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念佛

推荐阅读:别叫我恶魔栾青峰词条修仙:生子就无敌大雪满龙刀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天下长宁谁教你这么御兽的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我还真是幻觉?这个洪荒不正经!山巅

    “我们凤澜院与太太不同,大奶奶要吃全素,只怕让荤腥污了锅,所以全院都不沾荤。范妈妈想熬点猪油,也让赵嬷嬷数落了一顿。我们现在的饭连腥儿都没有,简直是要命。”
    梨月带着环环回到自己小屋,闷了一小锅猪油拌饭给她吃。
    刚出锅香喷喷的热米饭,挖上一勺白霜似得猪油膏,点上些秋油葱花。
    环环这些日子缺油水,都不嫌烫嘴了,吃的都不抬头。
    “前些天我教你做的腊肉都吃完了?我再给你切一块回去吃。”
    正要去屋角米缸寻腊肉,环环忙端着碗摇头,咬牙切齿骂着赵嬷嬷。
    “你别给我拿,拿回去我也吃不上。那赵不死的老家伙心肠可歹毒,带着两个恶婆子,把所有下人屋里都搜了一遍,把我们私下藏的腊鱼腊肉都收走了。说是要凤澜院上下所有的人,都要斋戒七七四十九天,好给大奶奶佛前积福。说是大奶奶许下大愿心,非得我们所有人跟着念佛才成。闹得我们每天夜里不得睡觉,都聚在正堂里坐着蒲团念经,日日念到三更天。”
    梨月听她这么说,就没再拿腊肉,只切了一碟酱肉糟银鱼。
    “什么愿心她自己吃斋还不成,要逼着底下人跟着吃素念佛?”
    其实也不必问的,要么就是求夫君回心转意,要么就是求自己早生子嗣。
    对于沈氏来说,这两件事也是同一件,结果都是差不多的。
    信佛诵经是京师女眷们常做的事,越是勋贵大户越是如此。
    宁夫人与宁老太君,乃至于二三房的太太也都是这样。
    宁夫人是初一十五吃素,单独设小佛堂早晚拈香。
    宁老太君虽不吃素,但每到佛诞日盂兰盆会,也都会给家庙布施。
    二太太儿子是佛家寄名弟子,三房太太一心求子,因此两人信得更虔诚。
    宁国府里女眷都是信女,可任凭谁信佛发愿,也没闹的这么鸡飞狗跳。
    “你个小丫鬟又不识字,佛经也看不懂,能念什么佛?”
    人家太太们念佛,都是自己在小佛堂自己念,谁会按着丫鬟们念?
    这些小鬼头儿吃不好睡不好,不咒主子就算好的,还想让她们积福?
    亏得沈氏和赵嬷嬷想的出来!
    神佛的事情梨月不懂,从小到大只被秋盈按着拜过一回关老爷。
    但想想也觉得这事情不着调,佛经上未必是这么写的。
    环环那边吃完了一碗,自己又盛了一碗,伴着猪油夹了几块酱肉。
    随后拖着青花饭碗,用筷子撮出一团米饭来,比比划划的。
    “我们念的叫做米佛。每人发一袋子白米还有一个讨饭的小铜钵,拈一粒米念一声佛,把米丢在钵里头。每天晚上临睡,赵嬷嬷盯着我们大伙念,一粒一粒的数米,拈不完一钵米,就不让睡觉。”
    梨月震惊的瞪圆了眼睛,环环说着还在生气,把小脸气得通红。
    这念佛的法儿闻所未闻,一钵米得有多少粒,要这么一个个数过去?
    “平日里老太太、太太们积福供奉,都是外头开粥棚舍米舍面,或是在家庙里多供香油钱。这数米粒儿的积福的方法,府里也没听说过呀?是咱家庵子里的老姑姑说的?”
    宁国府在城外有几座家庙,其中有个女僧住的庵堂,名叫兰若庵。
    主持尼姑法名唤作镜明,佛节或过年都来府里,府里头都唤她老姑姑。
    府里除了主子们信佛,丫鬟婆子们大多也信这个。
    因此凭借着老姑子一张巧嘴,过来一次上上下下能落不少钱。
    她专爱给丫鬟们讲因果轮回的故事,动不动就是剜眼睛拔舌头的。
    丫鬟们心里害怕,她就让她们去佛前点长明灯。
    托着她点盏佛前灯,每天供一文香油钱,点一年就要三百六十五个钱。
    好些丫鬟都托她点长明灯,但梨月死活不出钱。
    她们几年都去不了一次兰若庵,谁知道这钱干什么用了?
    丫鬟们点长明灯一年要供奉三百六十五文。
    老太太、太太们供奉的香油钱,则是每年数百两银子不等。
    沈氏早先也供奉长明灯,听说是每年五十两银子,不算多。
    “老姑子宣卷的时候说,大奶奶的愿心大,需得大大的供奉。佛前要供大灯海,还让全庵堂的小姑子聚齐念佛,大奶奶出每年五百两,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大奶奶舍不得银子,就让丫鬟婆子一起念佛。用念出来的米兑香油供佛,说这个是最虔诚的。还说啥啥书上写着,几百年前的什么娘娘,就是这么发愿心供佛的。”
    环环说完了,赶紧塞得满嘴是肉,狼吞虎咽的吃。
    梨月听完这故事,脸上简直不知做啥表情才好。
    只是赶紧拿油纸包了些干鹅脯,让环环拿回去偷偷吃,千万别让人看见。
    打发走了环环,她跑回厨房里预备膳食。
    这几天锦鑫堂的小厨房里,气氛异常的怪异。
    虽然添了两个人在,倒是安静下来了。
    只听得到切菜的笃笃声,还有烧灶风箱的呜呜声。
    秦嬷嬷的病好些了,她对宋婶子和孙财家的安排,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照着安排,她只管澹宁书斋国公爷的餐食,莲蓉给她打下手。
    可现在国公爷只在燕宜轩和覃乐瑶一起吃饭,根本不用单独做。
    秦嬷嬷每天都闲着,只管盯着梨月和莲蓉,教她们做宴席大菜。
    “金玉羹、山煮羊、间笋蒸鹅、酒炊白鱼、猪肚瑶柱、鲜虾蹄子烩,烩乳鸽!”
    都是燕宜轩中午要上的,样样都是酒宴大菜,还不算粥汤与小菜。
    梨月赶着去杀鹅,莲蓉忙着收拾鱼,秦嬷嬷在一旁指点。
    孙小玉正在做醋鱼,最后出锅淋上香醋,浓香扑鼻而来。
    她听见这边秦嬷嬷说菜名,不禁斜斜瞥了过来。
    不过年不过节的,燕宜轩一顿普通午膳,要吃这么多大菜?
    梨月注意到她的眼神儿,下意识就缩了下头,怕她又要嘴贱说话。
    谁知孙小玉的眼神只是冷冷划过,从身旁拿了鱼盘自顾出锅去了。
    她这次回来真的话少,问三句都不答一句,仿佛人聋了似得。
    梨月这颗心还没等落下,反倒是平日不言语的宋婶子说了闲话。
    “西院奶奶终究是个小娘,一顿用这么多份例?凤澜院大奶奶是正房娘子,还每天吃素念佛哩!”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153/50634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