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县令是大好人!

推荐阅读:修仙家族之化灵碗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我合成了全世界词条修仙:生子就无敌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葬神棺开局小姨子陷害,反手掠夺太阴之体天命败家子官诱:分手后,高官女儿爱上我我不是戏神

    永泽县倒是不一样。
    县城城墙是修补过的,“永泽县”三个大字是崭新的,一看就是才刻上去没多久,而且城墙上还站着许多守军,他们正关注着每一个路过的流民。
    苏夏抬眸,与一个守军四目相对时,终于知道那股‘被监视感’从何而来。
    她和守军几乎同时挪开视线,看向别处。
    苏夏向守城的官兵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因为城门即将关闭,官府施药的摊子早已经撤下,官兵让她明早再来。
    可相比于睡外面,苏夏更希望进城。
    进城后她还有可能买一匹马。
    她拿出路引,问:“官爷,我能进城吗?”
    官兵诧异看了她一眼,“城外也有不少空闲的帐篷。”
    他顿了顿,“不过,你要进城也可以。”
    守城官兵接过路引,仔仔细细查看一番,眉头一皱再皱。
    “你是辽州安阳县人?想不到你竟然还能获得路引。”
    “你的户籍可还在?”
    苏夏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听见官兵问自己的户籍,她迟疑了一瞬。
    之前路过别的城池时,那些官兵检查户籍路引都格外敷衍,只要收了银子,即便没有路引他们也会放行。
    可方才苏夏将路引和银子一并递给官兵时,官兵只拿了路引,甚至看都没有看她手里的银子。
    因为李狗蛋不是辽州人,所以她户籍也是伪造的,这个官兵看得如此仔细,该不会看出猫腻吧?
    官兵见苏夏迟疑,以为她的户籍已经不见了,便将路引还给她,“永泽县和别的县可不一样,我们县令公正严明,户籍和路引若是缺一样,便不能进城。”
    苏夏恍然大悟点头,装作十分艰难从怀中拿出户籍文书。
    “原来如此!官爷,我这一路都将户籍藏得好好的,没有被其他人给搜刮了去。”
    因为是伪造的户籍,刚“出炉”时很新,她特意放在身上,让汗水、泥沙等将其弄脏,就是想着遇见如今这样的情况,也好蒙混过关。
    如今看来,她也不算是做无用功。
    户籍被汗水反复浸泡,上面的字体已经变得模糊,但至少还能看出关键信息。
    官兵核对一番,将户籍也还给苏夏,“没有问题。你交十文钱便可入城。”
    “十文?”
    苏夏有些惊讶。
    逃荒这么久,这还是她第一次遇见这么低廉的入城费。
    就连她上一次入城,也要一百文呢。
    难道永泽县和灌临县一样,全是靠着低廉入城费引人进入的杀猪盘?
    官兵瞧见苏夏又惊又喜的模样,十分骄傲道:“嘁,我方才都说了,我们县令公正严明,和别的县令可不一样!”
    苏夏听见这话,不敢全然相信。
    毕竟她之前进灌临县时,入城费只要一百文,可入城后她才知道那县令有多恶毒。
    说起来,她被逼进深山也和灌临县县令脱不了干系,可惜让他死得太直接。
    她现在对黎国的官员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把他们想太坏,但也绝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判定他们是好人。
    官兵见她面露不信,也没有多言,反正等苏夏进去后便会知道里面的情况。
    苏夏成功入城,只花了十文钱。
    现在已经日落西山,她进城后,发现城门依旧没有关闭。
    她觉得诧异,便走到附近的一家包子铺问了一嘴,顺便买两个包子吃。
    她不敢买肉包,只敢吃素包子。
    包子铺的老板娘并没有嫌弃她衣着打扮,更没有因为她只卖两个素包子就恶语相向,反而一脸笑意看着苏夏。
    “素包子两文一个。大侠,你只要两个素包子能不能吃饱?”
    苏夏没有在意她的称呼,毕竟他现在的这身装扮真的很像侠客。
    她听见这价钱,眼神亮了亮。
    这包子可比她之前买的便宜多了,而且也大了许多。
    她点点头,“那便来五个!”
    区区五个包子,于她而言就是几口的事儿。
    “好嘞,大侠稍等。”
    邓三娘脸上一直挂着笑意,甚至在端来素包子后,还给她打了半碗水。
    “大侠是刚抵达永泽县吧?”
    苏夏惊讶看着那半碗水,点头。
    苏夏倒不怕包子铺老板给自己下药。
    毕竟她买包子时特意看过,这家包子铺很受欢迎,很多人都买她家的包子。
    而且包子铺就开在城门口,人来人往的地方,此人开门做生意,总不至于这么胆大吧。
    邓三娘也给自己舀了一碗坐在苏夏旁边。
    她一边喝水,一边擦汗,和蔼朝着苏夏笑道:“永泽县的城门是不会关的。”
    苏夏有些诧异,“为何?不会有流民进来抢劫吗?”
    “他们不敢。”
    邓三娘指着苏夏后方的城墙,“你进来时可看到城墙上的官兵了?”
    “那些都是县令大人亲自安排的,每日要换好几次岗,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在上面盯着,但凡城内发生抢劫杀人之事,官兵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永泽县并不大,所以守城的官兵也不是很多,但即便如此,也得要几百上千人才能完成。
    苏夏觉得很震惊,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能有这么多官兵。
    养这么多人,要费不少的粮食。
    苏夏觉得疑惑,也便问出口,“婶子,县城的粮食很多吗?为何你们卖的吃食这么便宜?”
    邓三娘开怀一笑,一脸骄傲与感激,“说起这个,那就不得不提我们县令大人的本事之大!”
    “起初,永泽县的粮食都很贵的,至少是往常的十倍不止。”
    “但是我们县令不一般啊,愣是活生生让粮价给降下来了!”
    苏夏听邓三娘将永泽县县令做的事绘声绘色描述出来,暗道这位县令还真是个有勇有谋的好官。
    原来,永泽县起初和其他县城一样,受灾严重,缺水缺粮。
    粮价和水价都居高不下,百姓兜里没钱,自然也买不起粮食。
    县令最初施过两次粥,但最终却因为县城百姓太多,而且还有许多富户为了占便宜冒充普通百姓领粥,施粥之事被迫停止。
    他便下令提高粮价。
    一时间,永泽县的粮价蹭蹭蹭翻了好几倍。
    光涨价还不够,还得让这些粮商先赚些大钱,同时在周围的县城大肆宣传,才能引来更多的商人趋之若鹜。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324/51365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