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推荐阅读:军婚,末世大佬嫁兵王,遇强则强、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凡尘仙缘、万仙来朝、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末世:开局我夺取了SSS级异能、装疯卖傻,谋定天下、穿越60:我在南锣鼓巷82号、重生官场从阶下囚到封疆大吏、1955重生回到从前、
“如果只是谈国事,百姓们未必会感兴趣。你说什么吏部尚书易主,谁某某被陛下封为某州刺史,普通百姓能有多大的兴致?
“官府的人,不用看报纸,都能知道!”
“所以您这个建议,并不是很好,反而会影响我们报纸的销售。如果报纸卖不出去,那我创办这份报纸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
李想搞这份报纸并不只是为了娱乐。
如果真的是为了让自己开心,那还不如让紫霞姑娘多演几出戏。
“既要严肃,又要幽默,王爷,这份报纸的篇幅太小了,想要做到完美,谈何容易?”
就算是让骆宾王写一篇文章,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下来。
不过让他来管理一家报社,他还是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人见过报纸,燕王殿下突然想要做这件事,他是一头雾水。
无奈之下,他只能和李想来商量一下。
“这个好办,我们先把报纸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第二部分是商业,第三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趣事,第四部分是……”
李想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开个外挂,让这份报纸更好卖。
“那就连载吧,等报纸做大了,我们再做两版,比如足球赛,马球,戏剧等等。”
“连载?王爷,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作品要写了?”
骆宾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将注意力从报纸上移开。
这些年来,论小说话本,放眼整个大唐,恐怕都找不出比李想更好的人了。
“这件事,本王还得好好想想,你先把其他的事情处理好,每一个内容都要找个编辑,到时候再向外征集稿子就行了。”
李想还没想好要写哪一个,所以,他并没有和骆宾王商量。
“这个编辑不难找,我们去观狮山书院请几个老师或者学生过来就行了。不过这份报纸,我也是第一次做,一点经验都没有,三天之后就出来,会不会太仓促了?”
“考验你能力的时刻到了!”
“……”
燕王府的印刷作坊,即便是深夜,也是灯火通明。
一大早,骆宾王就将第一期的报纸给写好了,然后就去了一趟印刷厂,监督报纸的印刷。
这个时代,可不是电脑排版的时代,你拿着稿子,鼠标一点,立刻就能印出来。
“骆郎君,这份报纸字数太多了,就算是连夜赶工,也不一定能印出五千份,不如先印一千份,到时候再做决定。”
印刷作坊的掌柜戴兰显然对骆宾王张大口要印五千份很不满意。
长安城虽然是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但是按照户数来算,也不过十多万户而已,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存货?
戴兰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可不想让骆宾王浪费自己的资源。
“那明天上午先印一千份,剩下晚点再印。”
这份报纸虽然叫《大唐日报》,但李想已经和骆宾王打过招呼,三天一版。
这也是为什么骆宾王并不着急今天晚上就能印完的原因。
“好!”
戴兰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安排人手,让他们继续准备五千份的报纸。
近几年造纸作坊蓬勃发展,印刷作坊自然不愁纸不够用。
唯一的缺点就是,用活字印刷的话,需要一段时间。
……
黎明时分,朝阳照常从东方升起。
用过早膳,苏若器照例坐着去大理寺的马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苏若器趴在车厢窗口,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忽然听到一道稚嫩的童音,顿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停车!”
“你卖什么东西?”
苏若器让车夫停下,然后对着小孩喊道。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叠纸,嘴里还哼着奇怪的曲调,像是在卖什么东西,让苏若器很是好奇。
“郎君,新出了一份《大唐日报》,一文钱,要不要来一份?一文钱一张,光是这张纸,就值一文钱了。”
赵小五本是一个孤儿,在济生堂长大,今天是他在街上卖报纸的第一天。
不过,这些年来,他早就练就了一张脸皮,嘴皮子功夫也是一流的。
而且昨天就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卖报纸,是以苏若器一开口,立刻就对答如流。
“《大唐日报》?”
苏若器想了想,觉得自己还真没听说过。
“实不相瞒,郎君,这份《大唐日报》,是燕王殿下特意安排的,为的就是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大唐的时事。”
“一文钱一张的报纸,根本就是亏本的生意。”
“你看,今天这份报纸上,可是记载了朝廷里的最新动态,还有东西市的各种新闻,就连燕王都亲自写了一篇文章。”
赵小五一字不识。
他完全不知道大唐日报上写的是什么。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把报纸卖给别人。
要知道,东家可是说了,卖出十份报纸,每个人都有一个铜板的奖励,卖得越多,奖励也就越多,没有上限!
赵小五在医馆里呆了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攒过几个铜板,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关心这个问题。
但凡有点成就的人,都不会留在济病坊。
这里的人不可能永远收留他们,像赵小五这样十岁的孩子,最多只能在里面再吃两年稀饭,剩下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毕竟,济病坊是朝廷开的,虽然是慈善机构,可也不能养人一辈子。
“燕王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苏若器听到这话,两眼放光。
“给我来一个,不,给我来五个!”
苏若器看着赵小二手里拿着的《大唐日报》,顿时来了兴致。
区区几个铜板,他还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这本书上,却是燕王的最新杰作,引起了他的注意。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买份报纸,泡一壶龙井,好好看看。
至于额外买来的那几份,则是去送给同僚和上司。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一文不值,但却是最合适的,可以让人欠下一个人情。
毕竟,就算这份报纸只有一张纸,但好歹也是一本书吧?
这样的礼物,比什么甜点都要好。
“官府的人,不用看报纸,都能知道!”
“所以您这个建议,并不是很好,反而会影响我们报纸的销售。如果报纸卖不出去,那我创办这份报纸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
李想搞这份报纸并不只是为了娱乐。
如果真的是为了让自己开心,那还不如让紫霞姑娘多演几出戏。
“既要严肃,又要幽默,王爷,这份报纸的篇幅太小了,想要做到完美,谈何容易?”
就算是让骆宾王写一篇文章,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下来。
不过让他来管理一家报社,他还是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最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人见过报纸,燕王殿下突然想要做这件事,他是一头雾水。
无奈之下,他只能和李想来商量一下。
“这个好办,我们先把报纸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第二部分是商业,第三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趣事,第四部分是……”
李想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开个外挂,让这份报纸更好卖。
“那就连载吧,等报纸做大了,我们再做两版,比如足球赛,马球,戏剧等等。”
“连载?王爷,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新作品要写了?”
骆宾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将注意力从报纸上移开。
这些年来,论小说话本,放眼整个大唐,恐怕都找不出比李想更好的人了。
“这件事,本王还得好好想想,你先把其他的事情处理好,每一个内容都要找个编辑,到时候再向外征集稿子就行了。”
李想还没想好要写哪一个,所以,他并没有和骆宾王商量。
“这个编辑不难找,我们去观狮山书院请几个老师或者学生过来就行了。不过这份报纸,我也是第一次做,一点经验都没有,三天之后就出来,会不会太仓促了?”
“考验你能力的时刻到了!”
“……”
燕王府的印刷作坊,即便是深夜,也是灯火通明。
一大早,骆宾王就将第一期的报纸给写好了,然后就去了一趟印刷厂,监督报纸的印刷。
这个时代,可不是电脑排版的时代,你拿着稿子,鼠标一点,立刻就能印出来。
“骆郎君,这份报纸字数太多了,就算是连夜赶工,也不一定能印出五千份,不如先印一千份,到时候再做决定。”
印刷作坊的掌柜戴兰显然对骆宾王张大口要印五千份很不满意。
长安城虽然是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但是按照户数来算,也不过十多万户而已,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存货?
戴兰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可不想让骆宾王浪费自己的资源。
“那明天上午先印一千份,剩下晚点再印。”
这份报纸虽然叫《大唐日报》,但李想已经和骆宾王打过招呼,三天一版。
这也是为什么骆宾王并不着急今天晚上就能印完的原因。
“好!”
戴兰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安排人手,让他们继续准备五千份的报纸。
近几年造纸作坊蓬勃发展,印刷作坊自然不愁纸不够用。
唯一的缺点就是,用活字印刷的话,需要一段时间。
……
黎明时分,朝阳照常从东方升起。
用过早膳,苏若器照例坐着去大理寺的马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苏若器趴在车厢窗口,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忽然听到一道稚嫩的童音,顿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停车!”
“你卖什么东西?”
苏若器让车夫停下,然后对着小孩喊道。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叠纸,嘴里还哼着奇怪的曲调,像是在卖什么东西,让苏若器很是好奇。
“郎君,新出了一份《大唐日报》,一文钱,要不要来一份?一文钱一张,光是这张纸,就值一文钱了。”
赵小五本是一个孤儿,在济生堂长大,今天是他在街上卖报纸的第一天。
不过,这些年来,他早就练就了一张脸皮,嘴皮子功夫也是一流的。
而且昨天就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卖报纸,是以苏若器一开口,立刻就对答如流。
“《大唐日报》?”
苏若器想了想,觉得自己还真没听说过。
“实不相瞒,郎君,这份《大唐日报》,是燕王殿下特意安排的,为的就是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大唐的时事。”
“一文钱一张的报纸,根本就是亏本的生意。”
“你看,今天这份报纸上,可是记载了朝廷里的最新动态,还有东西市的各种新闻,就连燕王都亲自写了一篇文章。”
赵小五一字不识。
他完全不知道大唐日报上写的是什么。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把报纸卖给别人。
要知道,东家可是说了,卖出十份报纸,每个人都有一个铜板的奖励,卖得越多,奖励也就越多,没有上限!
赵小五在医馆里呆了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攒过几个铜板,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关心这个问题。
但凡有点成就的人,都不会留在济病坊。
这里的人不可能永远收留他们,像赵小五这样十岁的孩子,最多只能在里面再吃两年稀饭,剩下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毕竟,济病坊是朝廷开的,虽然是慈善机构,可也不能养人一辈子。
“燕王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苏若器听到这话,两眼放光。
“给我来一个,不,给我来五个!”
苏若器看着赵小二手里拿着的《大唐日报》,顿时来了兴致。
区区几个铜板,他还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这本书上,却是燕王的最新杰作,引起了他的注意。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买份报纸,泡一壶龙井,好好看看。
至于额外买来的那几份,则是去送给同僚和上司。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一文不值,但却是最合适的,可以让人欠下一个人情。
毕竟,就算这份报纸只有一张纸,但好歹也是一本书吧?
这样的礼物,比什么甜点都要好。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53432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