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回爷爷奶奶家
推荐阅读:父子都选白月光,这婚我离定了、我在NBA混日子、我助关羽永镇山河、不败战神杨辰、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修仙之美女如云、老祖别苟了,宇宙要没了、最强领主:我,天使与亡灵之主、万古第一婿、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围子村是个大村子,住着好几个姓氏的人。
唐如宝外公朱清海的家住在村头,挨着村口。
唐如宝爷爷唐培军的家住在村尾,还是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走到村尾还要爬一个大斜坡才到。
唐培军生有三儿两女,唐如宝的父亲唐建华是老三,还是唐培军夫妇最疼爱的幺仔。
可惜英年早逝。
林文燕和鼓耀芳在生产队时不知道因何事吵过架,自此成了死对头。
朱春兰跟唐建华自小认识,长大后互相喜欢,两个死对头激烈地反对他们处对象。
奈何她们越是反对,两个小年轻越是要在一起,最后朱春兰怀孕,这桩婚事就此成了。
唐如宝还在朱春兰的肚子里时,唐建华就去参军了,本就是死对头的林文燕和彭耀芳又吵了起来。
林文燕不同意唐建华参军,彭耀芳非要唐建华参军。
双方当时吵得可激烈了。
直到现在,她们都还没和好。
别看一个村头一个村尾,从朱清海家走到唐培军家,需要十五分钟。
幸好路的两边竹林成荫,走路过来的时候不觉得晒,就是炎热的天气,让他们都热湿了头发和衣服。
沈琛大包小包的提着,他觉得一个男人带着媳妇女儿出门,就需要包揽所有行李。
唐培军彭耀芳在打周景然时,看到他们牛车放着很多东西,便知道唐如宝和沈琛今天会过来。
他们回到家后,烧好了开水,泡了茶凉着了。
也煮好了红薯糖水了。
电风扇也准备好了。
唐培军和大儿子唐建国还跑到斜门下段等着了。
远远看到唐如宝和沈琛他们时,他们小跑上前,接过了沈琛身上的东西。
有面,有米,有饼干,有果糖,有包装很精致腊肉……东西很多,也很重。
唐培军接过的面,觉得很沉。
他眨了眨眼,看向沈琛的手臂:“……”
这年轻人,力气大,也不累。
他回头看一眼自己的大儿子。
抱着一袋大米,咬紧了牙关,唐培军翻了一个白眼。
“回来就回来,还买这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要钱吗?”唐培军客气地吐槽了一句唐如宝,心里却乐开了花。
孙女婿能花这么多钱买东西,说明他重视孙女。
一些不重视媳妇的男人,回娘家都要抠抠搜搜。
彭耀芳在堂屋听到他们的声音,赶紧走了出来,“化骨龙,你们姑姑回来了。”
“姑姑——”
“姑姑!”
这时,有五个萝卜头从厨房那边的屋角跑出来。
一窝峰冲下斜坡。
唐如宝和陈小敏看到他们小小身子短短的腿,呼地跑下来,吓得目瞪口呆。
“你们跑慢点,别摔跤了。”唐建国就做做样子喊了一声。
孩子们对这条下坡路跑出经验来了,看着跑得很快,感觉他们会刹不住脚步,会摔得很重的跤。
其实他们跑到下面的平地后,就会自己停下来,他们在跑下来的途中,不要去挡他,也不要去抱他就行。
唐如宝见他们呼啸地从身边跑过,跑到下面的平路之后停了下来,都没有摔跤,她呼了一口气。
随后一笑,“我小时候了这样过。”
现在让她这样跑,她肯定会摔跤。
孩子们停下来后,回过身,小跑着追上他们。
好奇地围着唐如宝他们转。
唐建国向唐如宝介绍:“这一高一矮的是你文来哥的,这三个是你章来哥的。”
最大的孩子看去有八岁了,最小的看去也有四岁了
看着孩子们唐如宝便知,两个堂哥相继结婚,相继生娃,大伯母这几年不少伺候两个堂嫂坐月子。
孩子们皮肤黝黑黝黑的,眼睛也黝黑黝黑的,里面闪烁着好奇开心兴奋的光芒。
唐如宝微笑地看着他们,“回去姑姑给你们发果糖和饼干吃。”
五个萝卜头开心地拍着手掌,一口一个“姑姑”地叫着。
上了斜坡,就是到唐培军的家了。
一个大院子,包围着三座泥砖屋。
彭耀芳过来接东西,“茶凉好了,进屋喝茶。”
唐如宝的大伯母二伯母此时挑柴回来了,见唐如宝他们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脸上全是笑。
她们把柴放下后,彭耀芳让她们进厨房准备午饭。
“杀只鸡和鸭,煎多几个鸡蛋。”彭耀芳道。
虽然政策已经放松,但他们还是很缺粮食。
养的鸡鸭不过年是舍不得杀的。
唐如宝回来,就杀鸡杀鸭,两个伯母嘴馋地咽了咽口水,开开心心地去忙活了。
唐如宝要是不是回来,家里养着的那两只鸡鸭,都是要留到过年才杀的,今天能吃肉,全托唐如宝的福。
彭耀芳把唐如宝带回来的东西放好后,拿果糖出来,分给一群孩子,打发孩子出去玩去了。
她和唐培军唐建国在堂屋陪唐如宝他们说话。
彭耀芳问唐如宝,“抓卖国贼是怎么回事?”
“就是无意中听到卖国贼的话……”唐如宝简单地说了一下。
彭耀芳听了,心里有怀疑,卖国贼行事会这么不小心,说话会被人无意中听到?
但她也没有追问到底。
抓不抓卖国贼,当不当英雄,对于她这样的老人家来说不重要,只要儿孙们能平安无灾地活到老就是了。
彭耀芳也没有问唐如宝怎么离开家这么久没有给他们写信,也没有回来看他们。
她猜测唐如宝应该是去了营区没多久,父亲牺牲,伤心难过,然后又嫁人,还嫁了一个混蛋,生活不如意,就不跟家里人联系。
现在脱离了周景然的魔爪才能回来。
“阿琛,你是哪个部队工作的?”唐培军看着沈琛问道。
他们已经知道沈琛是北市人了,但他们听唐如宝跟周景然说话时,提到西浮和南宁。
唐培军搞不清楚沈琛现在在哪个营区上班。
沈琛轻笑,“我在南宁际洲研究基地上班。”
唐培军闻言,微微挑眉,“研究基地?不是部队啊?”
陈小敏看唐培军挑眉,以为唐培军更喜欢部队的人。
她赶紧解释:“我小舅在部队时就已经混到团长级别了,他是对研究方面有极高的天赋,才申请转业的,不过他在研究院也是头儿,带着一个很厉害的团队,人人都叫他队长。”
唐培军对研究基地不熟悉,但是因为有个儿子当兵的,他对部队里面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级别还是稍为熟悉的。
团长级别已经是很高的级别了,再往上升一升,就是德高望重的人了。
这个时候申请转业,那这个小子应该是很喜欢研究基地那份工作。
“研究基地都研究些什么的?”唐建国好奇地问。
“我小舅工作性质特殊,研究什么都是保密的,不能对外透露半句。”陈小敏替沈琛回答。
唐培军和唐建国回味过来,聊工作是敏感的话题,他们转移了话题。
唐培军问唐如宝,“有喜几个月了?这次回来是生了孩子再回去吧?”
唐如宝外公朱清海的家住在村头,挨着村口。
唐如宝爷爷唐培军的家住在村尾,还是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走到村尾还要爬一个大斜坡才到。
唐培军生有三儿两女,唐如宝的父亲唐建华是老三,还是唐培军夫妇最疼爱的幺仔。
可惜英年早逝。
林文燕和鼓耀芳在生产队时不知道因何事吵过架,自此成了死对头。
朱春兰跟唐建华自小认识,长大后互相喜欢,两个死对头激烈地反对他们处对象。
奈何她们越是反对,两个小年轻越是要在一起,最后朱春兰怀孕,这桩婚事就此成了。
唐如宝还在朱春兰的肚子里时,唐建华就去参军了,本就是死对头的林文燕和彭耀芳又吵了起来。
林文燕不同意唐建华参军,彭耀芳非要唐建华参军。
双方当时吵得可激烈了。
直到现在,她们都还没和好。
别看一个村头一个村尾,从朱清海家走到唐培军家,需要十五分钟。
幸好路的两边竹林成荫,走路过来的时候不觉得晒,就是炎热的天气,让他们都热湿了头发和衣服。
沈琛大包小包的提着,他觉得一个男人带着媳妇女儿出门,就需要包揽所有行李。
唐培军彭耀芳在打周景然时,看到他们牛车放着很多东西,便知道唐如宝和沈琛今天会过来。
他们回到家后,烧好了开水,泡了茶凉着了。
也煮好了红薯糖水了。
电风扇也准备好了。
唐培军和大儿子唐建国还跑到斜门下段等着了。
远远看到唐如宝和沈琛他们时,他们小跑上前,接过了沈琛身上的东西。
有面,有米,有饼干,有果糖,有包装很精致腊肉……东西很多,也很重。
唐培军接过的面,觉得很沉。
他眨了眨眼,看向沈琛的手臂:“……”
这年轻人,力气大,也不累。
他回头看一眼自己的大儿子。
抱着一袋大米,咬紧了牙关,唐培军翻了一个白眼。
“回来就回来,还买这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要钱吗?”唐培军客气地吐槽了一句唐如宝,心里却乐开了花。
孙女婿能花这么多钱买东西,说明他重视孙女。
一些不重视媳妇的男人,回娘家都要抠抠搜搜。
彭耀芳在堂屋听到他们的声音,赶紧走了出来,“化骨龙,你们姑姑回来了。”
“姑姑——”
“姑姑!”
这时,有五个萝卜头从厨房那边的屋角跑出来。
一窝峰冲下斜坡。
唐如宝和陈小敏看到他们小小身子短短的腿,呼地跑下来,吓得目瞪口呆。
“你们跑慢点,别摔跤了。”唐建国就做做样子喊了一声。
孩子们对这条下坡路跑出经验来了,看着跑得很快,感觉他们会刹不住脚步,会摔得很重的跤。
其实他们跑到下面的平地后,就会自己停下来,他们在跑下来的途中,不要去挡他,也不要去抱他就行。
唐如宝见他们呼啸地从身边跑过,跑到下面的平路之后停了下来,都没有摔跤,她呼了一口气。
随后一笑,“我小时候了这样过。”
现在让她这样跑,她肯定会摔跤。
孩子们停下来后,回过身,小跑着追上他们。
好奇地围着唐如宝他们转。
唐建国向唐如宝介绍:“这一高一矮的是你文来哥的,这三个是你章来哥的。”
最大的孩子看去有八岁了,最小的看去也有四岁了
看着孩子们唐如宝便知,两个堂哥相继结婚,相继生娃,大伯母这几年不少伺候两个堂嫂坐月子。
孩子们皮肤黝黑黝黑的,眼睛也黝黑黝黑的,里面闪烁着好奇开心兴奋的光芒。
唐如宝微笑地看着他们,“回去姑姑给你们发果糖和饼干吃。”
五个萝卜头开心地拍着手掌,一口一个“姑姑”地叫着。
上了斜坡,就是到唐培军的家了。
一个大院子,包围着三座泥砖屋。
彭耀芳过来接东西,“茶凉好了,进屋喝茶。”
唐如宝的大伯母二伯母此时挑柴回来了,见唐如宝他们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脸上全是笑。
她们把柴放下后,彭耀芳让她们进厨房准备午饭。
“杀只鸡和鸭,煎多几个鸡蛋。”彭耀芳道。
虽然政策已经放松,但他们还是很缺粮食。
养的鸡鸭不过年是舍不得杀的。
唐如宝回来,就杀鸡杀鸭,两个伯母嘴馋地咽了咽口水,开开心心地去忙活了。
唐如宝要是不是回来,家里养着的那两只鸡鸭,都是要留到过年才杀的,今天能吃肉,全托唐如宝的福。
彭耀芳把唐如宝带回来的东西放好后,拿果糖出来,分给一群孩子,打发孩子出去玩去了。
她和唐培军唐建国在堂屋陪唐如宝他们说话。
彭耀芳问唐如宝,“抓卖国贼是怎么回事?”
“就是无意中听到卖国贼的话……”唐如宝简单地说了一下。
彭耀芳听了,心里有怀疑,卖国贼行事会这么不小心,说话会被人无意中听到?
但她也没有追问到底。
抓不抓卖国贼,当不当英雄,对于她这样的老人家来说不重要,只要儿孙们能平安无灾地活到老就是了。
彭耀芳也没有问唐如宝怎么离开家这么久没有给他们写信,也没有回来看他们。
她猜测唐如宝应该是去了营区没多久,父亲牺牲,伤心难过,然后又嫁人,还嫁了一个混蛋,生活不如意,就不跟家里人联系。
现在脱离了周景然的魔爪才能回来。
“阿琛,你是哪个部队工作的?”唐培军看着沈琛问道。
他们已经知道沈琛是北市人了,但他们听唐如宝跟周景然说话时,提到西浮和南宁。
唐培军搞不清楚沈琛现在在哪个营区上班。
沈琛轻笑,“我在南宁际洲研究基地上班。”
唐培军闻言,微微挑眉,“研究基地?不是部队啊?”
陈小敏看唐培军挑眉,以为唐培军更喜欢部队的人。
她赶紧解释:“我小舅在部队时就已经混到团长级别了,他是对研究方面有极高的天赋,才申请转业的,不过他在研究院也是头儿,带着一个很厉害的团队,人人都叫他队长。”
唐培军对研究基地不熟悉,但是因为有个儿子当兵的,他对部队里面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级别还是稍为熟悉的。
团长级别已经是很高的级别了,再往上升一升,就是德高望重的人了。
这个时候申请转业,那这个小子应该是很喜欢研究基地那份工作。
“研究基地都研究些什么的?”唐建国好奇地问。
“我小舅工作性质特殊,研究什么都是保密的,不能对外透露半句。”陈小敏替沈琛回答。
唐培军和唐建国回味过来,聊工作是敏感的话题,他们转移了话题。
唐培军问唐如宝,“有喜几个月了?这次回来是生了孩子再回去吧?”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147/50617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