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再回去看看

推荐阅读: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聚宝仙盆斩神:我代言了大爱仙尊乡村神医好快活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全职法师:我有999种天赋!慕少凌阮白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风流村事

    贾川在殓房里开始时踱步,好像持续走动能让他的回忆不间断。
    “失温晚期肌肉麻痹,也就是俗称的‘冻僵’若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蜷缩,肢体已无法主动蜷缩,有反常脱衣的,更可能是仰卧或者四肢散开状,就是热幻觉之后便没了意识,而这个案子中四人都是蜷缩着的,没有脱去衣袍,但有揪拽,撕扯的动作,因他们都上了年纪,所以这个过程会快一些,撕扯揪拽之后便没了意识,很快冻死。”
    老郑头又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我确实是记不清当初法医对冻死后的尸斑是怎么解释的,只记得他说了三种情况,就是跟温度有关,一种是血液慢慢沉积,尸斑可能在数天内逐渐形成,颜色鲜红,但因腐败被抑制,所以尸斑行态保存较完整,还有一种是血液迅速凝固,重力沉积受阻,尸斑可能极不明显甚至缺失,或仅局部形成淡红色斑块,最后一种是……这个我倒是可以确定是尸体解冻过,沉积的血液可能重新扩散,导致尸斑颜色变淡或分布异常。”
    贾川说完看向老郑头。
    老郑头皱眉:“都说了,你自己明白就行,不用管我。”
    贾川挠了挠额头:“我现在就是想不起来那两种尸斑描述分别对应的是什么温度条件。”
    “他们的尸斑是鲜红的。”
    贾川点头说:“对,所以一开始你怀疑中毒,我也没说什么,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尸斑便是鲜红的,呃,比如炭火在密封的屋子里烧,很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人若是睡着了,便会在睡梦中因吸入一氧化碳过量死亡。”
    “那庙里各处四下透风,可没有你说的密闭之处。”
    贾川点头说:“这就是我纳闷的地方了,床上有汤婆子,院子里也有柴火,庵房内四处透风,真说实在是冷的厉害,只在屋内点一盆柴火,这一晚也不至于冻死,更何况,两位老僧几十年的冬日都熬过来了,又怎会在两个老道来的时候,冻死了?”
    “肯定是有人刻意如此做。”
    “走,跟我去找里长他们唠唠。”
    ……
    原本里长及一干村民尚未定罪,理应另行关押,可大过年的,衙役、狱卒都要轮番歇假,人手不够用,便将这些人直接下了狱。
    狱中很冷,几人被关在一处,也挤在一处,贾川见到这一幕,不免生出恻隐之心。
    狱卒打开牢门,贾川进去直接坐到几人对面的干草上,老郑头根本没进去,说了句:“我在外面等你。”便跟着狱卒出去了。
    贾川看着几人,沉默了片刻开口问了问几人家里多少亩田地?平日里主要靠谁耕种?家中几口人?
    这些貌似拉家常的话,触动了这几人,里长先留下泪来,懊恼的说:“我不该见了银子便心起贪念。”
    贾川问:“最先翻墙入内的可有你?”
    “我等在庙门外。”
    “几人翻墙入内?可是入内后即刻打开了院门?”
    “三人翻墙,即刻开了院门,我与他等在门外。”里长指了指身旁的中年人。
    “翻墙的那三人可在这里?”贾川看了其他人一眼问道。
    里长点头。
    贾川点点头说:“就是说一开始便是你们五人。”
    里长又点头。
    “你进庙之后先做了什么?”
    “自然是找人,几日不见炊烟,我也是担心出事,两个老和尚都上了年纪,那几日又是雪后最冷的几日。”
    贾川想了想问:“庙内没找到人,院门还是上了门栓的,当时你是如何想的?”
    “害怕!庙里地方小,我们五人找了一圈,发现不对,便赶紧带上院门,下山了。”
    贾川即刻探身问:“你是说第一次进庙里,没有见到那个包袱?”
    “见到了,当时没想着动。”里长旁边的中年人说。
    “你们当天又去了第二回?”贾川问。
    里长叹了口气说:“我们下山回到家中,我越想越怕,这小庙已有百年,突然发生这么离奇的事,我……两个老道借宿庙中这事儿,邻村的都知道,若是有人问起,我当如何答?若是官府知道了问起,我又当如何答?”
    最边上的一个中年人垂着头说:“这事儿怪我,我见里长慌乱,便说可能是漏了查哪,里长说庙就那么大,拢共也就那么几间房,我说还有地窖没查……”
    “地窖?你说小庙里有地窖?”贾川眼睛都开始放光:“那包袱可是在地窖中发现的?不对!”贾川立刻否定自己:“若是在地窖中,包袱不会那般干和净。”
    “不是在地窖中,是在佛像下的台基上。”里长说。
    贾川皱眉,想了想那座主殿,佛像确实是在一个高高的台基上,殿内只有蒲团,没有贡品香烛,当时贾川还在想这里的僧人可能更像僧人。
    贾川深吸一口气,被呛人的味道噎了一下,连着咳嗽了几声,而后问道:“你们再次回去,想的还是找人?”
    里长垂下头说:“真说他们在地窖,那还能活着?不去看看心里不安啊,若是在地窖中我当如何?地窖中无人我又当如何?那日心里着实乱的很……”
    “地窖中有什么?”贾川打断里长问。
    “啥都没有,村民们都少有人家里有地窖,放啥?能顿顿吃饱已是不易,哪里还有需要储存的?”
    贾川说:“他们不是种了些瓜果蔬菜……”
    “但凡青菜,不能及时吃掉,便会腌制起来,何须地窖?”
    贾川纳闷的问:“你们怎知庙里有地窖?”
    “听家里老人说过,小时候我们几个还曾溜进去找过地窖,那时候地窖里便是空的,啥都没有。”
    贾川点点头问:“你们再回去,可有下地窖查看?”
    “没有,用不着下去,地窖很小,探头望一望便知。”里长答:“我们当日一共上去三次,最后一次我叫来十几人,山上山下的寻了好几遍。”
    贾川想起身,忽的想到还没有问完,便又坐好问:“你们第二次上来的时候,在主殿看到包袱,想着取走,莫让后面来的人看到,因你们想的是做出几人可能远行的假象,自然不能留下包袱。”
    几人同时点头。
    “可你们……不知是谁拎起包袱发现很沉,伸手摸了摸……”
    这时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人鼻涕眼泪一起涌出来,抬头哽咽的说:“若不是为了给我家妞妞治病,里长也不会留下五两银子,你们抓我吧,他们,他们家中老的老,小的小……”
    贾川皱眉,看向里长问:“你留下五两是为了给他家孩子治病?”
    里长没有抬头,低声说:“我们每家都留了五两。”
    贾川沉默片刻问:“你们将包袱带回了家?”
    里长点头说:“不然怎知有多少银子?我们想着年后去兑换成钞银……”
    “不对,时间上不对,你们将包袱带回家的时候是不知道四人已死的,既然要做出四人离开的假象,自然会将银子全都留下……”
    “就是想着全留下,一家五两多点,可昨日我知道县衙竟是来人了,便将我们四家的都放回到包袱里,只让狗子留下了银子,他家妞妞病了半年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医馆,看的还行,只是……哪有钞银买药呀,他家之前两个孩子都夭折了,总不能……”里长叹气解释道。
    贾川张着嘴,不计前嫌的又深吸一口气,再次被呛的咳嗽了几声,这时老郑头端着一碗水进来递给贾川,说:“他们可比咱们的县尊像人。”
    贾川喝了两口,说:“用你说!”
    他把碗递给老郑头,很无语的看向里长问:“我就纳闷了,你不将银子放回能如何呢?”
    “我……没干过,怕!再说,庙里这事儿蹊跷,说不准是因我们动了佛祖面前的银子,县衙这才找来的。”
    贾川叹了口气,站起身说:“我需要再去一趟村子中的小庙,你们几个给我带路。”
    ……
    这一趟,赵光也跟着了。
    他觉得想要找机会与宋县丞沟通感情,陪着他查案是最佳方法。
    所以这次出行有马车。
    贾川还是疼爱自己的,拉着老郑头上了马车。
    赵光一直认为老郑头是宋县丞家中老仆,虽说听衙役说过从枯井中拽出尸体后,是老郑头先开始查验的,赵光觉着定是与主人学了些,这么冷的天,宋县丞不愿意出手也正常,只是一个参加过科考的书生怎会懂得仵作之能?
    赵光没工夫细想这个问题,马车缓缓向城门驶去,赵光几次看向老郑头,示意他下车,可老郑头一直不看他,只与贾川低声耳语。
    “……你不等高云天回来,万一地窖里藏了个高手,你没死在乐安,死在一座破庙里,回头朵朵找我要人,我可咋办?”
    贾川眼睛一亮,低声问:“你看出朵朵对我……嗯?”
    “啥?”
    “你说啥?”
    老郑头假装认真的说:“顺子要是出事了,朵朵也会急,都是一起经历生死的,我是没本事,不然我也急。”
    贾川撇了一眼老郑头,开始闭目养神。
    “我可没跟你说笑,你想啊,庙门是上拴的,你肯定不信是神鬼之力,那便是武功高强之人,能飞檐走壁,身上多个几十斤也能越墙而过……”
    “如此浑话你怎说得出口!”赵光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口道:“那院墙是那么好翻的?若是有人有这等样的本事,那些高门大户家的院墙还有何用?岂不是形同虚设?”
    “我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你猜怎么着?我昨日竟是只知道查看院门两侧的院墙是否有翻越的痕迹,还有三面院墙呢,我竟是忘了查看。”
    贾川只当没听到赵光的话,继续与老郑头讨论。
    “这说明啥?说明这世上没有完人,像我这样的尚且有纰漏,更何况他人。”贾川谦虚的说。
    老郑头哼了一声问:“真说有人做了此事,明明有庙门可走,他为何要翻墙?”
    “如此一来,有些傻子便会以为是神鬼之力,这案子便也成了悬案。”
    赵光顿时脸上有些许烧的慌。
    老郑头摆手说:“你明明已作出推断,他们四人都是冻死的,既然非他杀,为何要遮掩?直接报官,若是真有旁人,他不方便出面,便将尸体摆在原处,等村民们发现,自会报到县衙,到时意外冻死这个结论总比悬案好听。”
    “是啊,他或者说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再说,你怎知冻死是意外?你见过的冻死都是冻死,没地方去,或者没能坚持到目的地,天气又太冷,而庙中的四人完全可以不被冻死……”
    “确实像是有人眼睁睁看着他们冻死的,可图啥呢?”
    “庵房内有墙体挡风,有被褥保暖,虽说不上暖和,但完全不至于冻死,冻病继而死亡倒是可能,至于为何有人要这么做,这不是得查嘛。”
    老郑头想了想说:“这些人不仅看着四人冻死,还将他们的尸体弄到山下的枯井中,得有把子力气才行。”
    贾川搓了搓脸,看向怀中抱着汤婆子的赵光说:“我们这一趟凶多吉少,我是习惯了,县尊确定要与我们一同赴死?不对,应说一同历险,不一定就是死。”
    赵光深吸一口气,他紧张的探身问:“你觉得这案子是人为?”
    “你亲眼见过神和鬼?”
    “呃……”
    “不在一个维度,他们管不了人间事,就算能管,也是先管管你这个昏聩无能的知县,人家和尚道士招谁惹谁了?”
    “你……”
    “你快些决断要不要跟去,眼下刚出城门,一会儿再返回,你可不好回去,这马车我可不让你,临死前总要让自己舒服些。”
    赵光真就顺着贾川说的思路想了下去,想到在自己顶着西北风往城门走,他顿时坐不住了,叫停了马车,本想再与贾川说些什么,贾川不耐烦的先开口道:“快走吧,这本就不是你能掺和的……”
    “若是上官问起……”
    “你等不到那一日。”
    ……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830/51970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