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斗而不破
推荐阅读:乡村神医好快活、无敌武魂、真千金娇又媚,八零京少夜夜求回房、官声之巅峰权力、斗罗:我的系统也太争气了、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逍遥四公子、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黑欲人生、要她认错?乔小姐的白月光杀来了、
张岱最终没有离开,这件事真要闹到皇帝那里,且不说谁输谁赢,他们各自闹得欢,河南河北的灾民可等不起。
他都已经做好了计划,就等着赶紧将武惠妃的分红提取出来,尽快变换成各种救灾物资发往河南,起码得赶在入冬前在灾区铺开局面,哪有时间等着内官和北衙争出一个结果出来。
不过刚才已经闹成那个样子,再想继续谈论必然还得做出一些改变。三人各自带上一名随从、加上王元宝,七人一起上了泄城渠中的一艘游舫,其他人则都在岸上等候。
张岱自己是想要尽快提钱救灾,可是看到刚刚还剑拔弩张的王守贞和高承信也愿意继续谈下去,心中也有所明悟。
别看他们刚才闹得那么凶狠,更多的还是一种姿态的强调和表达,如今的北衙和内官们之间固然是有矛盾,但也还谈不上彻底的撕破脸,主体上还是一种斗而不破的状态。
道理也很简单,皇帝固然不希望他的亲信们一团和气、联合起来蒙蔽圣听,但也绝不能闹到势不两立的程度,以免直接影响到皇帝的起居安危。
王守贞、高承信等人作为各自阵营里的中坚人物,他们自然要态度坚定的表达自身的诉求并且勇于去争取,但王毛仲、高力士这些头面人物则就还需要把控尺度,不能失控。
现在两方人闹了那么一场之后,各自还怒视着对方,显然也不指望他们能提出什么公平的方案建议。
张岱可没有时间跟他们继续耗下去,索性便借着武惠妃给他提供的超然地位,率先表达起了自己这一方的诉求:“一事若欲求成,必须有规有矩、主次分明。
我心内是极想推事让利,与你两位和睦共事,但今身受惠妃所遣,便不能放纵私心。今告两位,事作十分,我需代惠妃持有五分,你两位可有意见?”
“这……”
王守贞刚才还打算踢走内官们而后再施压张岱,结果却没想到他这里张嘴便要拿去一半,自然有些不爽。
然而他这里才刚开口,还没来得及说出话来,坐在对面的高承信已经率先说道:“事谋成于张郎,惠妃体居尊贵,肯俯就某等奴仆,某等已是至幸,安敢持异!”
三人已经通过了两人,王守贞沉默片刻后才又沉声说道:“余下的,我要三分!”
高承信闻言后眉头顿时一挑,他给惠妃和张岱面子,不意味着要容忍王守贞。
然而他还没说话,却又被张岱所抢白:“王太子仆此言,我答应了。日前王二具资又东西奔走,可谓辛苦,日后经营操持也需多仰其力,王太子仆为其援引入事,因此而多得一分,理所应当!”
王元宝听到这话后,顿时一脸感激的望了张岱一眼。刚才吵闹的那么欢,大家都忘了他在这件事当中也是做了巨大的贡献的。
这一次换了高承信被挤兑,他想了想之后还是没有驳张岱的面子,冷哼一声便答应下来。
如此一来,最根本的股份问题便敲定下来,一应后事再讨论的话,也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接下来张岱便不再说话,而是让王元宝这个实际的经营操作者来讲述一下飞钱经营的现状。王元宝也是行商多年的精明巨商,或许社会地位比不上在场几人,但是讲到他的本业,讲述起来也是详实具体。
眼下飞钱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只是东西两京之间钱帛的简单汇兑,业务并不繁琐,账目也非常清晰。
长安柜坊开出的飞钱票据已经达到了两百三十余万贯,东都资金西流倒是不像东出那么猛烈,但也陆续收得三十多万贯入帐。
单单入柜这些飞钱按照两成半抽利的话,那么当下的利润便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贯。
这个数字着实是惊人,岐王这么多年在东都积攒的家业才一百七十多万贯,飞钱正式经营才只两个月有余,获利便如此迅猛,真的是开炉铸钱都绝不可能这么快!
东西两京之间贸易需求旺盛,但是运输资源却非常的有限,就连天子都时常需要东出逐粮,分配给商贾的运输资源自然也更加的有限。
商品的运输是商业行为获利的根本,自然无从回避,但资金的筹措运输同样有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这一点直接就限制了一般人加入两京商贸的道路。
但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刺激商品经济的繁荣,尤其两京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大量的脱产纯消费人群。
一些人便采取融资借贷的方式绕开资金的限制,但是官方的放贷往往利钱五、六分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身份和户籍限制。
民间质库、寺庙等借贷利钱略低,但也有四五分,而且管理混乱,时常有抽贷、追贷等行为,一旦违约,商贾们多半要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即便不抽贷,高昂的利息也会吃掉大部分的利润,让异地本钱的积累非常缓慢,商贾们往来奔波,结果赚取的利润都喂给了那些提供资金的地头蛇。
地头蛇们往往在当地便有着不弱的乡土势力,他们并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的去追逐商贸利润,通过放贷从商业中抽取来的利润主要用于购买宅田等相对稳定的投资,进一步推动土地兼并。
飞钱抽利虽然猛,但相比借贷其实还要轻得多,而且这是一次性投入,钱财直接便运输到目的地,可以频繁多次的重复使用,不必再有利息的负担。
原本还有些剑拔弩张、不和谐的氛围,当听到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利润可以分的时候,几人神情也都变得缓和一些。
“两京飞钱已经渐成规模,后续只要运作得宜,利钱便能滚滚而来。此业无受旱涝之害,人有所需、物有所动,皆可由中取利,恭喜几位贵人拥得美业!”
王元宝又起身向几人作揖道,都有几分苦口婆心的模样,你们几个小祖宗别折腾,咱只要好好搞这份事业,人人都有钱发!
但世人向来都是得陇望蜀,不折腾那是不可能的。
眼下飞钱虽然已经不再是张岱重点要推动的事情,但这毕竟也是他带来这世上的,也是希望这事业能够发展的更顺利一些。为免己方争斗影响到飞钱的运行和发展,他又提出了几项规定。
首先是飞钱由王元宝的柜坊负责经营,他们三方都不得直接插手飞钱的日常经营,但是他们可以派人协助造账查账。飞钱的账目一月一审、一季一盘,年终勾检,都需要三方共同在场,各自派人。
其次飞钱的账目采用后世所通行的复式记账法,这样审核起来更加清晰直观、且便于发现疏漏。
张岱将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模式稍作讲述,另外两人还有些不能理解,王元宝却领会得很快,连连击掌赞叹道:“张公子百业精深、艺术俱能,当真令人钦佩。得此造账之法,当真大益诸事,人莫能隐!”
说人莫能隐就有点夸张了,但复式记账法显然要比传统记账法更加的合理科学。
早在唐代垂拱年间,四柱记账已经出现在了官方所颁布的《比部格》《勾账式》等行政文书法令中。
这本身就是复式记账的一种初级形态,由此加以延伸,原理也并不复杂,尤其他们所应用的就是单纯的数字出入加减的金融领域,理解和运用起来自然也就更方便。
这些飞钱的业务管理规定,几人倒是没有意见,然而接下来张岱的话却让双方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飞钱之运作,道理并不复杂,但凡有资产钱帛可以操控,又能取信于人,人皆可为。我等飞钱胜在先发,所以利益喜人。趁今尚无人效法,正宜高歌猛进、拓取各方,不独两京三府,四辅六雄十望,亦应尽快铺开!”
张岱开始了画大饼,并又说道:“余诸州府并无两京人事便利,必须以钱帛开道。所以我提议,五年之内此中凡得利钱不予分红,尽用于开拓余诸州府!”
他所勾勒的前景固然很是让人神往,可当听到要长达五年不作分红,不独王守贞连连摇头,就连高承信也摇头说道:“张郎构计宏大、勇于进取,诚是令人钦佩。
但五年时间终究太长了,况且诸州道路、山水、人情形势各不相同,若想尽皆收取割利,实在太困难了!”
所以说人的认知、抱负,天然就决定了他的上限。
人家李唐祖宗打天下都不觉得辛苦,现在张岱只是提出一个金融领域的扩张计划,而且还只集中在二十几个地域节点而非所有州县,就让他们自信不足、望而却步了。
张岱也没指望他们一口吃下这张大饼,旋即便又提出来另一个折衷方案:“利钱暂不分取,但却可以支贷。每年得利多少,只需三家同意,便可先支半数,但却需留一分利于公,以示相守共事、不离不弃。”
让人守着一座庞大金山却不拿来花销,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能任由你在我这里挖了足够的本钱却偷偷的另起炉灶,所以得把利润截留下来当作可以共事的基础,也当做继续开拓的本钱。
见他们两人各自皱眉沉思,张岱也不急于求成,只是笑语说道:“此事可以从容商讨,两位各归请示。但我今有惠妃所嘱别事,须得立即提取十万贯钱使用,但会遵守前规,留一分利于公。”
别管你们同不同意,我得先提一笔钱出来,你们自己慢慢想吧!
现在可见利润已经有六十多万贯,武惠妃独占五成那就是三十几万贯,张岱提取十万贯,也不违反他自己提出的规定。
王守贞和高承信各自还在皱眉沉吟、权衡利害,当听到张岱已经先要提钱出来了,各自眉梢一挑,又快速看了一眼对方,也都不敢发声反对,只是默认下来。
接下来张岱也没有什么意见好表达了,举手示意游舫靠岸,他要安排人员往外运钱。至于其他两人,则放他们各自回家请示家长。
别管你们干爹还是亲耶,现在看来也都没我大姨跟我亲近。这么大笔钱帛,我大姨就交给我处置,问都不带问的!
他都已经做好了计划,就等着赶紧将武惠妃的分红提取出来,尽快变换成各种救灾物资发往河南,起码得赶在入冬前在灾区铺开局面,哪有时间等着内官和北衙争出一个结果出来。
不过刚才已经闹成那个样子,再想继续谈论必然还得做出一些改变。三人各自带上一名随从、加上王元宝,七人一起上了泄城渠中的一艘游舫,其他人则都在岸上等候。
张岱自己是想要尽快提钱救灾,可是看到刚刚还剑拔弩张的王守贞和高承信也愿意继续谈下去,心中也有所明悟。
别看他们刚才闹得那么凶狠,更多的还是一种姿态的强调和表达,如今的北衙和内官们之间固然是有矛盾,但也还谈不上彻底的撕破脸,主体上还是一种斗而不破的状态。
道理也很简单,皇帝固然不希望他的亲信们一团和气、联合起来蒙蔽圣听,但也绝不能闹到势不两立的程度,以免直接影响到皇帝的起居安危。
王守贞、高承信等人作为各自阵营里的中坚人物,他们自然要态度坚定的表达自身的诉求并且勇于去争取,但王毛仲、高力士这些头面人物则就还需要把控尺度,不能失控。
现在两方人闹了那么一场之后,各自还怒视着对方,显然也不指望他们能提出什么公平的方案建议。
张岱可没有时间跟他们继续耗下去,索性便借着武惠妃给他提供的超然地位,率先表达起了自己这一方的诉求:“一事若欲求成,必须有规有矩、主次分明。
我心内是极想推事让利,与你两位和睦共事,但今身受惠妃所遣,便不能放纵私心。今告两位,事作十分,我需代惠妃持有五分,你两位可有意见?”
“这……”
王守贞刚才还打算踢走内官们而后再施压张岱,结果却没想到他这里张嘴便要拿去一半,自然有些不爽。
然而他这里才刚开口,还没来得及说出话来,坐在对面的高承信已经率先说道:“事谋成于张郎,惠妃体居尊贵,肯俯就某等奴仆,某等已是至幸,安敢持异!”
三人已经通过了两人,王守贞沉默片刻后才又沉声说道:“余下的,我要三分!”
高承信闻言后眉头顿时一挑,他给惠妃和张岱面子,不意味着要容忍王守贞。
然而他还没说话,却又被张岱所抢白:“王太子仆此言,我答应了。日前王二具资又东西奔走,可谓辛苦,日后经营操持也需多仰其力,王太子仆为其援引入事,因此而多得一分,理所应当!”
王元宝听到这话后,顿时一脸感激的望了张岱一眼。刚才吵闹的那么欢,大家都忘了他在这件事当中也是做了巨大的贡献的。
这一次换了高承信被挤兑,他想了想之后还是没有驳张岱的面子,冷哼一声便答应下来。
如此一来,最根本的股份问题便敲定下来,一应后事再讨论的话,也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接下来张岱便不再说话,而是让王元宝这个实际的经营操作者来讲述一下飞钱经营的现状。王元宝也是行商多年的精明巨商,或许社会地位比不上在场几人,但是讲到他的本业,讲述起来也是详实具体。
眼下飞钱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只是东西两京之间钱帛的简单汇兑,业务并不繁琐,账目也非常清晰。
长安柜坊开出的飞钱票据已经达到了两百三十余万贯,东都资金西流倒是不像东出那么猛烈,但也陆续收得三十多万贯入帐。
单单入柜这些飞钱按照两成半抽利的话,那么当下的利润便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贯。
这个数字着实是惊人,岐王这么多年在东都积攒的家业才一百七十多万贯,飞钱正式经营才只两个月有余,获利便如此迅猛,真的是开炉铸钱都绝不可能这么快!
东西两京之间贸易需求旺盛,但是运输资源却非常的有限,就连天子都时常需要东出逐粮,分配给商贾的运输资源自然也更加的有限。
商品的运输是商业行为获利的根本,自然无从回避,但资金的筹措运输同样有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这一点直接就限制了一般人加入两京商贸的道路。
但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刺激商品经济的繁荣,尤其两京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大量的脱产纯消费人群。
一些人便采取融资借贷的方式绕开资金的限制,但是官方的放贷往往利钱五、六分而且还有着严格的身份和户籍限制。
民间质库、寺庙等借贷利钱略低,但也有四五分,而且管理混乱,时常有抽贷、追贷等行为,一旦违约,商贾们多半要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即便不抽贷,高昂的利息也会吃掉大部分的利润,让异地本钱的积累非常缓慢,商贾们往来奔波,结果赚取的利润都喂给了那些提供资金的地头蛇。
地头蛇们往往在当地便有着不弱的乡土势力,他们并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的去追逐商贸利润,通过放贷从商业中抽取来的利润主要用于购买宅田等相对稳定的投资,进一步推动土地兼并。
飞钱抽利虽然猛,但相比借贷其实还要轻得多,而且这是一次性投入,钱财直接便运输到目的地,可以频繁多次的重复使用,不必再有利息的负担。
原本还有些剑拔弩张、不和谐的氛围,当听到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利润可以分的时候,几人神情也都变得缓和一些。
“两京飞钱已经渐成规模,后续只要运作得宜,利钱便能滚滚而来。此业无受旱涝之害,人有所需、物有所动,皆可由中取利,恭喜几位贵人拥得美业!”
王元宝又起身向几人作揖道,都有几分苦口婆心的模样,你们几个小祖宗别折腾,咱只要好好搞这份事业,人人都有钱发!
但世人向来都是得陇望蜀,不折腾那是不可能的。
眼下飞钱虽然已经不再是张岱重点要推动的事情,但这毕竟也是他带来这世上的,也是希望这事业能够发展的更顺利一些。为免己方争斗影响到飞钱的运行和发展,他又提出了几项规定。
首先是飞钱由王元宝的柜坊负责经营,他们三方都不得直接插手飞钱的日常经营,但是他们可以派人协助造账查账。飞钱的账目一月一审、一季一盘,年终勾检,都需要三方共同在场,各自派人。
其次飞钱的账目采用后世所通行的复式记账法,这样审核起来更加清晰直观、且便于发现疏漏。
张岱将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模式稍作讲述,另外两人还有些不能理解,王元宝却领会得很快,连连击掌赞叹道:“张公子百业精深、艺术俱能,当真令人钦佩。得此造账之法,当真大益诸事,人莫能隐!”
说人莫能隐就有点夸张了,但复式记账法显然要比传统记账法更加的合理科学。
早在唐代垂拱年间,四柱记账已经出现在了官方所颁布的《比部格》《勾账式》等行政文书法令中。
这本身就是复式记账的一种初级形态,由此加以延伸,原理也并不复杂,尤其他们所应用的就是单纯的数字出入加减的金融领域,理解和运用起来自然也就更方便。
这些飞钱的业务管理规定,几人倒是没有意见,然而接下来张岱的话却让双方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飞钱之运作,道理并不复杂,但凡有资产钱帛可以操控,又能取信于人,人皆可为。我等飞钱胜在先发,所以利益喜人。趁今尚无人效法,正宜高歌猛进、拓取各方,不独两京三府,四辅六雄十望,亦应尽快铺开!”
张岱开始了画大饼,并又说道:“余诸州府并无两京人事便利,必须以钱帛开道。所以我提议,五年之内此中凡得利钱不予分红,尽用于开拓余诸州府!”
他所勾勒的前景固然很是让人神往,可当听到要长达五年不作分红,不独王守贞连连摇头,就连高承信也摇头说道:“张郎构计宏大、勇于进取,诚是令人钦佩。
但五年时间终究太长了,况且诸州道路、山水、人情形势各不相同,若想尽皆收取割利,实在太困难了!”
所以说人的认知、抱负,天然就决定了他的上限。
人家李唐祖宗打天下都不觉得辛苦,现在张岱只是提出一个金融领域的扩张计划,而且还只集中在二十几个地域节点而非所有州县,就让他们自信不足、望而却步了。
张岱也没指望他们一口吃下这张大饼,旋即便又提出来另一个折衷方案:“利钱暂不分取,但却可以支贷。每年得利多少,只需三家同意,便可先支半数,但却需留一分利于公,以示相守共事、不离不弃。”
让人守着一座庞大金山却不拿来花销,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能任由你在我这里挖了足够的本钱却偷偷的另起炉灶,所以得把利润截留下来当作可以共事的基础,也当做继续开拓的本钱。
见他们两人各自皱眉沉思,张岱也不急于求成,只是笑语说道:“此事可以从容商讨,两位各归请示。但我今有惠妃所嘱别事,须得立即提取十万贯钱使用,但会遵守前规,留一分利于公。”
别管你们同不同意,我得先提一笔钱出来,你们自己慢慢想吧!
现在可见利润已经有六十多万贯,武惠妃独占五成那就是三十几万贯,张岱提取十万贯,也不违反他自己提出的规定。
王守贞和高承信各自还在皱眉沉吟、权衡利害,当听到张岱已经先要提钱出来了,各自眉梢一挑,又快速看了一眼对方,也都不敢发声反对,只是默认下来。
接下来张岱也没有什么意见好表达了,举手示意游舫靠岸,他要安排人员往外运钱。至于其他两人,则放他们各自回家请示家长。
别管你们干爹还是亲耶,现在看来也都没我大姨跟我亲近。这么大笔钱帛,我大姨就交给我处置,问都不带问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843/49165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