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娇宠外室 > 第184章 谢大人真是为民请命的好官

第184章 谢大人真是为民请命的好官

推荐阅读: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重生之祁部长大千世界之重瞳临世终诡游戏:开局读心,全家想杀我当奥特曼出现在现实中,但是:老子是最强皇帝傻子的神级透视眼大学刚毕业,我让老师休产假赵旭李晴晴全文纯阳之体的我不想吃软饭

    这一场风波,也牵连到了临江城。
    临江城的县令乃是齐王一党,现如今齐王谋反入狱,他又岂能独善其身,自然是剥了官袍,押去金陵受审。
    县令押解去金陵的那一日,满城百姓都过去看热闹,林莺娘带着采雁也在其中。
    面前有知晓内情的百姓掩嘴低声道:“听说了吗?这次齐王谋逆可牵连了不少的人,朝中的大官眼瞅着都尽数清洗了一遍。咱们这个县令,也是倒霉,他老师在金陵原也是个三品大官,本来前途无量的,只可惜站去了齐王一队,如今齐王倒台,他们师徒两个可是惨了。这一番去金陵还不知可有命回来。”
    另一个接话,“可不是,所以说嘛!这做官也不是好做的,脑袋都是悬在裤腰带上,不知什么时候就能丢了去。”
    他们几个是学堂的学子,最是关心朝政大事。
    这样的话头一起,便是侃侃而谈。
    “也不能这样说。受牵连的都是本来就有鬼的,你看内阁的谢大人就无事。听说他原先还得罪过新帝,如今新帝登基他反倒颇受新帝赏识,天下新政不少都是由他提出。”
    此人显然是极崇拜这位内阁的谢大人,讲到此处脸上都是骄傲,“我往后就要学谢大人,做清正廉明的好官,不与这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采雁悄悄在林莺娘身边附耳道:“姑娘,他们说的是谢大人呢!”
    她语带促狭,林莺娘暗里偷偷掐采雁的手。
    她当然知道是谢昀。
    内阁还能有哪个谢大人,只他如今风头无两。
    只是如今林莺娘听起他的事,心里已无波澜,金陵城的波云诡谲与她无关,自然这摆弄风云的谢大人也与她无关。
    她现在惦记的,可是越淮。
    但她来寻越淮,衙门的同僚也在说起谢昀。
    是推行的新政“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起了成效。
    “谢大人真是高瞻远瞩,这样的新政,惠泽万民,如今百姓都在感念大人恩德,真是当世能臣。”
    “是啊!这次新政一出,轻徭薄赋,兴利除弊,都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采雁听了撇嘴问林莺娘,“姑娘,他们说的谢大人和我们知道的谢大人是同一个人吗?”
    采雁只见过雾凇院里和成安殿里的谢昀。
    那是极狠厉寡情的性子。
    她见过谢昀惩治人的手段,万万不能将他们口中的谢昀同自己印象中谢昀放在一处。
    但林莺娘显然并不诧异。
    “当然是同一个人了。”她不甚在意道:“难不成内阁里还能有两个谢大人?”
    林莺娘是见过谢昀在书房处理公务时的样子。
    是专心致志,极其温雅贵重的。
    偶有兴起,他甚至会拿一些无关紧要的公文来询问她的见解。
    她闷着声不肯说,“一会儿若是说错了侯爷该笑我了。”
    “无妨。”他有时极平易近人且宽宥,“这里没有外人,你只说与我听便是。”
    她到底拗不过他,也不敢违逆,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见解说出口。
    说到最后才抿着唇道:“我只是觉得不公平,贫穷人家人丁多却土地少,那些有钱的富户田连阡陌,却因奴仆不入丁册,税赋极轻。若是能将丁银摊入田亩,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没有地的人就不纳……”
    她边说,边看谢昀神色。
    他从始至终垂着眼,若有所思,眸中却是深不见底。
    她不敢再说了,低着声问,“侯爷,我是不是说错了?”
    “没有。”
    谢昀看她,往日疏淡不明的眼里却是含着丝经年不在现的温润笑意,“你这些话,是从哪里听来的?”
    何须听。
    林莺娘本就是从市井里摸爬滚打出身的。
    她见过贫穷者因交不起赋税,被逼无奈卖儿卖女,也见过乡绅富户仗势欺人,家中银钱多到数不胜数。
    上位者才需体察民情,身处其中的人管这些叫作寻常。
    只是林莺娘也知,“我说的这些都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这税赋岂是说改就能改的,那些豪门大户头一个不愿,定会想着法子阻挠。”
    她是眼明心亮的姑娘,看得通人心,也能窥见这朝廷中官商勾结的腐败。
    只是这样的事不是她一个女子能掺和改变的。
    她也只是说说便罢。
    那一日本是极寻常的一日,只是不想当时书房里姑娘随口的几句妄言如今却成了摊丁入亩的新政,落在她所待的临江城里。
    正是朝堂肃清,拨乱反正的时机。
    朝臣们人人自危,只顾自保,新政执行下来竟是突如其来的顺畅。
    现下便是越淮说起这谢昀时亦是满面春风,无不赞叹,“这谢大人才算是为生民请命的好官,杨姑娘,你说是不是?”
    他瞧见林莺娘来寻自己,过来与她搭话。
    林莺娘还沉浸在昔日的回忆里,骤然被问,神色还有些恍惚,只跟着点头,“对,谢大人真是为民请命的好官。”
    采雁也兴致勃勃听他们说话,听着听着,却觉着不对,转头问林莺娘,“姑娘,那什么摊丁入亩的新政和姑娘从前说的话好像啊!”
    她跟着林莺娘也入市井。
    同样的话,姑娘闲来无事感慨万千时也曾对她说过。
    采雁越听越耳熟,“这不就是姑娘说的什么……”
    她想了想,终于想起来,“哦,地多的人多纳赋税,地少的人少纳赋税,没有地的人就不必交赋税。”
    林莺娘与她说的话何止千万,难为这一句她记在了心上。
    越淮听了采雁的话颇是激动,“对,这正是摊丁入亩的新政。”
    他再看林莺娘,眼里便有什么不大一样了,“不想杨姑娘养在深闺竟也有此见地,正与谢大人内阁发布的新政不谋而合。”
    想到此,他话里不免有些感慨,“姑娘如此远见,可惜是女子,倘若是男子,该有一番广袤天地才是。”
    林莺娘闻言浅浅一笑,“越公子见笑了,不过随口妄言罢了。”
    她说此话的时候也未想过有一日会成真。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440/51430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