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学校也抢单
推荐阅读:不是,你说你在搞纯爱?、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模拟加熬命,出世已无敌、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一方、裸辞做保姆,她成上流社会香饽饽、负鼎、太荒吞天诀、一胎双宝:慕少你老婆跑了、女总裁的王牌高手叶萧张雪瑶、柳无邪吞天神鼎、
周浩然在努力争取。
一定要当烈士!
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国内的互联网产业迎来了大爆发似的发展,别说是跟欧洲、韩日这些地方竞争了,哪怕是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国产互联网也一点不虚!
甚至在某些方面,国内的互联网产业比美国做的都更好,比硅谷巨头都更有竞争力。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互联网诞生的早期。
那一批卓越的互联网先驱们,经过了一定的探索、争取和努力,摒弃了过去传统IT产业里的专利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的论文开放、技术开源的互联网共享体系。
甚至,互联网就是一大抄。
你抄我,我抄你。
随便来!
你要是做一款手机,哪怕外观的某个部位跟别人家的手机一样了,都可能遭遇专利侵权,轻则罚款、重则禁售。
互联网就不一样了。
只要产品的名字不一样,其他的界面、功能、模块什么的都一模一样,也没人管你。
摆开架势抄就行了!
这种近乎纵容的开放做派,让一代互联网人创造了奇迹,完成了只有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技术爆炸”,二十年里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源头就是90年代末,美国有一批互联网先驱,从学术界蔓延开来的共享精神,进而产生出的论文开放和技术开源潮流。
没有了专利上的限制。
那对国内的互联网人来说,就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十几年时间就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是大势!
到了后来,哪怕你的技术有专利,那我也是照抄不误!就比如谷歌搜索和百度搜索,都申请了专利,后来那些搞搜索的,都有在盗用他们的专利,也很难去追究。
周浩然的专业就是互联网。
他要是写互联网论文,就算不想放弃知识产权,也没什么用。
大势起来之后,就没有过去的那种专利保护体系了,全世界都是在盗用的,稍微改几行代码就是新技术了,想维权也没法维权。
既然这样,还不如早早放弃!
成为互联网先驱中的一员,混个好名声,以学术的身份入局,号召全球的互联网产业走向开源世界!
一口气放弃几百篇论文的权益。
争取把“第一人”的身份争取过来!
到时候,就不仅是行业的影响力了。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追根溯源都要感谢他在最早期的付出……他为国家科技产业做出的贡献,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自我牺牲,那就是妥妥的民族英雄。
有了这样的身份。
就算他成了大资本家,那也是民族资本家;就算他身边姨太太扎堆,那也是瑕不掩瑜的小问题。
有了学术上的贡献还不够。
还要应用起来。
周浩然正式跟学校申请了“校园一卡通”的项目,去学校里填了表、做了登记,等待初审。过了初审,再做进一步的项目细分,以及经费评估。
虽然申请人是大一新生。
不过他现在身份不一般,又有程院长的关照,项目过审只是时间问题。
却没想到,这个环节出了意外。
“答辩?一个初审,我还要去答辩?”
周浩然觉得难以置信。
“你先坐。”程院长把他叫来了办公室,压了压手,“这事有点复杂了。”
周浩然很奇怪,“一个校内项目,能有多复杂?”
程院长道:“有人不同意。”
“不同意?谁啊?”
周浩然有点莫名其妙。
这是得罪人了?
没道理啊!
他在学校里,就只跟计算机学院这边接触。近期去美国公费旅游,去了好几位校领导,也是沾他的光呢。
程院长很无奈的说:“张学真。”
“谁啊?”周浩然不认识这号人,“张学良家亲戚啊?”
程院长气道:“人家是副校长!”
“哦,怪不得连你的面子都不给呢。”周浩然还是不解,“那也没道理啊,我又不认识他,也没得罪过他啊。”
程院长道:“你是在校本科生,年纪太轻,不符合申请原则……”
“这算什么理由?”
周浩然才不信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呢,要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去申请学校的科研项目,那大概率会用这样的理由被拒,连答辩的机会都没有。
可听他不一样啊!
他是学校教材编委会的成员。
更有程院长这个大院士的面子在。
怎么会被拒?
对方一定是故意的。
程院长犹豫了一下,说道:“也不是完全否定你,是想请你过去答辩。”
“答辩?”周浩然都有阴影了,“我水平太高,去答辩我说了一通,评委都听不懂,还是不给我过。我就奇怪了,这个张副校长是干啥的?”
程院长道:“建筑系的教授。”
“啥?”周浩然睁大眼睛,“一个建筑系的教授,插手IT领域的项目?老院长,他是你的对头吧?是不是你要晋升副校长了,要抢他的名额?”
“别乱猜。”程院长对这小子视若子侄,说话也不见外,“跟我没关系。”
周浩然问:“那怎么回事?你是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啊,还是院士。他一个外院的教授,能管得着计算机的科研项目?就算权力大,也不会伸手这么长吧?行政插手科研,不像话了吧?”
程院长叹了口气,“刘越华支持他的意见。”
“哦,他啊!”
周浩然知道这人,是计算机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也是博导。
宁元甲就是他的学生。
周浩然好笑道:“老院长,这么看来这事还是跟你有关啊,是不是你们的权力斗争,波及到我了?”
“我都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斗争?”程院长也习惯了这小子不着调的讲话方式,“要不是学校领导不同意,我早就把这个位置让出来了。”
“那是……”周浩然眯起眼睛,“没得罪人,还没有权力的纠葛,那就是利益了?”
程院长这下就不说话了。
周浩然笑道:“真让我猜对了!”
“对了,我听乔海说,宁元甲想参与你的项目?”
程院长一下改了话题。
周浩然不禁吃惊,“跟宁元甲有关?不会吧?”
程院长道:“你去找他聊聊!”
周浩然去实验室。
请人找来了宁元甲。
说起了这件事。
“你的导师,是不是跟我有什么误会?”
周浩然感觉他不是那种心机阴沉的家伙。
“跟我的导师没关系。”
宁元甲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周浩然问:“那是怎么回事?”
宁元甲解释道:“是那个叫张学真的副校长,他不想搞这个校园一卡通的项目,就从中作梗。我导师跟他关系好,就配合了一下,说是让你按照规矩走流程。这事他跟我说过,他没拒绝你,他就是没给你开特权,让你去答辩。”
两人在实验室的角落里单聊,声音压低。
周浩然低声道:“那个张副校长,我也不认识啊!”
宁元甲道:“是校园卡的利益触动。”
“嗯?”周浩然深深看他一眼,“你知道?”
宁元甲略有犹豫,还是直言道:“张副校长,他那个教授是……反正他不教学,他以前是后勤处的处长,后勤那一摊归他管。”
“然后呢?”
“上学期,我做了一个图书馆的管理系统。”
“那不是磁条卡吗?”
周浩然知道这是现在的主流技术。
现在的国内校园,也有很多“校园卡”,从两年前就开始出现了。
复旦大学的图书馆借书卡系统,就是宁元甲做出来的校内项目,采用的就是磁条卡,可见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
磁条卡采用的是磁性涂层。
这玩意有很多缺点,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存储信息少。
存储的信息少了,功能就少。
借书卡就只能在图书馆用,饭卡就只能在食堂用。
周浩然现在要做的“校园一卡通”,是非接触IC卡,是智能卡。
智能卡里面集成了射频芯片,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校园卡,有更丰富的功能,可以在图书馆、浴室、超市、食堂、门禁、考勤等多个场景里一卡多用。
缺点技术不成熟,而且太昂贵!
国内还没有生产射频芯片的能力,都要依赖进口。
前世,教育部门在2000年推出了“数字校园”的计划,推动校园里的“校园一卡通”项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的芯片制造技术突破了,智能卡内的射频芯片可以国产替代了。
智能卡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这才有了大面积普及的前决条件。
宁元甲道:“是啊,磁条卡的技术落后,但是可以国产,成本很低。张副校长家里的什么亲戚,好像就在做一个磁卡印刷厂。”
“啊?”
周浩然微微吃惊。
这下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学校里,也有抢单啊!
宁元甲平铺直叙的说:“之前我做的借书卡,就是得到那位张副校长的授意,后勤是他的地盘嘛。采购什么的,都得过他的手。我听说,只一个借书卡的订单,就有120多万了。”
“啥?”周浩然一脑门黑线,“这得虚报多少采购费?比市场价高了四五倍吧?”
一定要当烈士!
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国内的互联网产业迎来了大爆发似的发展,别说是跟欧洲、韩日这些地方竞争了,哪怕是互联网的诞生地美国,国产互联网也一点不虚!
甚至在某些方面,国内的互联网产业比美国做的都更好,比硅谷巨头都更有竞争力。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互联网诞生的早期。
那一批卓越的互联网先驱们,经过了一定的探索、争取和努力,摒弃了过去传统IT产业里的专利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的论文开放、技术开源的互联网共享体系。
甚至,互联网就是一大抄。
你抄我,我抄你。
随便来!
你要是做一款手机,哪怕外观的某个部位跟别人家的手机一样了,都可能遭遇专利侵权,轻则罚款、重则禁售。
互联网就不一样了。
只要产品的名字不一样,其他的界面、功能、模块什么的都一模一样,也没人管你。
摆开架势抄就行了!
这种近乎纵容的开放做派,让一代互联网人创造了奇迹,完成了只有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技术爆炸”,二十年里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源头就是90年代末,美国有一批互联网先驱,从学术界蔓延开来的共享精神,进而产生出的论文开放和技术开源潮流。
没有了专利上的限制。
那对国内的互联网人来说,就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十几年时间就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是大势!
到了后来,哪怕你的技术有专利,那我也是照抄不误!就比如谷歌搜索和百度搜索,都申请了专利,后来那些搞搜索的,都有在盗用他们的专利,也很难去追究。
周浩然的专业就是互联网。
他要是写互联网论文,就算不想放弃知识产权,也没什么用。
大势起来之后,就没有过去的那种专利保护体系了,全世界都是在盗用的,稍微改几行代码就是新技术了,想维权也没法维权。
既然这样,还不如早早放弃!
成为互联网先驱中的一员,混个好名声,以学术的身份入局,号召全球的互联网产业走向开源世界!
一口气放弃几百篇论文的权益。
争取把“第一人”的身份争取过来!
到时候,就不仅是行业的影响力了。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追根溯源都要感谢他在最早期的付出……他为国家科技产业做出的贡献,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自我牺牲,那就是妥妥的民族英雄。
有了这样的身份。
就算他成了大资本家,那也是民族资本家;就算他身边姨太太扎堆,那也是瑕不掩瑜的小问题。
有了学术上的贡献还不够。
还要应用起来。
周浩然正式跟学校申请了“校园一卡通”的项目,去学校里填了表、做了登记,等待初审。过了初审,再做进一步的项目细分,以及经费评估。
虽然申请人是大一新生。
不过他现在身份不一般,又有程院长的关照,项目过审只是时间问题。
却没想到,这个环节出了意外。
“答辩?一个初审,我还要去答辩?”
周浩然觉得难以置信。
“你先坐。”程院长把他叫来了办公室,压了压手,“这事有点复杂了。”
周浩然很奇怪,“一个校内项目,能有多复杂?”
程院长道:“有人不同意。”
“不同意?谁啊?”
周浩然有点莫名其妙。
这是得罪人了?
没道理啊!
他在学校里,就只跟计算机学院这边接触。近期去美国公费旅游,去了好几位校领导,也是沾他的光呢。
程院长很无奈的说:“张学真。”
“谁啊?”周浩然不认识这号人,“张学良家亲戚啊?”
程院长气道:“人家是副校长!”
“哦,怪不得连你的面子都不给呢。”周浩然还是不解,“那也没道理啊,我又不认识他,也没得罪过他啊。”
程院长道:“你是在校本科生,年纪太轻,不符合申请原则……”
“这算什么理由?”
周浩然才不信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呢,要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去申请学校的科研项目,那大概率会用这样的理由被拒,连答辩的机会都没有。
可听他不一样啊!
他是学校教材编委会的成员。
更有程院长这个大院士的面子在。
怎么会被拒?
对方一定是故意的。
程院长犹豫了一下,说道:“也不是完全否定你,是想请你过去答辩。”
“答辩?”周浩然都有阴影了,“我水平太高,去答辩我说了一通,评委都听不懂,还是不给我过。我就奇怪了,这个张副校长是干啥的?”
程院长道:“建筑系的教授。”
“啥?”周浩然睁大眼睛,“一个建筑系的教授,插手IT领域的项目?老院长,他是你的对头吧?是不是你要晋升副校长了,要抢他的名额?”
“别乱猜。”程院长对这小子视若子侄,说话也不见外,“跟我没关系。”
周浩然问:“那怎么回事?你是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啊,还是院士。他一个外院的教授,能管得着计算机的科研项目?就算权力大,也不会伸手这么长吧?行政插手科研,不像话了吧?”
程院长叹了口气,“刘越华支持他的意见。”
“哦,他啊!”
周浩然知道这人,是计算机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也是博导。
宁元甲就是他的学生。
周浩然好笑道:“老院长,这么看来这事还是跟你有关啊,是不是你们的权力斗争,波及到我了?”
“我都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斗争?”程院长也习惯了这小子不着调的讲话方式,“要不是学校领导不同意,我早就把这个位置让出来了。”
“那是……”周浩然眯起眼睛,“没得罪人,还没有权力的纠葛,那就是利益了?”
程院长这下就不说话了。
周浩然笑道:“真让我猜对了!”
“对了,我听乔海说,宁元甲想参与你的项目?”
程院长一下改了话题。
周浩然不禁吃惊,“跟宁元甲有关?不会吧?”
程院长道:“你去找他聊聊!”
周浩然去实验室。
请人找来了宁元甲。
说起了这件事。
“你的导师,是不是跟我有什么误会?”
周浩然感觉他不是那种心机阴沉的家伙。
“跟我的导师没关系。”
宁元甲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周浩然问:“那是怎么回事?”
宁元甲解释道:“是那个叫张学真的副校长,他不想搞这个校园一卡通的项目,就从中作梗。我导师跟他关系好,就配合了一下,说是让你按照规矩走流程。这事他跟我说过,他没拒绝你,他就是没给你开特权,让你去答辩。”
两人在实验室的角落里单聊,声音压低。
周浩然低声道:“那个张副校长,我也不认识啊!”
宁元甲道:“是校园卡的利益触动。”
“嗯?”周浩然深深看他一眼,“你知道?”
宁元甲略有犹豫,还是直言道:“张副校长,他那个教授是……反正他不教学,他以前是后勤处的处长,后勤那一摊归他管。”
“然后呢?”
“上学期,我做了一个图书馆的管理系统。”
“那不是磁条卡吗?”
周浩然知道这是现在的主流技术。
现在的国内校园,也有很多“校园卡”,从两年前就开始出现了。
复旦大学的图书馆借书卡系统,就是宁元甲做出来的校内项目,采用的就是磁条卡,可见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
磁条卡采用的是磁性涂层。
这玩意有很多缺点,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存储信息少。
存储的信息少了,功能就少。
借书卡就只能在图书馆用,饭卡就只能在食堂用。
周浩然现在要做的“校园一卡通”,是非接触IC卡,是智能卡。
智能卡里面集成了射频芯片,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校园卡,有更丰富的功能,可以在图书馆、浴室、超市、食堂、门禁、考勤等多个场景里一卡多用。
缺点技术不成熟,而且太昂贵!
国内还没有生产射频芯片的能力,都要依赖进口。
前世,教育部门在2000年推出了“数字校园”的计划,推动校园里的“校园一卡通”项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的芯片制造技术突破了,智能卡内的射频芯片可以国产替代了。
智能卡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这才有了大面积普及的前决条件。
宁元甲道:“是啊,磁条卡的技术落后,但是可以国产,成本很低。张副校长家里的什么亲戚,好像就在做一个磁卡印刷厂。”
“啊?”
周浩然微微吃惊。
这下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学校里,也有抢单啊!
宁元甲平铺直叙的说:“之前我做的借书卡,就是得到那位张副校长的授意,后勤是他的地盘嘛。采购什么的,都得过他的手。我听说,只一个借书卡的订单,就有120多万了。”
“啥?”周浩然一脑门黑线,“这得虚报多少采购费?比市场价高了四五倍吧?”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209/50850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