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普庵到此,百无禁忌!

推荐阅读:奥特杂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玩家请上车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死期将至,总裁妻子疯狂折磨我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怪谈入侵:她靠隐藏规则杀疯了寒假回家过年,高铁偶遇高冷校花我真没想坑儿子啊官场奇才:最强靠山竟是我自己

    先前站在旁边满脸疑惑的莫三姑。
    听到林母这番话,更是霎时诧异的瞪大眼睛,在几十年前,就曾见过这名道长?
    衣着褴褛的酒肉道士,连忙阻止了林母下跪的动作,颇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答道。
    “切莫下跪。”
    “你这老夫人倒是记性不错,这过去了几十年,竟还记得本道。”
    “本道法号普宁,当初为了寻只孽畜,步行千里来到此地,口舌干燥生疮,由此才来讨口水喝。”
    林母明显是无比的后悔,不断摇头自责的颤声道。
    “普宁道长,这都怪我,这都怪我啊。”
    “要是早知您有这种本事,我和那早死的老头子,定是会把你的话放在心中,又怎么会变成......”
    很明显。
    林母有些难言的后悔,更是恨自己有眼不识高人。
    因为,当初这位普宁道长所说的话,她和早死的自家男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甚至能说是...转头就放下了。
    心中更是认为,这位道长就跟那些走街串巷、坑蒙拐骗、敲着道磬,寻人算命的假道士如出一辙。
    倘若当初多信几分,也许今次也不会遇到这种事。
    虽然现在林海恩也长大了,但那身上的特殊命格,就像是悬在林母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始终是有些说不出的担忧。
    要是有得选的话。
    她宁愿自家不出龙,只要所有子孙像个普通人那般,平平安安、无灾无忧的长大便好。
    普宁道长似乎完全不在意,意有所指的笑着答道。
    “信与不信都无妨。”
    “天地命数在此,就算我有天大的道行,那时也难帮你家半分,更是觉得这劫怕是难过。”
    “不过,让老道我意外的是...你这老夫人短短几十年内,竟在十里八乡接下了这么多的孩童,积下了浑厚无比的阴德。”
    “那娃子出生之后,虽然劫难亦现,但就连天后娘娘也不忍坐视不管,特地过来看了一眼。”
    “天地命数难改,但阴德福荫旺盛,神明自会出手庇佑。”
    “现今已然无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这老夫人往后可将要有个了不得的孙子啊。”
    普宁道长的话语,让林母也是感触的抹了抹泪花,而后沙哑恳求道。
    “道长,道长。”
    “我现在真不求什么福报,也不求子孙能有多大本事。”
    “现在那娃子浑身发烫,若是可以的话,麻烦您来帮忙看看,进来看看吧。”
    “肯定要看。”普宁道长先是给林母吃了颗定心丸,而后有些感慨的继续道。
    “先不说今日遇见了。”
    “单论他是清元的关门弟子,我也得尽力让他安稳度过此劫。”
    清元?
    听到这个道号。
    莫三姑先是愣了下,而后顿时惊喜的问道。
    “道长,您可是认识宁法师吗?”
    “自是认识。”普宁道长点了点头,更是带着些许无奈道。
    “本道所学的普庵法,跟清元的闾山派,溯源起来关系也是匪浅,更不用说我们两人的道场,相隔也不过区区几个山头。”
    “上次见到,清元便是不停在本道面前夸耀,说着收了个让天上神明都满意的关门徒弟,以此来眼馋老道。”
    “但算出他的宝贝徒弟,可能要在这段日子起乩,生怕出啥大问题,又因有事无法前来。”
    “就托恰好要再来寻那孽畜的本道,特地专门来此看上一眼。”
    “说起来,无论闾山法,还是本道的普庵法,学起来都是有那吃不完的苦,比起其他法脉,自是有些落寞了。”
    “倒是说多了,先去看看那娃子吧。”
    还在惊讶于普宁道长和宁法师竟会如此相熟的莫三姑。
    此时也是连忙反应过来,立即侧身道。
    “道长,快来看看这娃子吧。”
    普宁道长走进屋内。
    对着眼泪早已蓄满眼眶的陈燕,轻轻点头示意后,便是走到床边拉起林海恩的左手腕,按下探了探脉搏。
    紧接着。
    伸出满是油花的手掌,轻抚在林海恩胸膛位置,又朝着天灵盖按去,感受具体的温度和情况。
    数秒后。
    普宁道长便看向满脸焦急的众人点了点头,肯定的缓声道。
    “正如本道先前猜测的那般。”
    “这娃子虽然命格特殊,能承载正神上身,但自身未修半点道行,年纪也还尚幼,身体骨血还未彻底长好。”
    “因此这神明滔天阳气,命格是承载住了,可身子却还是太弱了。”
    “虽然用了安神符,护住了三魂七魄,但那剩余阳气留在体内,四处乱窜,血肉经脉难以吸收,由此导致浑身发烫,昏睡不起。”
    这些玄妙拗口的形容词。
    让林母只觉得双眼发晕,只能连忙忧心忡忡的追问道。
    “道长,那这...那这要如何处理?”
    普宁道长将手收回,随即淡笑着解释道。
    “处理起来也简单。”
    “这娃子就是现在还年幼,气血不足,难以吸收那些阳气。”
    “你们只需去寻来些许补气血的药材珍物,年份越高越好,给这娃子服下,用不了多久便能醒来。”
    “还是着急了些,倘若是再过个几年,等身子骨长好了,再起乩唤来天上正神,倒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补气血的药材珍物?”莫三姑轻声念叨两声,随即也不多说什么,咬了咬牙看向林母和陈燕道。
    “十五、燕子。”
    “那些东西虽然咱们一时半会找不来,但其他人也许会有。”
    “我现在就去让村长问下,看看谁家里有这种东西,咱们就将其买来或者暂时借......”
    还不等莫三姑说完。
    早已心急如焚的林母,便是立刻插进话头道。
    “三姑。”
    “我记得...记得就在前几日,好像就有只鬼仙送来了一份礼,说是要给燕子补身体。”
    “先前咱们生怕出事都不敢用,现在普宁道长恰好在这,要不拿出来看看能不能给海恩用上。”
    “三姑,自个家知道自个事,咱们村都是风吹日晒的渔民,哪里会有这种好东西,就算侥幸捡到,怕是也早早就卖了啊。”
    此话一出。
    莫三姑略微犹豫两秒,还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没有半点迟疑。
    林母立刻便走到侧屋的柜子里,拿出那用荷叶包着的三样珍贵物品,放到普宁道长前,出声道。
    “道长,这三个...三个东西能用上吗?”
    普宁道长看了眼,霎时便有些惊讶的答道。
    “自是能用,而且效果绝佳。”
    “这三个东西可颇为不凡啊,至少三百年的人参和灵芝,再加这山岭头鹿的初角,都是千金难买到的东西。”
    “每样东西只需用上一小半,那小娃子不出半天,便能醒来。”
    得知东西有用后,林母微微松了口气。
    站在旁边的莫三姑,则是颇为郑重的和普宁道长,讲述起这三样东西的具体来历。
    听闻老鬼拜门,希望化解往日恩怨,并结下善缘后。
    普宁道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无比肯定的大手一挥,示意道。
    “倒是歪打正着了,这三物大可以用。”
    “往后要是遇事了,也但用无妨,待会各剪下一小半磨成粉,用水服送喂给那小娃便可。”
    林母先是神色大喜,只觉得自己二孙子的劫,算是过去了,但又有些担忧后怕的出声问道。
    “道长。”
    “按三姑说的,这用了东西怕是就得结下善缘了,倘若那个鬼仙后面对小海恩不利的话。”
    “岂不是.......”
    普宁道长摆了摆手,直接打断其后续话语。
    一改先前嬉闹世间的模样,眼神变得格外凌厉和威严,冷哼一声道。
    “无需怕。”
    “何谈鬼仙,无非是只修炼有成的老鬼罢了,既然它说要结善缘,那结下又有何妨?”
    “可倘若它出尔反尔,妄用此事来要挟谋害你家,本道届时定将打的它魂飞魄散,难入轮回。”
    这番话。
    彻底让林母放下心来,捧着荷叶中的三样珍贵药材,急匆匆道。
    “哎呦,那我就放心了。”
    “普宁道长您先坐会,我这就去把它磨成粉。”
    随着林母离开。
    莫三姑看向道袍褴褛,内衬好似还是僧衣的普宁道长,终于是问出了刚见到有藏在心中的疑惑。
    “普宁道长。”
    “我有一事,也不知道该不该问。”
    “您的装扮看起来是个道士,更是能吃肉喝酒,可为何总是口诵阿弥陀佛,这让我实在是有些不解......”
    很明显。
    现在算半个闾山人的莫三姑,有些看不懂普宁道长的行为。
    既是道士,为何又诵佛语?
    普宁道长先是哈哈大笑,而后毫不在乎的回答道。
    “自是佛道皆修。”
    “旁人总言佛道双修是歪路,应择一路由始至终、证得本心,可我却笑他人看不穿。”
    “佛如何,道又如何。”
    “只要能令人向善便是好路,只要能沉澈心境、道行提升、灭却鬼邪便是好法。”
    “高道不贬僧,高僧不毁法。”
    “本道一脉更是如此,普庵到此,百无禁忌,万般皆可!!”
    几分钟后。
    陈燕用这三样物品磨成的粉末,一点点小心翼翼的喂到林海恩口中,更是轻轻擦拭下自家儿子的嘴角。
    普宁道长伸手摸了摸林海恩的脉搏,又感受下胸膛的温度,点了点头缓声道。
    “不出一个时辰,这娃子就能醒来了。”
    “既然此事已结,本道也就不多留了,还要再去那深山之中,寻那只逃窜多年的孽畜。”
    听到普宁道长要走了。
    林母便是急忙挽留,更拉着普宁道长的手腕,出声道。
    “道长,不急,不急走啊。”
    “我在准备席面了,至少把这席面吃了再走啊。”
    普宁道长摇了摇头,摆手拒绝道。
    “席面就不吃了。”
    “若有美酒好肉倒可装上,到时走进深山老林之中,口中也还能留点滋味。”
    见到没办法留下普宁道长。
    林母便是立刻装了一整只烧鸡,也把普宁道长那随身带着的葫芦,倒满了自家酿的地瓜烧。
    一手提着烧鸡,一手抓着酒葫芦。
    普宁道长洒脱的从林家离去,朝着那茂密的山林走去,摇头晃脑的喃喃不停。
    “普庵祖师大神通,金光覆地放毫光。”
    “天无忌,地无忌,普庵到此,百无禁忌!!”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4/4100/30584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