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各显神通

推荐阅读:顶级折磨!病娇影后疯狂暗恋我断绝亲情后,我成了九幽魔神不朽龙脉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都献祭速通了,谁还苦修功法啊真实逃杀俱乐部踹开全家后,我天师的身份藏不住了我有一把小黑刀梦里修仙千年,醒来我已无敌武极天尊

    乔姐儿这嗓子,另外三个人都惊了。
    梨月正在调姜醋蒜汁,擂蒜蓉的手都停了。
    只见乔姐儿从锅里,盛出四个热腾腾的猪蹄子。
    都烧得骨肉酥烂,连猪皮都软塌塌的,肉冻子似得抖动。
    这是用了什么妙法?梨月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若细论起来,猪蹄子都是皮,软骨胶质多,是最不容易烧烂的。
    乔姐儿就一口铁锅,一把钝刀子,这么快就做好?
    怨不得她一来就这般得意,真是人不可貌相。
    白布手巾擦净盘边儿汤汁儿,乔姐双手捧了条盘,一步三摇出了灶房。
    “看什么?好生做自己的!”
    灶房里不只梨月,杏儿和翠妞儿也在发呆。
    监场婆子喊了一声,她们三个才算惊醒。
    梨月连忙才收回目光,专心致志的调料汁去。
    只可惜管得住眼睛,管不住鼻子。
    烧蹄子的香气直飘过去,味道又浓又醇又香又鲜,还带着酒酿气息。
    这可不是烧肉用的黄酒,也不是增香用的白酒,而是做糟肉的酒糟。
    真是亏了她,这么短的时辰,怎么就做出糟醉的味道来?
    梨月真是强压着心头疑惑,才能专心在自己的菜上。
    今天出门时,范婆子等人就嘱咐她,出菜尽量要快。
    凡是比试厨艺,大伙儿都推崇先出菜,因为越往后越吃亏。
    百姓们俗语就说,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都不甜。
    何况都是大肉荤菜,吃两口就饱了,后头菜再好,吃不下去也是枉然。
    秦嬷嬷她们也是凡人,胃口被前面肉食腻着了,后面容易尝不出味。
    院子里摆了大条桌,乔姐的烧猪蹄放在头一个。
    婆子切了五小块猪蹄在白瓷碟里,摆在秦嬷嬷等人面前。
    评判的五个人,除了大厨房掌灶秦嬷嬷,还有二房掌灶金娘子,三房掌灶李娘子,锦鑫堂小厨房掌灶宋婶儿,鹤寿堂掌灶张嬷嬷。
    秦嬷嬷、金娘子、李娘子要选徒弟,评判自是用心。
    宋婶儿与张嬷嬷算是局外人,旁观者清更加公道。
    五个人去条桌前细看过样子,这才回到座位上品尝。
    只有秦嬷嬷没动筷子,另外四个吃了都点头。
    “皮软肉粘胶都融了,能把蹄子烧得透不容易。”
    “难得她敢下香料酱汁,若轻一点怕也是不入味。”
    “最要紧是时辰短,这段时候就能端上来,火候儿掌握的好。”
    四个厨娘都赞不绝口,乔姐儿喜上眉梢,连连万福道谢。
    监场婆子问秦嬷嬷意思,她摆手只说不急,要再凉一凉再尝。
    评判初试的规矩,五个人里三个说好就算通过,乔姐儿已经通过了。
    第二个上菜的是杏儿。
    她的烧酥肉炸好后,上笼屉大火蒸过。
    蒸出肉汤加豉油椒盐勾芡调味,淋上半勺醋激发香气。
    蜜色浓汤浇在金黄酥肉上,肉滑汤鲜香气浓郁。
    这道菜盛在高脚荷叶盘里,对应到宴席上也是道正经大菜。
    “我用前尖做了烧酥肉,请各位嬷嬷品尝。平常做此菜都用五花,现在没有五花了,特意全选前尖精肉。”
    杏儿不似乔姐儿那么大嗓门张扬,舌头也是个利落的。
    特意解释了选料,告诉评判人不是不会选,而是材料受限。
    杏儿端着盘子离开,灶房里只剩梨月和翠妞儿,气氛顿时紧张。
    梨月灶里的硬木柴禾还剩最后几寸,她压着心跳告诉自己别慌。
    等火候的时辰,她将青花底海水纹大冰盘备好,将熟食案板擦抹干净。
    就在这时候,翠妞儿锅里的水滚开,她开始抻面了。
    抻面梨月也会,可抻得这般细长,她自问没这个本事。
    平日里她抻面顶多抻上四五扣,就算是细长劲道够了。
    翠妞儿这抻面竟是抻了十二扣,将那面条子抻得龙须般细。
    不愧是针绣房里的手艺,让梨月想起秋盈劈得绣花线,细丝儿一般。
    这手法恍如天外飞仙,细细面条下在滚水里,片刻就烫熟捞上来。
    原来翠妞儿做的是龙骨汤龙须面。
    五碗骨汤龙须面端出去,翠妞儿也算是完成了。
    梨月看了看时辰,其实时间还算早。与前两日相比,今天的人做菜都快,
    独个守着灶火,等着那一根柴烧完,她才将锅盖打开。
    满满蒸汽蓬勃而出,灶房里霎时如同仙境。
    挥散了满满白烟儿,她双手裹着白布,将滚烫的硒鼓子提出来。
    那一锅猪头,已是皮脱肉化,香气扑鼻。
    盛出来凉了片刻,梨月挥着菜刀细细切了薄片。
    切好的猪头肉依原样码在冰盘里,原来的腮肉、猪耳朵、拱嘴也摆回去。
    这一盘香喷喷的猪头肉,拿去祠堂上供都算是极上等的了。
    冰盘旁边放好姜醋料汁,梨月灭了灶火,举手示意完成。
    院里的长条桌上,一溜摆着四道菜。
    梨月等四个人并排站着,只觉身上凉风习习。
    烧蹄子已经尝过,大伙儿正在品尝杏儿的酥肉。
    “色味都很不错,唯一不完美,就是选料不好。”
    说话的是鹤寿堂厨娘张嬷嬷,她年纪比秦嬷嬷都大。
    老人家做菜看重传统,烧酥肉就要用五花,用前尖肉就失了精髓。
    “没有五花肉也可做些旁的菜嘛!”
    杏儿不经意勾嘴角,显然是在腹诽,好在旁人都没说话。
    接下来就是翠妞儿的龙骨汤面,汤白如奶面细如发。
    梨月正又累又饿,看了这碗细面,恨不得来上一碗。
    可是想吃归想吃,她却觉得翠妞儿一定选不上。
    初试比的是烧猪肉,无论如何都要以猪肉为主。
    哪怕做个酱烧龙骨也算扣题,这骨汤面岂不是离题万里?
    “端下去分给大伙儿吧,汤面都挺不错,别放黏了不好吃。”
    半天没开口的秦嬷嬷,直接挥了手,尝都没尝。
    翠妞儿猛然一惊,眼圈就红了。
    “我……我没抢到好肉,这才做了骨头汤……”
    秦嬷嬷见她委屈,慢条斯理摇头教训。
    “你抻面抻的好,可你也要知晓人家想吃什么。明明说了比试烧猪肉,你炖碗面算什么?你说没抢到好肉,可这龙骨肉或烧或酱都是可以的,为何只要煮汤抻面?难道因为你擅长做面,往后全府都跟着你吃面?”
    翠妞儿抿着嘴低头,半晌才低声道:“烧酱肉我不会,只会煮骨头汤。”
    “这骨头汤煮得也不对,你是不会控火候。大火烧开后,就该封小火慢炖。你从头到尾加柴拉风箱,一锅汤烧得只剩五小碗。幸亏是在府里,若在你家里,你娘怕不揍你个败家丫头!”
    锦鑫堂宋婶儿说话诙谐,说的大家都笑了。
    翠妞儿这才噘着嘴不吭声。
    她们正聊得热闹,梨月已经自己动手,捡肥瘦相间带皮的猪头肉,夹在五个小白碟里,姜蒜醋汁也分了碟儿。
    也就在此时,五个评判都起身过来,站在了条桌前。
    “老宋,咱尝尝烧猪头?”秦嬷嬷少见的满脸是笑。
    宋嬷嬷拿筷子戳了两下,试了试皮肉软烂程度,也露出满意神色。
    “若没有金华酒,我是不肯吃这个!”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153/50632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