休养生息。
    黄绍竑在其位,谋其政。
    正式担任行政公署主任后,立马展开了相应工作。
    借着整顿吏治的名头,收缴了一大批私有财产,并将其充公。
    收归公有。
    大部分为小型煤,铁矿等。
    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充公后的矿场并未归政府统一管理,而是由王奉派兵直接进行军管。
    这些都是二人提前商量好的‘君子协定’。
    王奉作为当地驻兵司令,不干涉黄绍竑的行政事权,但要把持着境内悉数工矿产业。
    黄绍竑作为行政主官,放任所谓的工业军管,但强调军是军,政是政,禁止军队扰乱政治。
    必要时刻还需要军队出面,维持社会秩序。
    简单点说。
    王奉看上黄绍竑的执政能力,想要借其手打造一个安稳的后方根据地。
    黄绍竑站在民族大义之上,暂时将南京政府的命令放在一边,与王奉联手抗日。
    12月13日。
    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训练场。
    王奉正在检视部队训练状况。
    士兵的训练科目很多,很繁杂。
    不是随便打几下靶,扎几下草人那么简单。
    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训练章程,首先是长达一个月的单兵训练。
    主要增强士兵的射击,投弹,拼刺能力,教授机枪,掷弹筒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二是分队训练。
    主要训练班组,分队之间的协同进攻,防御作战能力。
    这个项目至少要持续半个月左右。
    第三则是大队训练,也叫营级单位训练。
    更加强调各单位之间的协同能力,对指挥官素质,兵员素质都有极大的要求。
    整套流程下来,最快也要半年的时间。
    这还是在极度压缩单兵训练时长的前提下。
    要是对单兵素质严格要求,恐怕即便在【高速训练】的增益buff加持下,一年的时间也完成不了全部训练。
    以日军为参照,新兵在入伍后首先要经历的就是长达五个月的单兵集训。
    若是再加上后续的战术训练,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训练出一支合格的军队。
    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作为华北战斗群中最精锐作战单位,部队等级为【训练初成:48%】。
    之所以经验值上涨的如此之慢,主要原因还是新兵员的加入。
    征兵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见到了些成效,报名参军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各县区同时发力,基本上一天就能募集到合格士兵两三千名。
    目前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第二山地战术兵团已经处于满编状态。
    在停止补充新兵员后,整体部队等级飞速上涨。
    估计等到明年两三月份,就能达到【训练有素】。
    到了这个等级,就能称得上是一支精锐部队了。
    嘎吱!
    赵方远大步走来,军靴踩在雪上发出阵阵脆响。
    “报告长官,军事委员会通电!”
    “南京沦陷了”
    王奉心中早有预料,但还是咯噔一下。
    南京陷落对于中国人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并不是单纯的丢失了首都。
    而是一桩桩惨案的发生
    三十万条人命啊!
    深吸了一口气,王奉接过电报随意扫视一眼。
    电报没什么重要内容。
    无外乎就是鼓励全国军队,虽然首都失陷了,但政府部门已经转移到了重庆,委员长亲自坐镇武汉.等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话语。
    “加紧部队训练,京沪失陷,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津浦。”
    “窑洞工厂挖的怎么样了?”
    赵方远:“估计这周就要竣工了,设备已经组装完毕,就等着搬进去了。”
    王奉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些。
    练兵虽然不是作战,但时间一长,对物资的消耗也极为恐怖。
    好兵都是子弹喂出来的,想要适应战争节奏,提升训练速度,光靠所谓的增益buff可不行。
    还是要回归根本,提升士兵每日的训练子弹使用量。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如若再不生产子弹,恐怕仓库内的存货就要被用完了。
    1937年12月18日。
    窑洞兵工厂正式落成,经过一轮验收后,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提前准备好的设备一一搬入,当天夜晚便进行了试运行。
    长官办公室内,天花板的吊顶灯将屋内照的透亮,王奉看向手中的工厂运行报告,心中暗自窃喜。
    日盼盼,夜盼盼。
    终于是把兵工厂给盼来了!
    虽然是窑洞,可一旦遭遇轰炸,也有坍塌的风险。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些日子里,王奉动员了将近五千余名士兵,在非训练时间执行建设任务。
    总共挖掘出四座窑洞兵工厂。
    第一机床厂,第一子弹厂,第一化学厂,第一步枪厂。
    随着工厂内机器运行的轰鸣声响起,系统面板上的其余功能正式开启。
    先说【国策树】。
    【更专业化的山地步兵】
    【我国山地丘陵地形广布,想要维护本土利益,必须训练更加精锐,专业的山地部队,以确保我们在丘陵地带的话语权。】
    【加成效果:步兵最大行进速度+15%;组织度+10;携带补给+18;山地战术学说花费-20%。】
    【请选择部队赋予该加成属性.】
    【要求:部队等级达到(训练有素)】
    【更通用化的山地步兵】
    【我国地势复杂多样,单一的兵种部队很难满足作战需求,必须增强军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来维护核心利益,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加成效果:计划速度+10%;协同性+15%;突破+10;山地战术学说花费-20%】
    【请选择部队赋予该加成属性.】
    【要求:部队等级达到(训练有素)】
    细细阅览系统面板上的文字,王奉连连咋舌。
    这轮【国策树】的加成还算不错。
    根据文字意思,应该是一支部队只能享受一类加成。
    也还算可以,倘若按照原版游戏的尿性,两个不同的国策肯定是互斥选项。
    还好系统面板做出了调整
    除此之外,还解锁了一条新的【科技国策线】。
    王奉点点头。
    这就对了嘛,【国策树】怎么可能只有军事线
    意识转移到【科技国策线】上。
    第一个选项。
    ——【振兴民族军事工业】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巨舰大炮击碎了统治者的‘天朝上国梦’,工业上的落后使我们不得不任人宰割,血肉之躯难敌钢铁利器,欲强军者必振工业.】
    【加成效果:工业生产效率+25%,军用工厂设备+20。】
    【解锁要求:拥有初级工业基础。】
    王奉咋舌。
    对味!
    真的对味!
    工业生产效率加成不用说了,光凭字面意思就能理解。
    王奉心里嘀咕着:“军用工厂设备+20?”
    貌似系统面板并不支持火星工厂
    看清面板介绍信息后,王奉的眉头逐渐舒展。
    原来如此。
    和战术教官类似,系统提供对应的工业生产设备,总共20台。
    只能是符合当前年代的,但具体类型可以由王奉自行选择,甚至还可以选择那家公司的产品。
    20台
    说实话数量并不多。
    眼下形势危急,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相比于兑换成套的生产线,用来获取工业母机似乎更合适。
    “就这样,车,磨,铣,冲床都来几台,还有发电设备”
    在琳琅满目的设备栏中,王奉快速选取了几样。
    【您的订单正在发货,请注意查收!】
    【当前物流状态:德国西门子公司已接收订单。】
    看向系统面板上的提示,王奉一愣。
    还真是厂家直发
    系统面板除了借鉴‘钢丝’,怎么还把电商平台那一套给学来了
    【国策线】的变化就这么多。
    王奉将意识转到【科技线】上。
    解锁了两条新的科技树,分别是【工程学】和【工业】。
    想要解锁科技节点,需要对应的科技经验。
    这点和其他科技树一样。
    王奉先将意识放到【工业】上。
    【基础机床】
    【种类繁多的新型铣床均可用于军工生产:这包含任何车间都可见的小型多用途型号到技术尖端的大型先进型号铣床。】
    【加成效果:生产效率上限+10%】
    【所需经验:500】
    生产效率上限?
    王奉摩挲着下巴。
    根据前世的游戏经验,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含义。
    生产线在启动后,工人的操作熟练度会上涨,工程师会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以及优化,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生产效率提高。
    这也就是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明没有增加工业数量,武器产量还会逐步提高的原因。
    但凡事都有个上限,生产效率达到峰值后,便会停止上涨。
    想要继续拉高生产效率,只能依靠改进技术等手段。
    王奉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
    目前只有五百点科技经验,这类数值,只能通过工厂不停的运转来获取。
    类似于军队进行演习,获取陆军经验值一般。
    俗话说得好——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三家。
    王奉将意识转到【工程学】。
    【电子机械工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电子设备不再仅用于照明取暖,它们还帮助我们思考交流。电子器件将在新世纪的军事情报工作中成为关键。】
    【加成效果:研发速度+10%
    获取任意类型科研人员2位。】
    【所需经验:500】
    王奉皱眉。
    所谓的研发速度不难理解,解锁完毕的武器图纸送交到生产车间后,工程师也需要进行研究。
    这项指数的提升,能最快的使武器装备投入生产线,减少中间虽消耗的时间。
    其实相比于研发速度,王奉更加看中后面的信息。
    ——解锁任意类型科研人员两位。
    这可了不得了。
    根据系统的尿性,获得的科研人员和战术教官一样,都会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简单点说,只要拥有足够多的科研人员,就可以脱离系统面板,自行研制武器。
    再或者可以转换研究方向。
    苏联的经验已经警示世人,不能单一的发展军用工业,或是重工业。
    必须注重民用消费品领域。
    光靠一条腿是走不长远的。
    两个选项都很诱人,王奉心中犯了难。
    再三考虑之下,他做出了最终抉择:“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投入生产,战况紧急耽误不得。”
    意识一动,解锁【工程学】。
    1938年1月1日。
    元旦佳节。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年,但王奉仍通知炊事班。
    “包点饺子,多放点肉,让弟兄们吃的好一点!”
    办公室内,王奉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咚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
    王奉睁开双眼,打了个哈欠:“进!”
    打开门后,宋文杰大步走来,隔的老远王奉就看到了他脸上的喜色:“什么喜事?”
    “别跟我说你要结婚了。”
    宋文杰老脸一红:“长官说笑了,兵工厂那边传来消息,第一批子弹生产出来了。”
    王奉猛地起身:“真的?”
    宋文杰递上一封电报:“长官您看,参谋长正在现场,这是发过来的电报。”
    王奉简单扫了一眼后,快步向外走去:“通知警卫连,备车!”
    宋文杰立正敬礼:“是!”
    “长官您的大衣!”
    王奉已经走出了门,意识到没穿外衣后,硬生生被叫了回来。
    兵工厂意义重大,得知第一批子弹生产出来,情绪不免有些高涨。
    这件新的呢绒大衣特别厚实,是由长治县最好的裁缝量身定做,墨绿色的面料,领口处缝有貂毛,穿上后格外暖和。
    吉普车在雪地上驶过,留下两排清晰明显的车辙印。
    半个小时后。
    吉普车驶进第一子弹厂。
    寒风中,赵方远一早便在院中等候。
    吉普车缓缓停稳后,上前拉开车门:“长官!”
    王奉微微颔首:“长话短说,先进去看看。”
    赵方远在前方领路:“长官这边请。”
    车间内。
    虽然是借用窑洞生产,但涉及部分化学品,内部的通风效果很好,进去后并没有特别闷热的感觉。
    第一子弹厂的生产规模,在四座工厂算是比较小的。
    受限于时间问题,只东拼西凑出一条生产线。
    怀汉鹏亲自搬来一个绿木箱。
    “长官,第一批自产子弹,一共一千发,都在这里了!”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534/52392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