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十八弟!
推荐阅读:诗镇乾坤、官诱:分手后,高官女儿爱上我、漫威:卧底神盾局,我正得发邪、重生:开局和校花共睡一床、源力过载、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仙根、女帝在上,穿越者他真的很迷人、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徐妙云此刻并未现身,原因是她身体抱恙,这些天一直都在房间里静心调养。也许,朱棣在出征前夕对她说的那些话,他们二人早已在房中私下倾诉完毕,因此这次徐妙云并未前来送行。
朱棣凝视着眼前这三个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孩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正当他准备转身率领众将士离开王府,踏上前往永平和大宁借兵的征途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张玉神色匆忙地跑了进来,向朱棣禀报:“殿下,府外有人求见。”
朱棣闻言,面露疑惑之色。在这个关键时刻,究竟会是谁前来拜见他呢?按常理来说,北平周边处于他控制范围内的人,此刻是不会来见他的。如此推断,来者很可能是来自北平之外的人。
而如今,他作为奉天靖难的唯一孤军,整个大明境内,除了他的北平燕地公然起兵造反之外,其他人都没有他这般胆量。所以,此刻前来求见他的人,要么是朝廷派遣而来,要么就是那几个周边藩王派来的使者。
“可是建文或李景隆派来的?”朱棣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怀疑。
张玉的表情显得有些微妙,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回答道:“不是,殿下。”
朱棣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的心中涌起了更多的疑惑。如果不是建文或李景隆派来的人,那么会是谁呢?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性。
“那便是北平周边,本王那几个弟弟派来的人吧,怕我会把他们卷进去。”朱棣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肯定,似乎他已经认定了这个想法。毕竟,除了朝廷和周边的藩王,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派人来找他。
张玉的回答依然果断:“也不是殿下,不如殿下前去看看?”
朱棣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张玉,似乎对他的回答感到十分意外。他原本坚信自己的猜测,可现在张玉却否定了他的想法,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朱棣疑惑之际,一旁的道衍和尚突然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引起了朱棣的注意,朱棣转头看向道衍和尚,只见他面带微笑,手指掐算着什么。
“大师,你这是何意?”朱棣问道。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说道:“殿下,不必担忧,来人虽非你所猜测的那两方,但也绝无恶意。”
朱棣听了道衍和尚的话,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既然道衍和尚如此说,那么来人应该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走,出去见见。”朱棣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外走去。他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个神秘的来访者,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朱棣率领众人一同朝外走去。刚踏出正殿,他的目光便被远处王府正门前的两道身影吸引住了。那两人身形修长,一男一女,头戴斗笠,将面容遮掩得严严实实。尽管朱棣视力极佳,但此刻也难以看清他们的真实容貌。
然而,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驱使着朱棣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两人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当他们的视线与朱棣交汇的瞬间,朱棣心头隐隐有些感觉,心想这两人究竟是谁呢?
就在这时,那男子缓缓抬起头,斗笠下的面庞终于展现在朱棣眼前。随着一声熟悉的声音:“四哥,好久不见啊!”
这声四哥,让朱棣顿时有种再见亲人的快乐。此时他都有些难掩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他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他的弟弟岷王朱楩!
而站在朱楩身旁的那个女子,虽然戴着面纱,看不清面容,但从她的身形和气质来看,朱棣立刻猜到她便就是自己的弟妹岷王妃袁巧儿。
朱棣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他激动得几乎要小跑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朝着朱楩和袁巧儿奔去。“哈哈哈哈,十八弟!真的是你吗?十八弟!”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兴奋,因为那就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朱楩满脸笑容地快步迎上前去,与迎面走来的朱棣紧紧相拥。这个拥抱充满了兄弟间的情谊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两人都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缓缓松开彼此,朱楩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他开心地说道:“哈哈哈哈,四哥,真是好久没见了啊!”
站在朱楩身旁的袁巧儿见状,也赶忙上前一步,向朱棣行了个礼,问候道:“四哥。”
朱棣见状,连忙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哈哈哈哈,弟妹无需多礼。”接着,他转头看向朱楩,好奇地问道:“十八弟呀,你怎么会突然来我这儿呢?张玉跟我说有人要见我,我还真是一万个没想到,来的人竟然会是你呀!”
朱楩微微一笑,回答道:“弟弟我知道四哥如今有难,所以特意赶来相助。”
朱棣听到这句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不禁感慨,自己在这场与朝廷的争斗中,可谓是孤军奋战。
他一直在为这些藩王们争取权益,然而周围的弟弟们,却都不敢有所作为,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反倒是现在离他最远的朱楩,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辞辛劳地从云南赶来帮他。
“你可知道啊,十八弟!当我得知允炆那小王八蛋竟然指使我那顽固不化的大舅子满贵州地追着你跑时,我那是气得火冒三丈啊!我当时就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过去边,狠狠地抽我那大舅子一顿!”朱棣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他一边说着,一边情不自禁的拍着朱楩的肩膀。说完之后话锋一转,朱棣的语气又变得有些无奈:“只是当时我自己也正和耿炳文在真定交战,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说到这里,朱棣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继续说道:“不过好在你兵法出神,能全身而退,不愧是咱们父皇的骨血,果然有着他老人家的风范啊!”
朱棣一边夸赞着朱楩,一边满意地点着头,对朱楩这个弟弟那是十分的赞赏。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没有在意或是去关心,朱楩此次前来相助,身边竟然只有袁巧儿一个人,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带。
朱棣凝视着眼前这三个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孩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正当他准备转身率领众将士离开王府,踏上前往永平和大宁借兵的征途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张玉神色匆忙地跑了进来,向朱棣禀报:“殿下,府外有人求见。”
朱棣闻言,面露疑惑之色。在这个关键时刻,究竟会是谁前来拜见他呢?按常理来说,北平周边处于他控制范围内的人,此刻是不会来见他的。如此推断,来者很可能是来自北平之外的人。
而如今,他作为奉天靖难的唯一孤军,整个大明境内,除了他的北平燕地公然起兵造反之外,其他人都没有他这般胆量。所以,此刻前来求见他的人,要么是朝廷派遣而来,要么就是那几个周边藩王派来的使者。
“可是建文或李景隆派来的?”朱棣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怀疑。
张玉的表情显得有些微妙,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回答道:“不是,殿下。”
朱棣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的心中涌起了更多的疑惑。如果不是建文或李景隆派来的人,那么会是谁呢?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性。
“那便是北平周边,本王那几个弟弟派来的人吧,怕我会把他们卷进去。”朱棣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肯定,似乎他已经认定了这个想法。毕竟,除了朝廷和周边的藩王,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派人来找他。
张玉的回答依然果断:“也不是殿下,不如殿下前去看看?”
朱棣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张玉,似乎对他的回答感到十分意外。他原本坚信自己的猜测,可现在张玉却否定了他的想法,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朱棣疑惑之际,一旁的道衍和尚突然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引起了朱棣的注意,朱棣转头看向道衍和尚,只见他面带微笑,手指掐算着什么。
“大师,你这是何意?”朱棣问道。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说道:“殿下,不必担忧,来人虽非你所猜测的那两方,但也绝无恶意。”
朱棣听了道衍和尚的话,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既然道衍和尚如此说,那么来人应该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走,出去见见。”朱棣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外走去。他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个神秘的来访者,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朱棣率领众人一同朝外走去。刚踏出正殿,他的目光便被远处王府正门前的两道身影吸引住了。那两人身形修长,一男一女,头戴斗笠,将面容遮掩得严严实实。尽管朱棣视力极佳,但此刻也难以看清他们的真实容貌。
然而,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驱使着朱棣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两人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当他们的视线与朱棣交汇的瞬间,朱棣心头隐隐有些感觉,心想这两人究竟是谁呢?
就在这时,那男子缓缓抬起头,斗笠下的面庞终于展现在朱棣眼前。随着一声熟悉的声音:“四哥,好久不见啊!”
这声四哥,让朱棣顿时有种再见亲人的快乐。此时他都有些难掩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他认出了眼前之人,正是他的弟弟岷王朱楩!
而站在朱楩身旁的那个女子,虽然戴着面纱,看不清面容,但从她的身形和气质来看,朱棣立刻猜到她便就是自己的弟妹岷王妃袁巧儿。
朱棣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他激动得几乎要小跑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朝着朱楩和袁巧儿奔去。“哈哈哈哈,十八弟!真的是你吗?十八弟!”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兴奋,因为那就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朱楩满脸笑容地快步迎上前去,与迎面走来的朱棣紧紧相拥。这个拥抱充满了兄弟间的情谊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两人都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缓缓松开彼此,朱楩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他开心地说道:“哈哈哈哈,四哥,真是好久没见了啊!”
站在朱楩身旁的袁巧儿见状,也赶忙上前一步,向朱棣行了个礼,问候道:“四哥。”
朱棣见状,连忙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哈哈哈哈,弟妹无需多礼。”接着,他转头看向朱楩,好奇地问道:“十八弟呀,你怎么会突然来我这儿呢?张玉跟我说有人要见我,我还真是一万个没想到,来的人竟然会是你呀!”
朱楩微微一笑,回答道:“弟弟我知道四哥如今有难,所以特意赶来相助。”
朱棣听到这句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不禁感慨,自己在这场与朝廷的争斗中,可谓是孤军奋战。
他一直在为这些藩王们争取权益,然而周围的弟弟们,却都不敢有所作为,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反倒是现在离他最远的朱楩,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辞辛劳地从云南赶来帮他。
“你可知道啊,十八弟!当我得知允炆那小王八蛋竟然指使我那顽固不化的大舅子满贵州地追着你跑时,我那是气得火冒三丈啊!我当时就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过去边,狠狠地抽我那大舅子一顿!”朱棣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他一边说着,一边情不自禁的拍着朱楩的肩膀。说完之后话锋一转,朱棣的语气又变得有些无奈:“只是当时我自己也正和耿炳文在真定交战,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说到这里,朱棣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继续说道:“不过好在你兵法出神,能全身而退,不愧是咱们父皇的骨血,果然有着他老人家的风范啊!”
朱棣一边夸赞着朱楩,一边满意地点着头,对朱楩这个弟弟那是十分的赞赏。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没有在意或是去关心,朱楩此次前来相助,身边竟然只有袁巧儿一个人,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带。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6/6100/53652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