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花钱保平安

推荐阅读:末世觉醒王之能力,坐拥无数美女闪婚霸总:身份曝光后震惊全球全民:浮空岛求生,我能看见提示欺耳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杀敌涨修为,入伍参军的我黄袍加身女市长的男大秘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酌娇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

    第二天,陈光良便接到总司令的请帖,参加一场便宴。
    对于这个人,陈光良自然很熟悉,很坦然的去参加宴会。抵达时,才发现参加宴会的还有穆藕初。
    穆藕初是老一辈的实业家、纺织家、慈善家,现在也开始从政。
    三人坐下后,有人上简单的饮食,并没有铺张浪费。
    总司令一开口便说道:“陈先生,我们盼望你很久了。我知道,你为了抗日救国,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在后方开设制糖厂、酒精厂、纺织厂、食品厂,我更是听说,你一直资助汤飞凡教授,发明了青霉素,为我们国家争取到不少医药援助。这次,更是断然来后方为国效劳,你的精神实在可嘉,令人敬佩!今晚,我只请你和穆藕初老先生两个人吃便饭。穆老可以作证,你来后方做实业,要原材料有原材料,要人给你人,要政策给你政策!”
    一席话,将陈光良听得有些飘飘然,幸亏他很快在内心冷静下来。
    “总司令,我这次来后方,除了让现有的工厂继续马不停歇的开工,为抗战提供资源外;还已经向美国订购120辆卡车,准备从仰光交货,然后用于让滇缅路的交通更加顺畅。”
    “这是好事啊,这样,我给你一道手谕,让你的车队畅通无阻。”
    这个手谕,估计不是很管用,但有总归没有的好。而且陈光良准备抽空去云南一趟,拜访那边的云南王,争取得到军阀的支持。
    不过,他还真不是为了赚钱。
    “多谢总司令的支持!另外,我还有个想法,就是将我在后方、租界、香港的工厂,接下来所有的利润,组建一个慈善信托公司,用于抗战和救济,直到抗战结束。想请总司令为这个慈善机构,取个名字!”
    在飞机上,陈光良就有了这个想法。
    这几年,他凭借在租界的‘投机’,赚取了一两千万美金,抗战后的商业资本已经足够了。
    而目前的所有企业赚取的利润虽然依旧很高,但对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如今距离抗战结束还有五年时间,这些利润就拿来做慈善吧!
    总司令和穆藕初都震惊起来,别的不说,他们可是知道陈光良在后方的三家工厂,那就是妥妥的赚钱利器。说实话,国民政府实际很眼红制糖厂、酒精厂,只不过不好直接巧取豪夺而已。
    “此话当真,我可是听说你的工厂,都是后方一流的工厂。”
    “绝非儿戏,这个慈善信托公司,我也会请政府人士、社会德高望重的人参与监督。”
    总司令感叹的说道:“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巨大好,我知道你还没有字,不如我一道给你取个,字‘宁安’,慈善信托也叫做宁安基金会。”
    “多谢总司令赐字、名,我一定将宁安基金会发展成对社会、对国家有帮助的慈善组织。”
    “好好”
    当晚,总司令也是很高兴,拿出纸和笔,还为宁安基金会题了字。
    陈光良也乐得轻松,这些年他赚了不少‘投机的钱’,这些钱实际上都是沪市投机者的钱,他洗劫这些投机者,自然心安理得。
    但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后方的工厂赚的钱,他也不想再守着了,干脆都去做慈善。当然,香港和租界的工厂,也还有一年时间的利润,可以用作慈善。
    陈光良和总司令的会面消息,很快在重庆的金融界和工商界传播开来,虽然不能说抬高他的声誉和地位(因为抗战前,陈光良已经就是商人之首),但也是有种‘王者归来’的舆论风。
    而且,大家都知道,陈光良的三家工厂,在后方赚得很多,属于印钞机级别。
    所以在商界,议论纷纷。
    虞洽卿:“这个家伙,听说在沪市投机赚了不少钱,看样子是赚够了!”
    杜月笙:“真是商界真正的大亨”
    刘鸿生:“我远不如他!如今我办工厂最缺的是钱,而他最不缺的便是钱。”
    伴随着商界朋友的议论纷纷,陈光良已经开始组织‘宁安基金会’,虽然这些工厂都是平安银行的旗下,但平安银行实际上就是陈光良的‘私人银行’,几个股东也只是做做样子。
    陈光良占股92.5%,严智多占股5%,剩下的人占股2.5%。这几年,几名股东以借款的命运,实际上已经拿到十倍以上的回报,当然平安银行也将这些借款当做‘呆账’逐步抹掉。
    所以,陈光良将这些工厂的利润,接下来全部汇聚在‘宁安基金会’,根本不会有什么阻力。
    不过他已经让叶熙明他们兑换今年的利润,换成120万美金,再加上进口120辆卡车(30万美金);所以今年剩下的两个月利润,自然不会再打到基金会。
    但基金会要马上成立自然需要一部分资金,所以陈光良决定动用——平安银行当初出售重庆商业物业的500万法币兑换的黄金的一部分。
    这部份资金是价值100万美金的黄金,不过陈光良只需要拿出一部分,也就是30万美金的黄金,正好对应剩下两个月的利润——400万法币(只多不少)。
    “良哥”
    “爸爸”
    在重庆的机场,陈光良脸上高兴的迎接小跑而来的严人美母子,严人美也激动的扑到陈光良怀里,让四周的人侧目。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两人相拥,最近紧张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
    主要是,陈光良一直将飞机视为‘洪水猛兽’,严人美受此影响,也对飞机保持着畏惧。
    随即,严人美脸上微微红润的分开,这是她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做出如此‘出格’的行为。
    “飞机除了颠簸一些,并没有遇到其他的危险,而且是真的方便多了。”
    “嗯,可能是我一向的思维固化,认为飞机是不安全的交通方式。”
    “你也是为了安全考虑嘛,更何况在天空,脚不踏地的感受确实有些糟糕。”
    两人聊了几句,陈光良才摸摸长子陈文杰的小脑袋。
    “好小子,这次有没有拿出男子汉的担当?”
    陈文杰今年已经七岁多,颇有些‘小大人’的成熟,他说道:“我们害怕,爸爸!”
    严人美在一旁,补充道:“文杰倒是不怕,还总是照顾我的地方。”
    陈光良高兴的将长子抱起来,随后朝着车队走去。
    因为已经是天子脚下,陈光良现在是秉持‘节约用车’的概念,也就两辆车,自己家一辆,佣人和保镖一辆,一点不浪费。
    到了南山的别墅后,严人美第一时间抱起两个小儿子,眼睛也有些红润。亲朋好友都羡慕她,说她生下三个儿子,而她也将三个孩子视为自己的生命,对是哪个孩子的教育很重视。
    “好,我们一家五口总算平安抵达重庆,这次我们能平安生活个四五年时间,直到战争结束。今天,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嗯,值得庆祝”
    随后,佣人们开始准备,此次来沪,四个女佣都是沪市带去香港,又带来重庆的,实际上这些女佣有家人,不过她们跟着陈家,而在沪市的家人也有陈家的照顾(监视),生活无忧。
    严人美洗漱下楼后,陈光良笑着迎上去,牵着她的手,说道:“仁美,你真漂亮!”
    现代人的相处方式,让严人美感觉到很浪漫,也有一丝害羞,说道:“谢谢良哥的夸奖”
    两人的相处,并没有因为结婚八年多,而产生厌烦,反而一直感情极好。
    儿子们已经见怪不怪。
    随后,一家人开始享用午餐。
    “仁美,这次来重庆,你可能不会闲下来,我已经将内地工厂的所有接下来的利润,捐了出去,即成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蒋夫人已经答应做这个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你就来做个理事长,专门负责我们陈家的慈善事业。”
    蒋夫人听闻是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自己也能出出风头,自然欣然答应担任‘名誉理事长’,没有具体的工作,但有权监督这个慈善基金会,是否真的有在做慈善。
    严人美一听,说道:“我当然想做这样的事情,只是这里面的工作很庞大,我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
    “放心,我还担任常任理事,另外一个常任理事是郭德明,平常主要由他负责具体的工作。”
    郭德明留学回来后,一直担任陈光良的‘秘书长’,如今担任这个工作,自然再适合不过。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自始至终,严人美没有丝毫不舍,她知道陈光良内心的想法,也十分支持。
    ‘宁安基金会’的成立速度很快,第一笔资金400多万法币的黄金,也第一时间准备好。
    而在成立的这一天,‘宁安基金会’准备一场慈善晚宴,邀请重庆的名人前来参加,总司令虽然没有来,但却委派了蒋夫人,孔祥熙则带着夫人参加,另外还有交通部总长张公权及夫人,交通部次长卢作孚及夫人,虞洽卿等。
    大会上,陈光良介绍了‘宁安基金会’的相关信息。
    “宁安基金会成立的启动资金,是价值400万法币的黄金。从明年1月1日开始,包括内江‘新安榨糖厂’、资中‘新安酒精厂’、重庆‘新丰纺织厂’、重庆维他奶工厂、沪市‘新丰纺织一、二厂’、沪市维他奶工厂、香港‘新丰纺织厂’这八家工厂的盈利,全部注入宁安基金会.我相信,在国民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抗战胜利,一定可以成为世界上的大国(虚情假意),而我所做的,只是我该做的,谢谢大家!”
    众人掌声送上。
    今天来的宾客,大概有四百多人,都是城中的名流。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看到蒋夫人来了,自然也就带着夫人应邀而来。
    随后,蒋夫人代表官方发表了讲话,大概意思是非常支持这样的爱国爱民的行为,同时也表扬了陈光良对后方工业的贡献云云。
    接下来,有‘慈善环节’,那就是由蒋夫人、孔夫人、陈夫人等拿出一件东西,作为慈善拍卖。
    此环节提前和蒋夫人、孔夫人等沟通过,属于自愿参加。
    两人也是欣然拿出一件首饰,进行拍卖,所得善款用于帮助‘军属’,同时由《东方日报》进行登报。
    蒋夫人、孔夫人的手势,本身也有一定的价值,更是由于她们的丈夫关系,价格被炒得很高,两人的内心都十分的满足,脸上一直带着笑意。
    严人美则拿出一串宝石项链,因为真的很好看和值钱,也被炒得很高,但价格却略低于蒋夫人和孔夫人的首饰。
    在场的都是人精!
    总之,当晚的慈善宴会举行的相当的成功,第二天《东方日报》大肆宣扬此事。
    此时的《东方日报》,已经由国民政府D支部入驻,股权也有四成事官股,当然陈光良并不在意。
    第二天,卢作孚找到陈光良。
    “陈先生,你投资的100万航运产业,这些年赚了不少,正好你这次来重庆,150万的利润正好交给你,如果你想经营,这批船也可以交给你经营!”
    陈光良当年投资的100万法币,那时候可是实打实的,卢作孚购入了足足六艘船,其中两艘船更是长江中上游的‘大型客货船’。
    “回报率很高,看来卢次长不亏是长江中上游的船王,经营航运的本领让人佩服。”
    事实上,卢作孚的民生公司,经营的事业远不止航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产业,包括实业工厂、陆地交通、金融等等,他在刘湘时代,已经就是川蜀的‘建设厅厅长’,如今更是民国交通次长。
    卢作孚笑道:“这算什么高回报,不过法币贬值了不少,我都有些惭愧。事实上,你这批航运资产,当初在宜昌大撤退时,可是立下很大的功劳,这些才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当然,六艘船也有两艘船被炸毁,好在最大的两艘保下来了。”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能有贡献就行,利润实际上无所谓。不过这150万的利润,我拿100万注入宁安基金会。剩下的50万,卢先生能不能替我购买一艘船,这艘船主要是做游轮,游览长江两岸风景的船。至于那些航运资产,民生公司继续经营便是,我没有兴趣经营长江的航运。”
    “陈先生想要多大的船?”
    “有个三十米以上,200马力、百吨以上,最为适合。船作为游轮,继续由民生公司经营,主要是不定期的开辟长江两岸风景线路,类似外国的旅游游轮。”
    卢作孚问道:“不是做你的私人游轮?”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这岂不是让人唾骂,我的想法是,经营这样的游轮,不仅可以带来利润,将资金继续做慈善,也可以从富人手里赚钱,让资金流动起来;另外一方面,也让人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卢作孚一听,顿时很心动的说道:“这个想法很好,那我去让民生公司准备准备。”
    “好好”
    卢作孚看得出来,陈光良真的是一个视金钱为粪土的人,当年投资的100万法币,一直没有提要分红,期间他也有联络到陈光良,说是要分红,也被陈光良拒绝。
    事实上,凭借这批船,民生公司不知道扩大了多少规模——因为六艘船产生的利润,民生公司又拿去购买新船,当初留在长江里的外国船,不少都被民生公司以便宜的价格买下。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119/50568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