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工程没用完的银两,就给属下发

推荐阅读:大宋第一杀神太荒吞天诀镇龙棺,阎王命看清白月光后,总裁妻子哭着求原谅逍遥四公子男友和白月光求婚后,我嫁给他死对头彭战林雨梦炼气家族,我有一个造化空间重生官场从阶下囚到封疆大吏我有一家纸扎铺

    很久以后。
    朱允熥握紧双拳。
    朱棡把心里话直接告诉他,这些绝对不是说谎。
    或许还与朱棣私下商量过,两人想法由朱棡代为传达。
    变革涉及方方面面,但一开始,朱允熥就有意避开皇室亲属这个议题。
    除了让他们带头丈量土地,做榜样之外,再也没有推行更多针对皇室的变化举措。
    只是到了现在看来,这群叔叔都还是识大体之人。
    这样一来,也可以让他少走许多迂回沟通之路。
    想到这儿,朱允熥脸上不禁浮现出笑容。
    整个大明朝若能团结一致,便可开启新时代。
    ……
    应天城。
    近日,大街小巷人潮熙熙攘攘,比往日更加热闹非凡。
    时至岁末,边陲偶尔会传来战报,国内却呈现出一派和平景象。
    春节是华夏子民最为重视的传统佳节。
    因此,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每日运往京师的各种物资数量,庞大到让人叹为观止。
    放眼整个世界,这里堪称物流量与承载力双高的城市。
    随着上元门港口及相关仓储设施项目的完工,应天府内上下,终于可以稍微舒一口气了。
    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准备应对新年期间货物进出港高峰期。
    每天,待到官署里的日常公务处理完毕,郑明旭总要带着随从,在市井之中巡行一番,亲自检查是否有问题暴露出来。
    幸运的是。
    这一年中,因郑明旭担任知府职务而带来的诸多改进,让京师焕然一新。
    行走在整洁有序的大道,每隔几步路,就能看到放置得当的废物收集箱。
    此外,还能见到不断来回巡查,维护秩序的官差队伍。
    再环顾四周,满目皆是面带喜悦的百姓。
    如此和乐融洽的场景,令郑明旭由衷感到欢欣鼓舞。
    甚至在各大交叉路口设置的岗哨位置上,那些体格健壮的卫兵身边,偶尔还会吸引一些年轻少女好奇围观,并低声议论……
    这让不少年轻的士兵们,显得格外腼腆。
    突然间,远处隐隐传来了让他最不愿听到的声音。
    马蹄踏响声。
    不一会儿,更让郑明旭烦躁不已的情景出现。
    一群标示着快马快报字样的骑士,径直闯入眼帘。
    如常所料。
    即使急忙躲向一侧路肩处,但仍旧吸入一口沙尘。
    那群骑兵毫无减速之意,肆无忌惮地穿梭闹市而去。
    咋每次都会遭遇这种尴尬局面?
    郑明旭内心充满了难以平息的怒火。
    紧随其后的差役轻声问道:“老爷,请问咱们现在要不要回衙署?如果耽搁太久,恐怕您钟爱的红烧肉就凉啦。”
    “还吃?”
    郑明旭咬牙切齿:“今天无论如何必须跟上去看看,这群家伙是不是真以为即便撞死了我应天府百姓,也可以逍遥法外?”
    伴随着抱怨声,郑明旭加快了步伐向前走去。
    差役们虽觉无奈,却不好多加阻拦。
    因为自打郑府台走马上任以后,虽然公务量显著加大,任务愈发艰难,但是他总是按时发放俸禄以及额外福利给大家伙。
    就在前不久,上元门码头工程竣工。
    官府中的户房花了两个夜晚的时间,详细清点后发现,朝廷下发的钱粮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剩余。
    随后,郑明旭便将大部分资金,用来为城里的贫民发放粥食,并在西城区建起了供无家可归的人过冬居所。
    剩下的部分,则分配给了衙门内所的人。
    没有任何一个人被遗漏在外,仅根据各自职级的不同,领取数量有所不同。
    即便是最底层的小吏,也分到了3两白银。
    工程未用完的资金,是否应该返还给户部?
    差役们面露淡笑。
    按照郑明旭的说法,朝廷是按照最低需求下拨资金的。
    应天府上下没有人侵占公款一分一毫,码头及仓库建设,均符合乃至超越了工部尚书冯宏朗定的标准。
    所以剩余资金,本就应该分配给所有人。
    差役仍记得几天前发奖金时,府尊大人脸上的得意表情。
    另外他还曾提到,如果这笔钱被送回去了,户部肯定会欣喜若狂。
    不过从此以后各个机构,都会因此而对应天府心生不满。
    片刻之后。
    郑明旭已带着队伍,到达了西长安门外。
    之前那支骑兵的坐骑,此刻则安静地栓在那里等候。
    找到自己要见的对象后,郑明旭径直走向大门。
    锦衣卫宫门口的是朱尚炳,“邹知府,此处已是皇城范围,请出示圣旨方能入内。”
    见到是他后,郑明旭靠近询问:“哪儿来的?”
    朱尚炳淡淡回答:“从山西方向来的?无甚大事。”
    郑明旭眼珠子滴溜溜,如今朝廷内外都清楚当太孙就在山西。
    “递了太孙的奏折?”
    朱尚炳颔首:“除了允熥,还有三叔,石伟毅跟曹震的。”
    “我要觐见陛下。”
    郑明旭思索过后,觉得有必要亲自汇报,早日解决潜在矛盾。
    朱尚炳瞄了一眼对方:“觐见陛下得遵循规矩。”
    郑明旭无奈,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用力甩了甩袖口。
    正当众人以为他会打道回府之际。
    “我直接去通政使司。”
    郑明旭决绝的转身离去。
    朱尚炳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发问:“谁惹着他了吗?”
    对于京师以外的事物,并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内。
    但他仍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朱尚炳高声命令:“站直了,等交接完毕,大家再前往军事学院找回面子。”
    那毕竟是10两银子的战局。
    霎时间,气氛变得紧张异常。
    皇宫内却洋溢着和谐愉悦的气息。
    作为大明地位极高的女性,太孙妃汤清悦已正式接手宫里的事务。
    从里到外由下至上,她的每项指示,都能得到各方积极响应跟支持。
    东宫。
    朱标时常朱元璋上共商国事,父子二人忙碌不已。
    这里也成为了汤清悦的主要常驻地。
    今天内宫各司库的宦官与女官,悉数被召集于此处。
    侧殿中。
    汤清悦倚着软椅,怀抱着一只铜手炉,目光温和地看向面前的诸多宫廷管事。
    “今年各地亲王府上的贺礼,已尽数送出,诸位费心了。对于朝廷贵妇们,咱们还需尽早准备好礼品。我瞧过清单了,不必过分奢华,关键在于心意。”
    “这是应当做的,奴婢们不敢言功。”
    屋子里大小太监女官齐声答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26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