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李恪,快去请太子殿下继位啊!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你是我的万千星辰薄夜唐诗、寄宿妈妈的闺蜜家后,阿姨破产了、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别叫我恶魔栾青峰、绝世狂医、从天才开始无敌于斗破、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
宗教。
对于吐蕃来说,宗教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说这玩意儿并不会让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但…却可以让贵族老爷们的日子越来越妙。
所谓的苯教,就是吐蕃的原始宗教。
基本上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血腥、残忍,人身上的各个地方,竟然都能被做成法器。
松赞继位之后,曾经试图改革过苯教。
他从天竺那边引进佛教,并大力推行。
时至如今,吐蕃本土的佛教已经开始与苯教有融合的趋势了。
而对于李承乾来说。
苯教也好,佛教也罢,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旦有人借助宗教影响力,竖起反旗,那么大量的吐蕃百姓就会在盲从之下,成为大唐战场上的敌手而被一刀砍死。
这显然是不利于大唐对吐蕃的统治的。
“道教是我汉家地本土宗教,比起佛爷们和苯教的天神来说,道祖他老人家简直可以用良善来形容了。”
“宗教归根结底,就是个精神寄托。”
“如果孤一下子让吐蕃百姓们没了苯教和佛教的精神寄托,又不重新给他们找一个新的,难免会生出各种事端。”
说到这。
李承乾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唐的佛教也很兴盛,但好在当年被灭过,所以现在很是懂得收敛。
当然,也只是相对收敛。
什么高利贷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佛爷们基本上没有不碰的,一个佛寺的田产,甚至于比一个大地主家里都多。
“孤也很无奈啊。”
“思前想后,既然他们一定要有个精神寄托,那以后就祭拜道祖吧,最起码道祖,不需要信众们搞什么人祭。”
文成默然点头。
“臣妹明白了。”
“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为了加强吐蕃与我大唐的联系,孤还想再修一条官道。”
“刚好,河口城一战抓了近十万吐蕃降卒。”
“这帮人如果放回去了,那对于吐蕃来说就是不安定因素,可如果全杀了,也着实是有些浪费。”
人力资源。
在这年头可是珍贵的资源啊!
十万降卒,那就是十万壮劳力,与其全部砍了脑袋,不如把他们物尽其用。
“孤想让他们来修建官道!”
“至于官道的线路,就按照几年前你入吐蕃时的路线吧。”
“从长安出发,经过秦州到达鄯州,随后经过西海沿岸的伏俟城,穿过大非川、积石山,抵达河口城,再转向向西……”
李承乾在一张舆图上将线路演示了一番。
“这条线路其实并不是最快的,但大非川、积石山和河口城的位置太重要了。”
“而且阿史那社尔之后要在这片区域经营。”
“唐蕃官道从此经过,就可以把大唐、吐谷浑和吐蕃连在一起,方便来往行商和我大唐的统治。”
文成看着舆图上的线路。
回忆着几年前入吐蕃时,在路程中见到过的一处处险要路段,就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这条官道很难修建,过程中要死不少人……”
“所以就让降卒们修好了。”
“孤不是什么大善人,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就让他们用自己的性命,为我大唐做一点贡献吧!”
“死就死了,无需在意。”
李承乾摆摆手,神情很是无所谓。
这帮人全在修路的时候死了才好呢,这样大唐也就少了一大堆祸患了。
“臣妹明白了。”
“只是不知道,大兄准备什么时候班师回朝?!”
高原九月份,就已经天气很冷了。
大军从吐蕃班师,最起码也要走两个月才能抵达吐谷浑,思索一会后,李承乾决定道:“就定在九月中旬班师吧!”
“这样在大雪封山之前就可以回到大非川,至于元日,就在吐谷浑过吧。”
“等明年年初,再回长安。”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要尽快把你信任的人手提拔起来,为你日后在吐蕃的经营,打下基础。”
“是!”
……
大唐,交州。
在汉代时,交州是大汉十四州之一,面积极其广阔。
而在大唐。
由于行政体系改为了州县两级。
所以这年头的交州,指的就是岭南道最南端,也就是后世位于北越的红河沿岸地区。
交州刺史府内。
几个月前就跟逃命一样跑到这里的李恪,正在躺椅上悠闲的摇来摇去,脸上还盖着一本不知道写着啥玩意的杂书。
“殿下,你就不能干点正事吗?!”
吴王妃萧氏抱着个消掉外皮的椰子,递到李恪面前,有些埋怨的道:“整日无所事事,人都要发霉了。”
“不懂…你不懂……”
李恪抬起头,把椰子接过来后灌了一口椰子水,随后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的王妃,轻声道:“本王什么不做,却什么都做了。”
“嗯?!”
“我李恪现在说白了,就是个大唐朝廷的人肉招牌,只要我安安心心的呆在这里,别死,就行了。”
“反正军政事情,都是李德謇和杜构在负责。”
“我但凡要是有想忙一忙的念头,怕是过不了多久,脑袋就得出现在我大兄面前了……”
李恪苦笑一声。
解释过一番后,就又开始看自己手上的杂书,单没等他看多久,吴王妃就一把将杂书夺过来,皱了皱眉,沉声道:“夫君,现在你不想忙也得忙了。”
“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平定吐蕃了,现如今天下间隐隐已经有恭请太子殿下登基之说法。”
“妾身认为。”
“你该上进一把,上书请父皇退位让贤,将皇位传给太子殿下了!”
对于吐蕃来说,宗教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说这玩意儿并不会让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但…却可以让贵族老爷们的日子越来越妙。
所谓的苯教,就是吐蕃的原始宗教。
基本上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血腥、残忍,人身上的各个地方,竟然都能被做成法器。
松赞继位之后,曾经试图改革过苯教。
他从天竺那边引进佛教,并大力推行。
时至如今,吐蕃本土的佛教已经开始与苯教有融合的趋势了。
而对于李承乾来说。
苯教也好,佛教也罢,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旦有人借助宗教影响力,竖起反旗,那么大量的吐蕃百姓就会在盲从之下,成为大唐战场上的敌手而被一刀砍死。
这显然是不利于大唐对吐蕃的统治的。
“道教是我汉家地本土宗教,比起佛爷们和苯教的天神来说,道祖他老人家简直可以用良善来形容了。”
“宗教归根结底,就是个精神寄托。”
“如果孤一下子让吐蕃百姓们没了苯教和佛教的精神寄托,又不重新给他们找一个新的,难免会生出各种事端。”
说到这。
李承乾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唐的佛教也很兴盛,但好在当年被灭过,所以现在很是懂得收敛。
当然,也只是相对收敛。
什么高利贷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佛爷们基本上没有不碰的,一个佛寺的田产,甚至于比一个大地主家里都多。
“孤也很无奈啊。”
“思前想后,既然他们一定要有个精神寄托,那以后就祭拜道祖吧,最起码道祖,不需要信众们搞什么人祭。”
文成默然点头。
“臣妹明白了。”
“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为了加强吐蕃与我大唐的联系,孤还想再修一条官道。”
“刚好,河口城一战抓了近十万吐蕃降卒。”
“这帮人如果放回去了,那对于吐蕃来说就是不安定因素,可如果全杀了,也着实是有些浪费。”
人力资源。
在这年头可是珍贵的资源啊!
十万降卒,那就是十万壮劳力,与其全部砍了脑袋,不如把他们物尽其用。
“孤想让他们来修建官道!”
“至于官道的线路,就按照几年前你入吐蕃时的路线吧。”
“从长安出发,经过秦州到达鄯州,随后经过西海沿岸的伏俟城,穿过大非川、积石山,抵达河口城,再转向向西……”
李承乾在一张舆图上将线路演示了一番。
“这条线路其实并不是最快的,但大非川、积石山和河口城的位置太重要了。”
“而且阿史那社尔之后要在这片区域经营。”
“唐蕃官道从此经过,就可以把大唐、吐谷浑和吐蕃连在一起,方便来往行商和我大唐的统治。”
文成看着舆图上的线路。
回忆着几年前入吐蕃时,在路程中见到过的一处处险要路段,就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这条官道很难修建,过程中要死不少人……”
“所以就让降卒们修好了。”
“孤不是什么大善人,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就让他们用自己的性命,为我大唐做一点贡献吧!”
“死就死了,无需在意。”
李承乾摆摆手,神情很是无所谓。
这帮人全在修路的时候死了才好呢,这样大唐也就少了一大堆祸患了。
“臣妹明白了。”
“只是不知道,大兄准备什么时候班师回朝?!”
高原九月份,就已经天气很冷了。
大军从吐蕃班师,最起码也要走两个月才能抵达吐谷浑,思索一会后,李承乾决定道:“就定在九月中旬班师吧!”
“这样在大雪封山之前就可以回到大非川,至于元日,就在吐谷浑过吧。”
“等明年年初,再回长安。”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要尽快把你信任的人手提拔起来,为你日后在吐蕃的经营,打下基础。”
“是!”
……
大唐,交州。
在汉代时,交州是大汉十四州之一,面积极其广阔。
而在大唐。
由于行政体系改为了州县两级。
所以这年头的交州,指的就是岭南道最南端,也就是后世位于北越的红河沿岸地区。
交州刺史府内。
几个月前就跟逃命一样跑到这里的李恪,正在躺椅上悠闲的摇来摇去,脸上还盖着一本不知道写着啥玩意的杂书。
“殿下,你就不能干点正事吗?!”
吴王妃萧氏抱着个消掉外皮的椰子,递到李恪面前,有些埋怨的道:“整日无所事事,人都要发霉了。”
“不懂…你不懂……”
李恪抬起头,把椰子接过来后灌了一口椰子水,随后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的王妃,轻声道:“本王什么不做,却什么都做了。”
“嗯?!”
“我李恪现在说白了,就是个大唐朝廷的人肉招牌,只要我安安心心的呆在这里,别死,就行了。”
“反正军政事情,都是李德謇和杜构在负责。”
“我但凡要是有想忙一忙的念头,怕是过不了多久,脑袋就得出现在我大兄面前了……”
李恪苦笑一声。
解释过一番后,就又开始看自己手上的杂书,单没等他看多久,吴王妃就一把将杂书夺过来,皱了皱眉,沉声道:“夫君,现在你不想忙也得忙了。”
“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平定吐蕃了,现如今天下间隐隐已经有恭请太子殿下登基之说法。”
“妾身认为。”
“你该上进一把,上书请父皇退位让贤,将皇位传给太子殿下了!”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872/53773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