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这便是尉缭子

推荐阅读:我在萌王当帝君逍遥四公子不能修仙,我就造机甲玄门都领袖我在两界当祖师契约婚姻:千亿老婆太撩人大夏:开局召唤罗网,镇压江湖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快穿之男配不搭理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卷王的修炼手册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尉缭走在回家的路上,脑中不断回响着秦武帝与他讲的话。
    这是皇帝口中说出来的话?
    难道秦武帝也觉得,大秦无万年国祚?
    身为皇帝,秦武帝竟然能容忍后世大秦帝国覆灭?
    更可怕的是,他这似乎不仅仅是容忍,仿佛是预见了未来天下大势。
    大秦依旧会覆灭吗?
    那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嬴政兼并六国是为了什么?
    最后天下依旧还是会分崩离析,战乱不断吗?
    “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
    尉缭不能理解秦武帝为何能说出这些话,但他能听懂这些话的意思。
    秦武帝已经决心三年之后将百越众部收为大秦的子民,他要同化百越的蛮夷!
    他要的是那些蛮夷也承认他们是大秦的子民,千百年后,那群蛮夷也会认为,他们与中原人是同一个祖先。
    大秦帝国是为后世奠定这个基础。
    入夜,雪又大了许多。
    冰冷的雪落在尉缭的脸上,他用力地揉搓着自己的脸颊。
    秦武帝跟始皇帝一般疯狂!
    始皇帝是要统一中原,秦武帝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完成更大,更加完整的统一。
    这算子承父业吗?
    大秦怎会接连出现这样的帝王?
    尉缭最不能理解的还是秦武帝说的——平等!!
    如何平等?
    皇帝、三公九卿!
    他们站在这世间的顶端。
    他们这样的人,说什么平等?
    尉缭听说秦武帝不满张良那篇《牧民术》,仅仅是因为一个“牧”字。
    秦武帝认为张良的内心是将百姓当牲畜。
    尉缭走到家门口,望着自己偌大的门庭。
    他身为右丞相,朱门绣户,甲第连云,钟鸣鼎食,又怎可能与庶民谈什么平等?
    人生来便不平等,凭借自己的能力拜相封侯之后,还要自己与庶民平等?
    皇帝要与庶民平等吗?
    “治民?”尉缭摇了摇头,换个说话,听起来似乎就比牧民好了许多,可这也是由上至下的治理,尊卑尽显。
    有区别吗?
    区别就是听起来似乎将庶民当人了。
    可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权贵眼中,那些庶民的命真不如家中养的牲畜。
    尉缭正要回府歇息,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尉丞相!”
    尉缭回头一看,竟是张良,不由笑了。
    “张良丞相在等老夫?”尉缭与张良同为丞相,关系不好不差,尉缭大概也猜到张良找他何事了。
    尉缭曾在始皇帝在位之时担任太尉一职,征战六国的过程中也曾提出“贿赂列国重臣、破坏合纵”的战略,并被秦始皇采纳。
    他还参与秦军编制、军功爵制的完善。
    他跟着赵凌去三川郡后,不仅将三川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军队也是他在治理,那时候张良和韩信都还没到三川郡呢。
    尉缭绝对算得上大秦两代皇帝的重臣,资历碾压张良,对赵凌作出的贡献,也是绝对碾压。
    尉缭担任右丞相,没有人敢有意见,张良在尉缭面前,也一直以晚辈自居。
    张良点头道:“尉丞相,此番接待百越使者,按理说应该张良去做,陛下却让您代劳,张良万分感谢。”
    张良现在除了是左丞相,还兼任了典客一职,典客位居九卿,就是处理外交的。
    而偏偏右丞相便是管外交汇总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良以典客的身份去处理外交问题,那么哪怕他是左丞相,依旧需要跟尉缭对接。
    百越使者来咸阳,秦武帝却没有用张良,这让张良有些失落,他想了许多……
    皇帝是叫他反思吗?
    区区百越使者,如果张良来处理,定然也是能处理好的,但秦武帝直接越过了典客,让右丞相全权处理,甚至连典客府的人都没用。
    尉缭也没有请张良进府,就站在门口,笑道:“张良丞相近日批阅文书也是繁忙,区区百越使者,谁做都一样。”
    “再过三日,匈奴使者也该至咸阳了,张良丞相想以典客身份亲自处理?”
    张良拱手道:“还请尉老指点!”
    此时,他没有称职务,而是以晚辈的身份请求指点。
    尉缭微笑道:“匈奴与百越不同。”
    “匈奴与大秦积怨更深!”
    “如今匈奴大败,他们是来求吾皇怜悯的,百越使者尚未能见到陛下……”
    “更何况陛下与匈奴之间有一年之约,除非他们此番带来了七颗九州神石,否则他们便不配向大秦称臣,也不配见陛下!”
    “子房身为左丞相,地位尊崇,也没必要自降身份去见那帮蛮夷。”
    张良眉头微屏,这话说得?
    大秦身为大国,哪怕匈奴战败,使者求见,皇帝不接见就算了,连丞相都不见他们?
    合适吗?
    张良左丞相的身份尊崇不宜见匈奴使者,那尉缭更不宜见了。
    可如今张良身居典客一职,人可以身兼数职,张良却也没分身术。
    “魏守白?”张良眼底一亮,突然想到一个人。
    尉缭的三弟子魏守白。
    魏守白擅长权术,更被秦武帝任典客丞一职,相当于副典客。
    之前白祁被抄家免职,典客一职空缺,秦武帝没有合适的人选,这才让张良兼任,如今魏守白被放进典客府,意思还不明显吗?
    尉缭微微点头,向张良行了一礼:“老夫岁数大了,天寒地冻,便先回府了。”
    “谢尉老指点!”张良明悟了,秦武帝恐早有打算,从让他兼任典客一职开始,便有打算了。
    魏守白是尉缭一系,张良身为丞相,长期兼任典客一职可不像话。
    但魏守白并无功绩,也未见其能力,若因尉缭的原因直接升其为九卿之一的典客,朝中那些秦武帝的门生怕是有怨言。
    如今魏守白只是典客丞,只要他能将接见匈奴使者这件事做好,令秦武帝满意,张良举荐,让其升任典客,岂不完美?
    也如尉缭所言,若匈奴使者连九州神石都没有凑齐,那他们不配见皇帝,也不配见丞相,那典客丞见他们也正好合适。
    秦武帝要借此事扶持尉缭一系,也要试张良是否知进退。
    尉缭不请张良进府,今日之后,左丞相和右丞相泾河分明。
    这便是帝王心术吗?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5/5808/54120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