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支援常升,大军开拔

推荐阅读:末世觉醒王之能力,坐拥无数美女闪婚霸总:身份曝光后震惊全球全民:浮空岛求生,我能看见提示欺耳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杀敌涨修为,入伍参军的我黄袍加身女市长的男大秘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酌娇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

    二人并肩,步伐轻盈地离开了城主府。
    刚出府门,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金戈铁马的战意。
    以城主府前的大街为主线,延伸至两侧街道。
    一万六千名太孙部的兵马,以八面巨大帅旗为首,井然有序地集结在城主府前,气势磅礴。
    眼前所及,除却八面帅旗,还有各式各样的军旗迎风招展。
    而在城主府前,尤为显眼的,是由朱允熥亲兵护卫的一面巨幅帅旗。
    常升坐镇南征大军的核心地大罗城,手握中军权柄。
    而朱允熥作为侧翼力量,同样拥有指挥军队的帅旗。
    帅旗之后,飘扬的是象征皇室血脉的旗帜,以及独一无二的监国皇太孙标志。
    清化城内,战马律律,武器碰撞的声响不绝于耳。
    即便正值炎夏,城中却弥漫着一股凝重肃杀的气息。
    曹震、胡海、何荣等七位显赫的侯爵伯爵,加上朱尚炳,一共八人,组成了太孙麾下的八大主将阵容。
    每位主将麾下率领约2000精兵,构成了一支阵容豪华的部队。
    单是从领军将领的身份地位就可见一斑。
    此时,八位主将已骑马齐聚在城主府门前。
    朱允熥接过侍卫递来的长刀,稳稳坐上了战马。
    刀未出鞘,仅以眼神威严地扫视着眼前的八位主将,继而望向那密集排列的士兵们。
    “大明帝国。”
    “万战万胜。”
    “诸位勇士,功成名就在此一举。”
    清化城随之爆发出震天响的呼应。
    “大明必胜。”
    “必胜!”
    “必胜!”
    铁甲震响,仿佛要撕裂天地。
    军司马朱高炽在士兵的搀扶下,艰难地跨上战马。
    一身戎装的他,今日也是英姿飒爽。
    锐利的目光扫视全场,大手一挥。
    “出发。”
    朱尚炳大叫一声,胯下战马腾空嘶鸣。
    如同离弦之箭,率领前锋营的士兵,迈向大罗城。
    左右前护营、左右护军营相继跟进。
    中军大营、左右后军营,自清化城北门浩荡而出。
    行至城外十里处的马河边,河面上早已搭设好三座浮桥。
    清化府官员们在知府石伟毅组织下,身着正式装束,与城郊乡民一起,提着水果热茶和面饼,早早等待大军到来。
    “清化府全体,恭送太孙大军。愿你们无往不胜,战士们安全归来,功成名就,威名远扬至交趾。”
    石伟毅的话传遍四方。
    前锋营踏上浮桥,为大军开路。
    接着,前护营与护军营有序前进,踏入浮桥。
    在石伟毅带领下,百姓们心潮澎湃,涌向大军两侧,争相献上家乡特产。
    朱高炽挺胸收腹,挥舞马鞭,大声宣布:“大军接受百姓馈赠,并将回赠银钱,表示感谢。”
    随后,太孙麾下将士们,脸上洋溢着微笑,步伐放缓,一边接过百姓手中的食物,一边从衣襟中掏出准备好的铜钱,轻轻放入百姓手中。
    此时,气氛祥和温馨,沉重的出征气氛终于舒缓下来。
    在左边浮桥那边,突然传来一片喧嚣。
    众将士转头看去,顿时忍俊不禁。
    原来,交趾城中一群正值花季的少女,腼腆而热情地向出征士兵献上深情的一吻,写下了家庭住址,满含期待等待勇士归来。
    在右侧浮桥小丘上,几位文书一手拿着簿册,一手握着湿润的毛笔,轻咬笔头,注视着这壮观的出征场面。
    稍作思考后,迅速记录下来。
    “洪武二十六载,交趾道清化府,太孙大军整装出发,知府亲送,民众夹道相送,少女们表述倾慕之情,非关礼法,官民一心,传为美谈。”
    六月的交趾道,热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空气似乎被太阳烤得沸腾,化作一股股热浪,在微风带动下,犹如火焰般扑向人群。
    大罗城此刻仿佛化身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
    城西边,宁王朱权率领的5000精兵驻扎在距城十里之处。
    城北,3万明军雄踞红河彼岸,依托河岸筑起临时营地。
    大军在常升的指挥下整装待发。
    大罗城的四座城门紧锁,进出不得。
    城墙高耸,足有两丈半,上头士兵不分昼夜地巡逻戒备,警惕着可能从红河对岸发起突袭的明军主力军。
    为防明朝军队趁机侵入,大罗城选择对城西5000明军视而不见。
    交趾道上的农田里,庄稼都已长得饱满金黄。
    然而,大罗城内,却没有人敢迈出城门一步收割。
    收粮成了奢望。
    明军则隔河相望,磨刀霍霍,只等一战。
    在这危急关头,大罗城领头人陈元旦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心里打鼓的决定。
    火烧城外田地,断了明军的粮草来源。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不赞成这项极具争议的措施,奈何明朝军队近在咫尺,没人愿意放任其壮大。
    连番点火,使得大罗城外的田野满目疮痍。
    原应丰收的农作物,被烈火吞噬,化为乌有。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无论是朱权还是常升,都并未采取任何灭火行动。
    即使陈元旦的部队大胆越过红河,烧毁了中军大营边几十里的庄稼,明军也未曾派兵干预。
    “陈元旦行事小心,30里内的农田都被他特意留下。”
    红河北岸,明朝大营外。
    南征大军的统帅和将领汇聚一堂。
    一位副将眺望着营地周遭30里内,士兵们正忙着收割未被战火触及的庄稼,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此刻,前线阵中,常升身披重甲,连头盔上的面甲也严丝合缝,显得威严肃穆。
    他回望一眼大罗城墙上旗帜飘扬、人影绰绰,不禁冷笑。
    “陈元旦行事老练,意图通过消耗战拖垮我们。”
    砰!
    人群中突然响起拍击声。
    副将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将领裸露的手腕上,一只被拍扁的蚊子粘附其上,鲜红的血迹染红了他的手掌。
    而被蚊虫叮咬之处迅速肿胀,显眼异常。
    副将的脸色随之阴沉:“粮食补给并非我们当前最紧迫的忧虑,谅山、太原乃至宣化等城均能为我们提供新粮,但是这地方的蚊虫……”
    说到这里,副将仿佛感觉也被蚊子咬了一口,身着铠甲的身躯不由得微微颤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2.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2.cc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7/47020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