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 章 分班了

推荐阅读: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不复合,不原谅!裴先生净身出户被逼入赘,我种田崛起横扫天下惨死重生后,冰山老公变疯批了万古之王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不败战神杨辰太上武神诀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哈哈哈,大明

    余员外开心的像是过年了一样。
    他觉得这些年求神拜佛行善积德做善事是有用的。
    在最不中用的年纪完成了人生大事。
    儿子还这么好,诰命夫人都喜欢。
    老余家后继有人了。
    如此一来,他也就有胆子回老家西安府了。
    带着余令光明正大的走回去,然后对着所有人说这就是老余家的孩子。
    自己的婆姨亲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
    那时候,谁还敢小看自己,谁还敢说自己是个绝户。
    这些年余员外都没回西安府。
    不是不能回,腿长在自己身上,路就在脚下,去衙门办一下路引,谁还能绑住自己的腿?
    可余员外不敢回。
    前些年回去一次,那时候还没有闷闷。
    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寒暄过后往那里一坐就开始问有没有儿子,儿子多大。
    村子的人虽然不多,但每人都来一句,外加指指点点。
    那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
    这群人村子里的狗都怕,余员外自然也是怕。
    再加上只生了一个女儿,那就更怕了。
    数年没回,那一次回去得知村子里竟然有人谣传自己战死在沙场了。
    还有人说自己屯田的时候累死了。
    还有人说自己当逃兵了。
    其实余员外担心的不是这些。
    他知道家族的几个兄弟看上他的那块地,只要自己无子过继,那地迟早是他们的。
    前些年回去的时候地都已经少了一大半。
    如今再回去,怕是已经被瓜分殆尽了吧。
    虽说几亩地不算什么。
    但族里人连告知一下都没告知,自己都回去了连解释都懒得解释。
    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实在让人寒心。
    现在余令改口了。
    余员外自己就算不在乎那几亩地,也要争一下。
    不光把地争回来,过去的这些年种自己的地总得给个几斤粮食吧。
    余员外一夜没睡,他觉得他浑身都充满的干劲,他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他盘算着回家的计划。
    他一直盘算到天亮,然后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的天一亮余令就起来了。
    先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并未因去见了秦良玉后就觉得自己不一般了。
    自己只是去陪马祥麟玩的。
    王秀才依旧是先前那个样子,只不过黑眼圈越来越重了。
    闻着他身上淡淡的胭脂香气,不用想就知道他干嘛去了。
    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写完作业余令就去了铺子,盘腿坐在角落,拿着根木棍当笔。
    开始回味王秀才今日教的练字技巧。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一股别样的味道传来。
    余令抬起头一看,头上扎着金钱鼠尾的女真人又来了。
    这一次是来了四个人,三个人两个背着巨弓。
    箭壶里粗箭杆,重箭头,整体形状像缩小版的长矛一样。
    这是余令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长弓。
    不得不说这弓是真的大。
    望着那跟闷闷手指粗细的弓弦,就知道能拉开这弓的人得多凶悍。
    “店家,我又来了,前日看中的那匹布我们要了。
    不过我们没有你们汉人的钱,用这个你看合适么?”
    说罢,领头的那个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子。
    大伙计宋本接了过去,打开一看,是整整的一袋子盐。
    看着这袋子盐的成色,宋本断定这东西定然出自宫内。
    京城私盐虽然也不错,但没有宫内出来的干净。
    因为私盐便宜,但会夹杂一些杂物,好增重,获得更高利润。
    掌柜张有为掂量了一下盐袋子,顺手推了回去,笑道:
    “客人,实在不好意思,这盐换不到一匹布!”
    掌柜张有为没有胡说。
    洪武年间每斤官盐定价是不能超过三文。
    虽说如今高达三十文钱一斤,足足上升了十倍。
    但这一袋子盐最多也就三斤,价值不到百文钱。
    价值百钱的东西换不到价值三两银子的蜀锦。
    领头的那人闻言一愣,不开心道:
    “这可是你们皇帝赏赐的,怎么就换不到一匹布呢,店家莫不是在诓我?”
    掌柜张有为闻言笑道:
    “客人哪里话,京城这么大,又不是我这一家卖布的,客人觉得不对,可以去别家看看。”
    其实别家他们三人已经看了,也对比了。
    对比来,对比去,也就这家铺子的布便宜些,不然今日也不会来了。
    因为,他们头一次来时看到了秦良玉也在这里买的布匹。
    所以,他们认为这间铺子的布一定很不错。
    领头的人觉得这店家嘴皮子挺厉害。
    三个人用女真语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然后领头这人掏出一锭金子。
    余令望着那坨冶炼质量不咋地的金子,喃喃道:
    “好家伙,这是要把我们的这铺子买下来么?”
    领头那人听到了余令的话,扭头望着余令。
    一见是一个小娃,不由得一愣,然后冲着余令笑道:
    “你这娃是谁?”
    掌柜张有为赶紧道:“客人,这是我们的少东家!”
    “哦,明白也就是当家的!”
    这人听闻了这句话后也就不再搭理掌柜张有为。
    直接半蹲在余令面前,盯着余令的眼睛道:
    “这小娃,你告诉我,我给盐巴你说少了,我给金子你说又太贵重了,现在你说说让我们怎么办?”
    余令一点都不怕眼前那双故作凶狠的眼睛,笑道:
    “客人可去找专门换金子的地方,把金子给换成银子,再来!”
    “那我岂不是再跑一趟?”
    “哪敢呢,客人你告诉我你住在何处,换了银钱之后你直接回去,我跑一趟,我给你送过去!”
    “就不怕我不要了?”
    “不要我就再抱回来,我也不损失什么!”
    汉子直起了身子,笑道:
    “好,我叫哈达那拉·河,住在烟花胡同木材商聚集的那个巷子里,去了就能找到我!”
    “好!”
    哈达那拉·河对这个安排很满意。
    都说汉人会做生意,这么小的孩子都有这般的口才。
    难怪可汗说要向汉人学习。
    望着这三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余令赶紧道:
    “客人你的盐!”
    “见你嘴皮子会说,赏赐你了!”
    余令闻言一愣,这女真人倒是有点意思。
    看来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盐很便宜,很明显就是故意的。
    “拿走吧,我有手有脚,不需要你们的赏赐!”
    “那就当做你的跑腿费吧!”
    哈达那拉·河闻言笑了笑,并不想和一个孩子去争论些什么,大步离开。
    他来大明是来上贡的,不是来惹事的。
    等把需要的货物准备好他就会离开。
    他这次来买蜀锦也是为了回去送给“古英巴图鲁”代善的。
    在乌碣岩之战中他大破乌拉部,是族里的英雄。
    魏十三见女真人走了,铺子还白得一袋子盐咧着嘴笑了。
    而余令又坐了回去,低头默默的筹划着,他要给狗爷一个惊喜。
    烟花胡同很大,是京城最大的烟花之地。
    烟花胡同只是百姓对它的称呼,其实它的名字叫做勾栏胡同。
    勾栏之地这个制度其实是太祖朱元璋所设。
    他当时在金陵设立富春院,收税来充盈国库。
    大明迁都京城以后也划分了一个勾栏胡同。
    朱棣上位以后,杀了一大批反抗他的臣子。
    女的打入勾栏为官妓,男的则为官奴;并且世代相传,永为贱民。
    所以……
    所以,现在的这里可美了。
    这里虽然比不了文人雅士口中的秦淮河。
    但也自有秦淮河比不到的趣味性。
    胡同里的勾栏以“书寓”“书馆”存在。
    用余令的话来说就是私人会所。
    小点的是两合小院,大点的就是三合四合大院。
    屋舍分好几层,下层有茶园,书馆,最上层会有一个彩色栏杆。
    那些好看的娘子就会手扶栏杆朝着你招手,跳着若隐若现还攒劲的舞蹈。
    如果你要哪个啥也不用怕,小院里有很多单间。
    很私密。
    四合大院里还会有梨园,养瘦马的老婆子就藏在其中。
    余令看了很多次,也想了很多次,始终搞不明白她们是怎么操作的。
    在这里有钱有有钱人的活法,只要你有钱你在里面做什么都可以。
    如果没有钱也不是不能去。
    听听曲,喝喝茶还是可以的。
    当然啊,“清吟”与“茶室”花费并不贵。
    里面的姑娘号称“卖嘴不卖身”,也是来到了这里,余令才知道何谓吃花酒。
    (ps:《宸垣识略》,虽然是清朝的书,但这种事古往今来几乎没怎么变过,吊儿郎当这个词就是出自八大胡同,但含义已经变了。)
    狗爷最爱的就是喝茶听曲,最爱的就是去茶室。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他就会出来,只要有钱他每月都去。
    所以,他的钱几乎都是花在这个上面。
    当余令看到女真人腰间挂着的那个玉牌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主意。
    他要把腰牌搞到手,偷偷的塞到狗爷那里。
    哪怕这是很明显的栽赃嫁祸,但只要不被人发现是自己做的,那也不用担心什么。
    现在余令苦恼的是怎么不被人发现自己是参与其中的。
    然后让女真人也乱起来。
    别看今后女真人会八旗议政,然后朝着大明杀来。
    但现在的女真人还没有胆子对大明露出獠牙。
    朝廷这边对女真也是很优待。
    因为他们会上贡,所以这次来的是女真的使者。
    只要坐实了令牌是狗爷偷的。
    他必死。
    余令在细细地谋算,谋算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栽赃给狗爷。
    不能让锦衣卫,又或是东西两厂知道这件事是自己干的。
    余令心思有点乱,这既要又要实在有点难。
    此刻宫城里面的小老虎的心思也有点乱。
    如今身上的伤虽然没有好利索,但行动已经无碍了。
    已经可以忙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
    就在今日,他进宫了。
    这是他第一次进皇宫,望着远处那高大的宫殿,小老虎很想跑出去告诉余令,它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比在外面看的要好看多了。
    可惜他的喜悦无从分享,无论是他身前的人还是身后的人,心情都很紧张忐忑。
    因为今日要“分班”。
    也就是今后每个人都会跟着一个人,去做上头安排下来的任务。
    宫城是皇家禁地,是大明处理政事的终端。
    这里有成千上万间屋舍,嫔妃、官员、宫女、内侍,还有数不清的护卫。
    如果没有规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这么多人,宫城岂不是乱套了。
    所以,等级是极其的森严。
    像小老虎这样入宫的新人自然需要有一个老人带着。
    学习礼仪,学习宫里的制度,然后负责你该负责的区域。
    就跟宫外的徭役一样,责任到人。
    所以,行话管这个叫做“分班”,其实也叫班祔。
    跟着小老虎一起入宫的人不少,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几岁。
    二十多岁的几乎少有,因为年纪越大,越不容易调教。
    在等待中,队伍的人数慢慢的减少,小老虎的心越来越忐忑。
    他不知道他今后会跟着谁,更希望碰到一个良善的。
    李进忠进宫这么久了,却还是一个养马的,那日子不知道得熬到什么时候。
    “王承恩!”
    小老虎听到在喊自己的名字,深吸了一口气,快步走上前:“小的在!”
    “今后你就跟着咱家了!”
    “是!”
    这人见王承恩干净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
    “记着,咱家叫曹化淳,走着,我带你去认认路,记着了,今后有人欺负你就报我的名字!”
    代入一下,方便代入一下。
    “是,记着了!”
    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曹化淳带着小老虎离开了。
    他们既羡慕曹化淳,又羡慕小老虎,只要不出错,小老虎今后定会站在所有人的头上。
    因为,曹化淳曹公公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身边的贴心人。
    按照司礼监的规矩,曹化淳十有八九就是下一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ps:王安是由太监陈矩推荐,宫里的这一套也讲究传承。)
    小老虎望着慢慢关上的大门,低着头喃喃道:
    “谭百户,赖皮狗,你们两个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小爷要开始爬台阶了!”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7/7070/50358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