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百废待兴
推荐阅读:九龙归一诀、异界军火帝国、替嫁到穷王府后,她靠医术暴富了、京圈公子历练,全汉东疯了、红楼:在下神策将军神武侯、赵旭李晴晴全文、词条修仙:生子就无敌、万古帝婿、极道剑尊、综影视:阿十、
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华夏百年屈辱,终于实现和平,却又一穷二白。栓子回来后,与郑辉荣到军部开会。
此时,独立二师划归Z军,番号为D师,师部驻扎在明东市,距离安平四百多里的地方。
军长姓张,叫张楚华,人送外号张疯子。政委姓焦,叫焦元春。两人讲的最多的是,仗打完了,各师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垦荒建农场,减轻国家负担。
没有二话,栓子和郑辉荣回到师部,立即着手布置。全师以团、直属营为单位,分散开来,在盐碱、低洼地带等人烟稀少的地方驻扎下来,肩上的枪换成锄头,自己动手,盖简易营房,挖沟修渠,引水排涝,轰轰烈烈,把土地当成新的战场。
除指挥全师外,师部也有自己任务,栓子、郑辉荣、赵鹏举和赵大富也和战士们一样,早出晚归,忙个不亦乐乎。
老冯走了,带着介绍信。临走前,栓子依依不舍,却又狠心说道:“回了家,安排了工作,就别再回来。”
“不用你说,我早就想回老家了。”老冯龇牙笑笑,眼里又噙着泪水。
老冯实际职务是师后勤部长,正团干部,但介绍信上写着副师级,档案里也是。这是栓子和郑辉荣做工作的结果,让他在离开部队前,争取给他下了副师长命令,并专职后勤工作。都是九死一生,能活下来,就该给一份照顾。
老冯的档案还在部队,郑辉荣给他说了,如果决定留在家乡,就写信回来,部队会派人去老冯家乡,把档案交给当地政府。
对于老冯,栓子非常欣慰,他不想让老冯牺牲,想让老冯再回到黄土高原,唱着信天游,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老冯也是如此打算,所以还没娶亲。他亲口对栓子说过,等回家以后,再娶亲生孩子。
但栓子真舍不得。每当天色黄昏,收工回驻地的时候,他都恍惚着似乎看到老冯的影子。栓子实在是太想老冯,两个月了,这个老东西竟然连封信都没写回来。
越想越不对,栓子和郑辉荣商量,得派人去老冯老家看看。郑辉荣也在担心老冯,于是叫来陈伍,让他再带一名干部,赶往老冯老家。
陈伍还没动身,忽然师部接到来自方城市公安局的电话,询问部队有没有一个叫冯毅德的人。政治部干事或许是忙糊涂了,不仅说有,还说已经回家,至于职务,就是后勤部长。
那边电话竟然告知说:“你们真糊涂,这个人是国民党特务!”
老冯是特务?栓子都听懵了,郑辉荣也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此事关系重大,国军撤退后,留下大量特务,现在正在肃清。
但栓子绝不相信老冯是特务,赶紧让陈伍赶往薛城,了解情况。
第二天中午,陈伍从薛城打来电话,说老冯可能被冤枉,但方城公安局拒不放人,非认定是老冯是特务。
栓子火了,大声骂道:“他们凭什么抓老子副师长?老赵,你带特务团一营,去把老冯给我接回来!”
赵鹏举也大为恼火,要亲自带部队,赶往方城。
这不是小事,郑辉荣劝两人:“先不要冲动,我这就给军政治部打电话,请政治部出面解决这件事。”
“老郑,这时候不是和稀泥的时候!”栓子说:“即便老冯真是特务,也该抓回来,老子亲自毙了他,但他们为什么不亲自来我们师调查?我看他们就是一群糊涂蛋!”
郑辉荣拧不过栓子,只好同意。赵鹏举带着特务团一营,立即坐上汽车,赶往方城。
老冯肯定不是特务,他回到家乡,家里没了人,原来的那口老窑洞也已坍塌。老冯很伤心,坐在窑洞前,哭了大半天。
之前非常犹豫,心挂着两头,又想返回家乡,又舍不得生死以沫的战友,老冯已把栓子、赵鹏举当成亲人。他决定返回部队。
但他仍想在家里修建一个窑洞,等到老了,或者不能继续待在部队了,再回来。他住在亲戚家,又找人挖了一座新窑洞。一个月的时间,老冯五脊六兽,浑身不舒服。他想念栓子,想念老特务连的每一位兄弟。
身上的新军装扒下来,送给即将成亲的表弟。他也相亲成功,小学女老师。两人约定等老冯在部队附近找好工作,就让女老师赶到驻地。安排妥当,老冯坐上了返回部队的火车。
老冯的钱花完了,就买了短程车票。他计划下车后,再到火车站军代表借钱补上火车票。
方城公安局正在火车站抓特务,对出站乘客挨个盘查。老冯的车票只是短程,只好拿出介绍信。
看着老冯满脸灰尘,身上棉衣破旧,哪像一个副师长,当即被公安直接带出火车站,到公安局接受讯问。
说来也巧,公安局还真抓到一个特务。据特务交代,与之接头的人会拿着一封军官介绍信,还是解放军大官。有六人持有军官介绍信,只有老冯是副师长,而且看着一点不像副师长,也就成了重大嫌疑。
打电话询问师部,干事说老冯是后勤部长,与老冯介绍信不实。加上办案公安经验不足,就认定老冯是特务。
陈伍没把人要出来,第三天就来了一个营,坐在卡车上,直接堵住看守所大门。看守所长慌了神,赶紧和局长联系。公安局长刚从部队转隶过来,赶到看守所,看着荷枪实弹的战士,知道肯定抓错了人。
赵鹏举更是一脸气愤,大声呵斥:“你们怎么回事,竟然抓我们D师的人,还是管后勤的副师长!”
公安局长一通解释,又请赵鹏举去看守辨认。就是老冯,胡子拉碴,穿一身破棉衣。赵鹏举不由笑道:“我说老冯,就你这样,我要是公安,也怀疑你。”
老冯不好意思摆摆手:“啥也别说了,老家太穷,我又挖了一口窑洞。”
赵鹏举扭脸,又批评局长:“我说你们也是,既然有介绍信,就该派人去部队调查,打个电话就完事,这也太轻率了。”
“是,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请部队领导原谅。”局长又诚恳向老冯道歉。
都是自己人,又纯属误会,赵鹏举挥手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就把人接走了,放心,我们师长说了,出了问题,由我们负责。”
此时,独立二师划归Z军,番号为D师,师部驻扎在明东市,距离安平四百多里的地方。
军长姓张,叫张楚华,人送外号张疯子。政委姓焦,叫焦元春。两人讲的最多的是,仗打完了,各师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垦荒建农场,减轻国家负担。
没有二话,栓子和郑辉荣回到师部,立即着手布置。全师以团、直属营为单位,分散开来,在盐碱、低洼地带等人烟稀少的地方驻扎下来,肩上的枪换成锄头,自己动手,盖简易营房,挖沟修渠,引水排涝,轰轰烈烈,把土地当成新的战场。
除指挥全师外,师部也有自己任务,栓子、郑辉荣、赵鹏举和赵大富也和战士们一样,早出晚归,忙个不亦乐乎。
老冯走了,带着介绍信。临走前,栓子依依不舍,却又狠心说道:“回了家,安排了工作,就别再回来。”
“不用你说,我早就想回老家了。”老冯龇牙笑笑,眼里又噙着泪水。
老冯实际职务是师后勤部长,正团干部,但介绍信上写着副师级,档案里也是。这是栓子和郑辉荣做工作的结果,让他在离开部队前,争取给他下了副师长命令,并专职后勤工作。都是九死一生,能活下来,就该给一份照顾。
老冯的档案还在部队,郑辉荣给他说了,如果决定留在家乡,就写信回来,部队会派人去老冯家乡,把档案交给当地政府。
对于老冯,栓子非常欣慰,他不想让老冯牺牲,想让老冯再回到黄土高原,唱着信天游,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老冯也是如此打算,所以还没娶亲。他亲口对栓子说过,等回家以后,再娶亲生孩子。
但栓子真舍不得。每当天色黄昏,收工回驻地的时候,他都恍惚着似乎看到老冯的影子。栓子实在是太想老冯,两个月了,这个老东西竟然连封信都没写回来。
越想越不对,栓子和郑辉荣商量,得派人去老冯老家看看。郑辉荣也在担心老冯,于是叫来陈伍,让他再带一名干部,赶往老冯老家。
陈伍还没动身,忽然师部接到来自方城市公安局的电话,询问部队有没有一个叫冯毅德的人。政治部干事或许是忙糊涂了,不仅说有,还说已经回家,至于职务,就是后勤部长。
那边电话竟然告知说:“你们真糊涂,这个人是国民党特务!”
老冯是特务?栓子都听懵了,郑辉荣也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此事关系重大,国军撤退后,留下大量特务,现在正在肃清。
但栓子绝不相信老冯是特务,赶紧让陈伍赶往薛城,了解情况。
第二天中午,陈伍从薛城打来电话,说老冯可能被冤枉,但方城公安局拒不放人,非认定是老冯是特务。
栓子火了,大声骂道:“他们凭什么抓老子副师长?老赵,你带特务团一营,去把老冯给我接回来!”
赵鹏举也大为恼火,要亲自带部队,赶往方城。
这不是小事,郑辉荣劝两人:“先不要冲动,我这就给军政治部打电话,请政治部出面解决这件事。”
“老郑,这时候不是和稀泥的时候!”栓子说:“即便老冯真是特务,也该抓回来,老子亲自毙了他,但他们为什么不亲自来我们师调查?我看他们就是一群糊涂蛋!”
郑辉荣拧不过栓子,只好同意。赵鹏举带着特务团一营,立即坐上汽车,赶往方城。
老冯肯定不是特务,他回到家乡,家里没了人,原来的那口老窑洞也已坍塌。老冯很伤心,坐在窑洞前,哭了大半天。
之前非常犹豫,心挂着两头,又想返回家乡,又舍不得生死以沫的战友,老冯已把栓子、赵鹏举当成亲人。他决定返回部队。
但他仍想在家里修建一个窑洞,等到老了,或者不能继续待在部队了,再回来。他住在亲戚家,又找人挖了一座新窑洞。一个月的时间,老冯五脊六兽,浑身不舒服。他想念栓子,想念老特务连的每一位兄弟。
身上的新军装扒下来,送给即将成亲的表弟。他也相亲成功,小学女老师。两人约定等老冯在部队附近找好工作,就让女老师赶到驻地。安排妥当,老冯坐上了返回部队的火车。
老冯的钱花完了,就买了短程车票。他计划下车后,再到火车站军代表借钱补上火车票。
方城公安局正在火车站抓特务,对出站乘客挨个盘查。老冯的车票只是短程,只好拿出介绍信。
看着老冯满脸灰尘,身上棉衣破旧,哪像一个副师长,当即被公安直接带出火车站,到公安局接受讯问。
说来也巧,公安局还真抓到一个特务。据特务交代,与之接头的人会拿着一封军官介绍信,还是解放军大官。有六人持有军官介绍信,只有老冯是副师长,而且看着一点不像副师长,也就成了重大嫌疑。
打电话询问师部,干事说老冯是后勤部长,与老冯介绍信不实。加上办案公安经验不足,就认定老冯是特务。
陈伍没把人要出来,第三天就来了一个营,坐在卡车上,直接堵住看守所大门。看守所长慌了神,赶紧和局长联系。公安局长刚从部队转隶过来,赶到看守所,看着荷枪实弹的战士,知道肯定抓错了人。
赵鹏举更是一脸气愤,大声呵斥:“你们怎么回事,竟然抓我们D师的人,还是管后勤的副师长!”
公安局长一通解释,又请赵鹏举去看守辨认。就是老冯,胡子拉碴,穿一身破棉衣。赵鹏举不由笑道:“我说老冯,就你这样,我要是公安,也怀疑你。”
老冯不好意思摆摆手:“啥也别说了,老家太穷,我又挖了一口窑洞。”
赵鹏举扭脸,又批评局长:“我说你们也是,既然有介绍信,就该派人去部队调查,打个电话就完事,这也太轻率了。”
“是,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请部队领导原谅。”局长又诚恳向老冯道歉。
都是自己人,又纯属误会,赵鹏举挥手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就把人接走了,放心,我们师长说了,出了问题,由我们负责。”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312/4861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