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多劳多得
推荐阅读: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我的拼夕夕连接物价膨胀世界、聚宝仙盆、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从勾栏听曲开始获得亿万不良人、混沌圣体,开局被仙子强迫双修、负鼎、死神塔、万仙来朝、君临万界,从开局无上帝境开始、
沈青青作为翻译员,结束任务以后,得到了一笔津贴。
五十元。
算得上丰厚。
这个月的工资,学校会如数发放,加起来她总收入已经超过一百。
如果再接点翻译的工作,收入会更高,要不了多久,就能把欠债还清。
她现在没有家庭、恋情需要维系,做完本职工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副业很合适。
跟周家关系尴尬,沈青青没打算和原来的出版社合作。
好在京市足够大,文化传媒单位不止那一家,换个地方,她也能找到活。
心里有了主意,沈青青想着,抽个时间就去找相关负责人谈合作。
目前最要紧的,还是把课程补上来。
虽然学校安排了老师代课,但每个人教学方式不一样,这段时间学生学得如何,还得检验一下。
沈青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最应该做好的是什么事。
她虽然着急还钱,但不会本末倒置,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沈青青年纪不大,但教学很有一套,而且还很认真负责。
不仅学生喜欢听她的课。
期中检测结果,也是她带的班级最好。
入职第一年,沈青青就得到了学校的重视。
知道她单身,没有房子,领导向沈青青透露了口风,等她工作满一年,会自动帮她排队,进入分房流程。
如果一切顺利,过个两三年她就能分配到房子。
这是大事。
沈青青本来也想找机会,问清楚申请房子的流程。
现在领导给了她定心丸,沈青青是真高兴。
有自己的房子,和住宿舍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归属感!
沈青青在京大任职,工作能力强,她还没采取行动,急需翻译人才的单位就自己找上门了。
是京市最大的报社,需要翻译员翻译国外的科技进展。
涉及到计算机、航天等领域。
想轻松一点的话,还能写与外国电影相关的影评,书籍评论等等。
只要足够专业,可以干的活很多。
至于报酬,那就是多劳多得。
“沈老师,您的实力大家都清楚,如果能与您达成合作,这是我们的荣幸。”
沈青青思索片刻,“紧急任务,我可能没办法接。”
来和她沟通的报社负责人表示理解,“沈老师放心,我们会配合您的时间。”
这么一来,沈青青就没后顾之忧了,聊清楚细节,事情便定了下来。
以她的能力,每个月赚两三百不成问题。
这么一想,压在沈青青心上的石头挪了些许。
欠钱的滋味,是真不好受!
沈青青现在手里有了一点小钱,等工资发下来,打算一次性给江致勋汇一百。
可除了他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别的信息她都不清楚。
最后,还是只能送回大院。
江母很久没见沈青青,看到她就忍不住唠叨,“你和致勋工作忙,他不休假,你也不回家,家里冷冷清清的,一点人气也没有。”
沈青青前阵子是真的很忙,实在抽不出空回大院。
“致勋哥出任务还没回来?”
江母摇头,“一点消息都没有,我又不能多问,前阵子你是不是见到他了,他怎么样?”
沈青青含糊不清地说:“挺好的,开会的时候他还被领导表扬了。”
江母嘴角弯了弯,“臭小子,也就只有工作,不需要我们替他操心。”
说着,脸上出现了担心的表情。
虽然相信自己儿子的实力,但每次他出任务,江母还是提心吊胆。
总是害怕他会受伤。
江致勋是优秀飞行员,是江母的骄傲。
但作为母亲,她更想孩子平安健康。
沈青青安慰,“致勋哥不是新人,他都当兵多少年了,肯定能圆满完成任务,然后回来见您。”
一个人在的时候,江母就喜欢胡思乱想。
这会儿有沈青青陪着,情绪好转了很多。
“不说他了,说了也没用。”
作为军人,他要为人民服务,也要服从组织的安排。
再担心他,除了在家里等消息,也没有别的办法。
沈青青来还钱,但也没忘记给长辈带补品。
苹果,鸡蛋,午餐肉和鱼罐头各两罐。
东西不多,但也是她的一点心意。
江母看到,忍不住说:“这也太费钱了,以后不用给我们买。”
午餐肉和鱼罐头,算是高档食品。
江母吃过,觉得挺好吃的。
但平时节省惯了,在吃喝上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
年轻人怎么花,那是他们的事。
但用在他们身上,江母总觉得是破费。
“只要多回来陪陪我们就行,不用买这买那。”
沈青青应下,“不多,就尝个味道。”
虽然钱还没还清,但每个月该还的数额,沈青青一分都不会少。
剩下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总之不会亏待了自己。
不然努力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每次回大院,江母都给她做好吃的,还往学校送了那么多东西。
给长辈花钱,沈青青心甘情愿。
把信封里的钱交给江母,“您帮他收着,等他回家,您再帮我转交给致勋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
这不是犟。
她都成年人了,还花别人的钱,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沈青青笑着说:“等以后我要是有急用钱的地方,再回来跟你们借。”
知道她的脾气,江母心里很清楚,这钱沈青青不会收回去了。
叹了一口气,“行,那我帮你们收着。”
至于她会不会再回家借钱,江母觉得要打个问号。
和致勋没离婚的时候,那些津贴,青青一分钱都没花。
在国外四年,她选择动用致勋给的钱,肯定是遇到了麻烦。
现在人已经回国,还有了稳定的工作,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大事,江母觉得,沈青青肯定不会和他们开口拿钱。
把钱收进抽屉里,“你爷爷前几天钓到两条大鱼,还在盆里养着,老爷子说了,要等你们回家了吃,今天先吃一条,给致勋留一条,想吃什么口味的,我这就去弄。”
以老爷子的脾气,肯定是想趁机向他们“炫耀”,就很小孩儿似的。
沈青青都能想象得出来,老爷子骄傲的神态。
考虑到老爷子的口味,沈青青毫不犹豫地说:“吃红烧鱼。”
“行,这个我也爱吃。”
江母去收拾鱼,沈青青不好坐着等吃饭,主动帮忙打下手。
大院里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江母说给沈青青听。
“杨芬要结婚了,对象就是老爷子之前见到的那个。”
沈青青知道,杨芬为江致勋去过大西北。
现在终于要结婚,是不是说明,哪怕她不在,江致勋也没给过杨芬希望?
“挺好的,希望她能好好过日子。”
江母点头,“我也是怕了她了,等她嫁了人,应该就不会再害致勋。”
儿子被女同志喜欢,江母觉得这是他的魅力。
她从来没干涉过这些事情。
但杨芬做得出举报的事,就证明这人心术不正。
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叮嘱沈青青,“以后遇到她,有多远躲多远!”
五十元。
算得上丰厚。
这个月的工资,学校会如数发放,加起来她总收入已经超过一百。
如果再接点翻译的工作,收入会更高,要不了多久,就能把欠债还清。
她现在没有家庭、恋情需要维系,做完本职工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副业很合适。
跟周家关系尴尬,沈青青没打算和原来的出版社合作。
好在京市足够大,文化传媒单位不止那一家,换个地方,她也能找到活。
心里有了主意,沈青青想着,抽个时间就去找相关负责人谈合作。
目前最要紧的,还是把课程补上来。
虽然学校安排了老师代课,但每个人教学方式不一样,这段时间学生学得如何,还得检验一下。
沈青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最应该做好的是什么事。
她虽然着急还钱,但不会本末倒置,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沈青青年纪不大,但教学很有一套,而且还很认真负责。
不仅学生喜欢听她的课。
期中检测结果,也是她带的班级最好。
入职第一年,沈青青就得到了学校的重视。
知道她单身,没有房子,领导向沈青青透露了口风,等她工作满一年,会自动帮她排队,进入分房流程。
如果一切顺利,过个两三年她就能分配到房子。
这是大事。
沈青青本来也想找机会,问清楚申请房子的流程。
现在领导给了她定心丸,沈青青是真高兴。
有自己的房子,和住宿舍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归属感!
沈青青在京大任职,工作能力强,她还没采取行动,急需翻译人才的单位就自己找上门了。
是京市最大的报社,需要翻译员翻译国外的科技进展。
涉及到计算机、航天等领域。
想轻松一点的话,还能写与外国电影相关的影评,书籍评论等等。
只要足够专业,可以干的活很多。
至于报酬,那就是多劳多得。
“沈老师,您的实力大家都清楚,如果能与您达成合作,这是我们的荣幸。”
沈青青思索片刻,“紧急任务,我可能没办法接。”
来和她沟通的报社负责人表示理解,“沈老师放心,我们会配合您的时间。”
这么一来,沈青青就没后顾之忧了,聊清楚细节,事情便定了下来。
以她的能力,每个月赚两三百不成问题。
这么一想,压在沈青青心上的石头挪了些许。
欠钱的滋味,是真不好受!
沈青青现在手里有了一点小钱,等工资发下来,打算一次性给江致勋汇一百。
可除了他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别的信息她都不清楚。
最后,还是只能送回大院。
江母很久没见沈青青,看到她就忍不住唠叨,“你和致勋工作忙,他不休假,你也不回家,家里冷冷清清的,一点人气也没有。”
沈青青前阵子是真的很忙,实在抽不出空回大院。
“致勋哥出任务还没回来?”
江母摇头,“一点消息都没有,我又不能多问,前阵子你是不是见到他了,他怎么样?”
沈青青含糊不清地说:“挺好的,开会的时候他还被领导表扬了。”
江母嘴角弯了弯,“臭小子,也就只有工作,不需要我们替他操心。”
说着,脸上出现了担心的表情。
虽然相信自己儿子的实力,但每次他出任务,江母还是提心吊胆。
总是害怕他会受伤。
江致勋是优秀飞行员,是江母的骄傲。
但作为母亲,她更想孩子平安健康。
沈青青安慰,“致勋哥不是新人,他都当兵多少年了,肯定能圆满完成任务,然后回来见您。”
一个人在的时候,江母就喜欢胡思乱想。
这会儿有沈青青陪着,情绪好转了很多。
“不说他了,说了也没用。”
作为军人,他要为人民服务,也要服从组织的安排。
再担心他,除了在家里等消息,也没有别的办法。
沈青青来还钱,但也没忘记给长辈带补品。
苹果,鸡蛋,午餐肉和鱼罐头各两罐。
东西不多,但也是她的一点心意。
江母看到,忍不住说:“这也太费钱了,以后不用给我们买。”
午餐肉和鱼罐头,算是高档食品。
江母吃过,觉得挺好吃的。
但平时节省惯了,在吃喝上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
年轻人怎么花,那是他们的事。
但用在他们身上,江母总觉得是破费。
“只要多回来陪陪我们就行,不用买这买那。”
沈青青应下,“不多,就尝个味道。”
虽然钱还没还清,但每个月该还的数额,沈青青一分都不会少。
剩下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总之不会亏待了自己。
不然努力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每次回大院,江母都给她做好吃的,还往学校送了那么多东西。
给长辈花钱,沈青青心甘情愿。
把信封里的钱交给江母,“您帮他收着,等他回家,您再帮我转交给致勋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
这不是犟。
她都成年人了,还花别人的钱,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沈青青笑着说:“等以后我要是有急用钱的地方,再回来跟你们借。”
知道她的脾气,江母心里很清楚,这钱沈青青不会收回去了。
叹了一口气,“行,那我帮你们收着。”
至于她会不会再回家借钱,江母觉得要打个问号。
和致勋没离婚的时候,那些津贴,青青一分钱都没花。
在国外四年,她选择动用致勋给的钱,肯定是遇到了麻烦。
现在人已经回国,还有了稳定的工作,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大事,江母觉得,沈青青肯定不会和他们开口拿钱。
把钱收进抽屉里,“你爷爷前几天钓到两条大鱼,还在盆里养着,老爷子说了,要等你们回家了吃,今天先吃一条,给致勋留一条,想吃什么口味的,我这就去弄。”
以老爷子的脾气,肯定是想趁机向他们“炫耀”,就很小孩儿似的。
沈青青都能想象得出来,老爷子骄傲的神态。
考虑到老爷子的口味,沈青青毫不犹豫地说:“吃红烧鱼。”
“行,这个我也爱吃。”
江母去收拾鱼,沈青青不好坐着等吃饭,主动帮忙打下手。
大院里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江母说给沈青青听。
“杨芬要结婚了,对象就是老爷子之前见到的那个。”
沈青青知道,杨芬为江致勋去过大西北。
现在终于要结婚,是不是说明,哪怕她不在,江致勋也没给过杨芬希望?
“挺好的,希望她能好好过日子。”
江母点头,“我也是怕了她了,等她嫁了人,应该就不会再害致勋。”
儿子被女同志喜欢,江母觉得这是他的魅力。
她从来没干涉过这些事情。
但杨芬做得出举报的事,就证明这人心术不正。
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叮嘱沈青青,“以后遇到她,有多远躲多远!”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997/50009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