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布局天下,兴兵讨伐吐蕃!
推荐阅读:体王、木屋求生:开局激活签到系统!、洪荒:开局证道大帝、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苏熙凌久泽、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近战狂兵、武者世界,你怎么教人修仙、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万古之王、
李恪脸上,写满了对于进步的渴望。
诚然。
当出头鸟去提议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被宗室诸王们记恨的,但话又说回来了,李恪只是在李承乾面前拉胯罢了。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李世民的爱子。
只要把李承乾伺候好了,其他人爱谁谁,李恪压根就不在乎!
“三弟,当真?!”
“千真万确!”
李恪重重点头。
“臣弟夙兴夜寐,经常为自己碌碌无为,没办法,为大胸分忧而觉得自惭形秽,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臣弟面前,臣弟自然要一把抓住!”
“大兄宽心,交给臣弟来办即可!”
李承乾笑了。
果然。
李恪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整个大唐现在能决定他生死命运的,只有李承乾自己。
“你都这么说了,那就这样吧!”
“三弟,莫要让孤失望啊……”
李承乾笑着拍了拍李恪的肩膀,二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说起来三弟你的能力在诸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不知道有没有想法外派边疆,去做一番名留青史的事业啊?!”
“放心,这不是试探。”
“孤还没有到疑神疑鬼的地步,孤的位置,是靠着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不至于如此生性多疑,你大可以说实话。”
听见这话。
原本还打算说两句场面话,好让自己继续留在长安,留在李承乾眼皮子底下,免得他忌惮的李恪犹豫一会,咬了咬牙,最终重重点头。
“臣弟想去外边历练一番!”
“大兄也说了,我大唐如今的局势并不是特别乐观,而父皇又病重,担子压在大兄一人肩头,臣弟实在是惭愧!”
“只要能帮到大兄。”
“就算是让臣弟去交州那不毛之地,臣弟都二话不说,收拾行囊明天就走!”
李承乾顿时就乐了。
欸。
这不巧了吗?!
“好,孤答应了!”
“拿你就去交州吧!”
李恪:??!
不是,我随口一说的啊!
交州(现在北越)那鬼地方,去了之后还有没有命回来都是两码事。
李恪肠子都快悔青了。
真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随口一说,竟然一语成谶,真是倒了个大霉。
“怎么,你不愿意。”
李承乾皱眉。
“不,臣弟愿意!”
这时候哪怕他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那就好。”
“交州那里虽然从汉代以来,就是我族的疆域,但毕竟离汉地太远了,你这个亲王过去,也好推行王化,彻底稳固住大唐在交州的统治!”
“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适当的配合朝廷官员开疆拓土。”
“你放心,孤不会让你一个人去的。”
“那里山泽间蛮族众多,有许多都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阶段,你的安全孤自然有所考量。”
李承乾冲李恪笑了笑,一副为兄帮你保驾护航的样子。
“这样吧,就让李德謇和杜构与你一起去吧!”
李恪瞬间懵了。
李德謇是李靖的长子,东宫初代造反集团的成员之一,而杜构则是杜荷等等兄长,杜如晦的长子,与李承乾关系同样紧密。
“这二人一文一武,父亲还都是名臣良将。”
“有他们两个处理交州事务,你也好全心全意的去推行王化,教育万民。”
李恪彻底听明白了。
说到底,李承乾还是对他不放心,可以允许他去边疆,但那只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
一切军政大权,李恪都不能染指半分。
交州。
那地方未来的掌管着,只能是李承乾的亲信李德謇与杜构,至于李恪…最好人肉招牌,就是他最大的价值了。
“臣弟…臣弟遵命!”
李恪无奈,只能答应下来。
不管换个角度去想,有两个亲信在一旁盯着他,恐怕李承乾也能放心了。
如此。
她倒是短时间性命无虑了。
“呵…这人生,真是操蛋啊!”
处理完李恪的事后,李承乾就看向李道宗,问道:“叔父可想外派地方?”
“臣听殿下的。”
“既然如此,那叔父就去辽东吧,裴行俭他们会与叔父一道,稳固住我大唐对辽东的统治的!”
“臣遵命!”
李道宗没有拒绝。
“只是舒服记得,除了推行王化之外,还要派人刺探新罗、百济以及东夷国三国的情报,孤会让杜荷派人暗中协助你的。”
李道宗闻言一惊。
“殿下是要对这三国下手?”
“错了,不是孤要对他们下手,而是自从大军从高句丽班师之后,裴行俭就屡屡上报,说新罗与百济蠢蠢欲动,就连东夷国也不安分。”
“新罗不是与百济有仇吗?”
“是有仇,但他们都明白,大唐在辽东的控制非常薄弱,所以现在八成已经暗通款曲,意图染指高句丽故地了。”
在高句丽灭亡之前。
新罗眼中的大唐,就跟亲爹似的,但如今高句丽没了,新罗自然也生出了不该有的念头。
毫无疑问,这就是找死。
“相比之下,还是吐蕃的事情要紧。”
“等吐蕃之事告一段落之后,孤再朝他们下手,但在这之前,孤需要叔父提前侦查好三国的情况。”
“臣明白,请殿下放心!”
事情谈完后,李承乾也没有废话,李道宗和李恪二人见状告辞离去。
“来人。”
“把他抬回去!”
“对了,让人给他治一治,免得死了,他对孤来说还有用处。”
言罢。
李承乾就扫了眼半死不活的李元昌。
“汉王叔,你这个汉王是做不成了。”
“孤给你留个颜面,明天自己上书请罪,恳请孤把你贬为庶人吧,这算是孤给你的最后一丝体面了。”
“当然,你如果不想体面,孤也可以帮你体面体面。”
“不,臣想!”
“那就好……”
李承乾笑了笑,转身返回寝殿。
次日清晨。
朝会上百官云集,李恪瞅准机会,跳出来把昨天说的是讲了一遍,说话时声情并茂,言辞间满是对于大唐国运的担忧。
她说完之后,当然有人跳出来反对。
但反对的人不多,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这改革计划是谁捣鼓出来的,那简直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不给李恪面子不要紧。
但如果不给太子殿下面子,那可就是在故意找死了……
改革一事很快敲定下来。
在这之后,李承乾起身站在大殿上首中央位置,目视百官,沉声道:“吐蕃屡屡侵犯我大唐属国。”
“最近,他们又在积石山修建城池要塞,准备以此为根据地,继而吞并吐谷浑,威胁我大唐的西域、陇右乃至于关中!”
“士可忍孰不可忍。”
“传令下去,调集精兵十万,会同大非川已有人马,开春之后,讨伐吐蕃!”
“孤要让那巍巍高原,匍匐在我大唐脚下!”
诚然。
当出头鸟去提议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被宗室诸王们记恨的,但话又说回来了,李恪只是在李承乾面前拉胯罢了。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李世民的爱子。
只要把李承乾伺候好了,其他人爱谁谁,李恪压根就不在乎!
“三弟,当真?!”
“千真万确!”
李恪重重点头。
“臣弟夙兴夜寐,经常为自己碌碌无为,没办法,为大胸分忧而觉得自惭形秽,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臣弟面前,臣弟自然要一把抓住!”
“大兄宽心,交给臣弟来办即可!”
李承乾笑了。
果然。
李恪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整个大唐现在能决定他生死命运的,只有李承乾自己。
“你都这么说了,那就这样吧!”
“三弟,莫要让孤失望啊……”
李承乾笑着拍了拍李恪的肩膀,二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说起来三弟你的能力在诸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不知道有没有想法外派边疆,去做一番名留青史的事业啊?!”
“放心,这不是试探。”
“孤还没有到疑神疑鬼的地步,孤的位置,是靠着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不至于如此生性多疑,你大可以说实话。”
听见这话。
原本还打算说两句场面话,好让自己继续留在长安,留在李承乾眼皮子底下,免得他忌惮的李恪犹豫一会,咬了咬牙,最终重重点头。
“臣弟想去外边历练一番!”
“大兄也说了,我大唐如今的局势并不是特别乐观,而父皇又病重,担子压在大兄一人肩头,臣弟实在是惭愧!”
“只要能帮到大兄。”
“就算是让臣弟去交州那不毛之地,臣弟都二话不说,收拾行囊明天就走!”
李承乾顿时就乐了。
欸。
这不巧了吗?!
“好,孤答应了!”
“拿你就去交州吧!”
李恪:??!
不是,我随口一说的啊!
交州(现在北越)那鬼地方,去了之后还有没有命回来都是两码事。
李恪肠子都快悔青了。
真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随口一说,竟然一语成谶,真是倒了个大霉。
“怎么,你不愿意。”
李承乾皱眉。
“不,臣弟愿意!”
这时候哪怕他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那就好。”
“交州那里虽然从汉代以来,就是我族的疆域,但毕竟离汉地太远了,你这个亲王过去,也好推行王化,彻底稳固住大唐在交州的统治!”
“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适当的配合朝廷官员开疆拓土。”
“你放心,孤不会让你一个人去的。”
“那里山泽间蛮族众多,有许多都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阶段,你的安全孤自然有所考量。”
李承乾冲李恪笑了笑,一副为兄帮你保驾护航的样子。
“这样吧,就让李德謇和杜构与你一起去吧!”
李恪瞬间懵了。
李德謇是李靖的长子,东宫初代造反集团的成员之一,而杜构则是杜荷等等兄长,杜如晦的长子,与李承乾关系同样紧密。
“这二人一文一武,父亲还都是名臣良将。”
“有他们两个处理交州事务,你也好全心全意的去推行王化,教育万民。”
李恪彻底听明白了。
说到底,李承乾还是对他不放心,可以允许他去边疆,但那只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
一切军政大权,李恪都不能染指半分。
交州。
那地方未来的掌管着,只能是李承乾的亲信李德謇与杜构,至于李恪…最好人肉招牌,就是他最大的价值了。
“臣弟…臣弟遵命!”
李恪无奈,只能答应下来。
不管换个角度去想,有两个亲信在一旁盯着他,恐怕李承乾也能放心了。
如此。
她倒是短时间性命无虑了。
“呵…这人生,真是操蛋啊!”
处理完李恪的事后,李承乾就看向李道宗,问道:“叔父可想外派地方?”
“臣听殿下的。”
“既然如此,那叔父就去辽东吧,裴行俭他们会与叔父一道,稳固住我大唐对辽东的统治的!”
“臣遵命!”
李道宗没有拒绝。
“只是舒服记得,除了推行王化之外,还要派人刺探新罗、百济以及东夷国三国的情报,孤会让杜荷派人暗中协助你的。”
李道宗闻言一惊。
“殿下是要对这三国下手?”
“错了,不是孤要对他们下手,而是自从大军从高句丽班师之后,裴行俭就屡屡上报,说新罗与百济蠢蠢欲动,就连东夷国也不安分。”
“新罗不是与百济有仇吗?”
“是有仇,但他们都明白,大唐在辽东的控制非常薄弱,所以现在八成已经暗通款曲,意图染指高句丽故地了。”
在高句丽灭亡之前。
新罗眼中的大唐,就跟亲爹似的,但如今高句丽没了,新罗自然也生出了不该有的念头。
毫无疑问,这就是找死。
“相比之下,还是吐蕃的事情要紧。”
“等吐蕃之事告一段落之后,孤再朝他们下手,但在这之前,孤需要叔父提前侦查好三国的情况。”
“臣明白,请殿下放心!”
事情谈完后,李承乾也没有废话,李道宗和李恪二人见状告辞离去。
“来人。”
“把他抬回去!”
“对了,让人给他治一治,免得死了,他对孤来说还有用处。”
言罢。
李承乾就扫了眼半死不活的李元昌。
“汉王叔,你这个汉王是做不成了。”
“孤给你留个颜面,明天自己上书请罪,恳请孤把你贬为庶人吧,这算是孤给你的最后一丝体面了。”
“当然,你如果不想体面,孤也可以帮你体面体面。”
“不,臣想!”
“那就好……”
李承乾笑了笑,转身返回寝殿。
次日清晨。
朝会上百官云集,李恪瞅准机会,跳出来把昨天说的是讲了一遍,说话时声情并茂,言辞间满是对于大唐国运的担忧。
她说完之后,当然有人跳出来反对。
但反对的人不多,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这改革计划是谁捣鼓出来的,那简直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不给李恪面子不要紧。
但如果不给太子殿下面子,那可就是在故意找死了……
改革一事很快敲定下来。
在这之后,李承乾起身站在大殿上首中央位置,目视百官,沉声道:“吐蕃屡屡侵犯我大唐属国。”
“最近,他们又在积石山修建城池要塞,准备以此为根据地,继而吞并吐谷浑,威胁我大唐的西域、陇右乃至于关中!”
“士可忍孰不可忍。”
“传令下去,调集精兵十万,会同大非川已有人马,开春之后,讨伐吐蕃!”
“孤要让那巍巍高原,匍匐在我大唐脚下!”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872/50674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