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吐蕃大败,侯君集郁闷没军功

推荐阅读:不败战神杨辰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你是我的万千星辰薄夜唐诗寄宿妈妈的闺蜜家后,阿姨破产了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别叫我恶魔栾青峰绝世狂医从天才开始无敌于斗破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

    唐军自然也准备了火油弹。
    这些年来,李想对火油弹进行了改良,大量的边军装备上了火油。
    牛进达亲自率领前锋营,在一群亲卫的保护之下,向吐蕃大营冲去。
    各种各样的火油弹被骑兵们扔了出去,不少帐篷都燃烧了起来。
    不到一刻钟,牛进达率领的先锋营便冲过了一半的吐蕃大营,身后燃起了熊熊大火。
    但是松赞干布选择的这个山谷足够宽阔,不会一把火烧死吐蕃军队。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牛进达那一万多名先锋营的冲击之下,吐蕃军队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他们中的一些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哪里还敢反抗?
    即使是松赞干布组织起来的抵抗,对前锋营也只是给他们挠痒痒而已,很快就溃散了。
    在两军对垒中,军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阵型一旦崩溃就是四散而逃。
    土藩人的阵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也是越来越乱。
    借着四处燃烧的火光,战况一时半刻也分不出胜负来。
    但是在禄东赞看来,战斗已经结束了,他怕自己和松赞干布落入唐军之手,那便全完了。
    于是,他们见大势已去,立即带着松赞干布向西退去。
    松赞干布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含恨后退。
    事实上,牛进达的军队并没有真正杀死多少土藩士兵,战后清点起来,也不过数千人人头。
    不过,这一战,却展现了大唐的威严,令松赞干布都为之胆寒。
    直到第二天,他收拢了数万人,却再也没有了与唐军战斗的想法。
    于是松赞干布和大唐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日,当松州刺史看到牛进达出现在松州城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至于之后率军赶来的侯君集,更是郁闷得要死。
    这一趟算是白来了,什么功劳也没捞着。
    “土藩国的军队已经撤走了吗?”
    松州城外,侯君集站在那里,迟迟不入。
    “父亲,我们的斥候已经派出了五十里远,却没有发现吐蕃军的踪迹,偶有发现,也是失散的士兵。”
    侯君集的义子侯昌站在侯君集的身后,脸色阴沉的说道。
    本来想着,这一次父亲领兵,他能立点功,回去封个官,舒舒服服的享福去了。
    但现在看来,却是失算了。
    “这些土藩的家伙,还真是狡猾。传令下去,我们在这里扎营休息几天再回朝。”
    侯君集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土藩的人已经逃走了,他总不能杀无辜百姓去邀功吧?
    现在不是隋朝末年,如果他敢这么做,恐怕不需要御史们的弹劾,就会有士兵跳出来反对。
    他这支队伍,除了侯昌等几个义子是他的私兵外,其他人都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只是暂时听命于他。
    松赞干布率军向山南进发,忽然打了几个喷嚏。
    鲁东赞连忙叫来军中的郎中,查看松赞干布的身体状况。
    这一战的失利,对松赞干布在吐蕃国内的威信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他的身体再有什么闪失,那吐蕃内部可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
    贞观十二年,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有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在发生着。
    吐蕃大败而归,薛延陀的内乱自然也就不说了。
    而西突厥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欲谷设自称陆可汗,与咥利失打得难解难分。就这样,双方在伊列河上划出了一条界限,共同统治着这片土地。
    这也是大唐未来消灭西突厥人的基础。
    当然,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对大唐有利。
    而远在中东的阿拉伯人,则是在这一年,占领了耶路撒冷。
    从那以后,阿拉伯开始向中亚扩张。
    与此同时,辽东那边,高句丽人也蠢蠢欲动。
    一方面,高句丽人在渤海岸不断的受到捕奴队的攻击,人口急剧减少。
    而另一边,经过多年的积蓄,高句丽人觉得已经有了和大唐抗衡的实力。
    人呐,真的很难认清自己。
    大运河真是了不起,使杭州与洛阳直接相连。
    再加上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水路已经打通,大唐在水路上的发达程度,远超任何一个王朝。
    黄河,淮河,长江,这些主要的河流都由大运河连接起来了,这对全国各地的货物运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毕竟,水上运输比陆地运输要方便得多。
    张猛与房遗爱,正沿着这条运河,前往长安城。
    今年以来,捕鱼队明显加大了对运河的投入,原本下南洋的船队,也不需要从登州绕行了。
    “张大哥,这一次虽然收获不小,但是我觉得船还是太少了。”
    房遗爱站在甲板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船队,脸上浮现出一抹欠揍的神色。
    这一次,捕鱼队带着两倍于以往的船队前往南洋的。
    这遮天蔽日的一幕,让沿途的州府都为之震动。
    “这船里,大半都装着大米。王爷这是怎么了,平白无故带了那么多大米回来,虽说林邑国的大米比长安便宜了一半,可咱们装什么不好,香料什么的不比大米值钱啊。”
    张猛想了想,当时船队已经到了杭州,燕王却突然安排了一匹快马,让他尽可能的从南洋带回更多的大米。
    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捕鱼队偶尔也会往登州运一些上好的大米,但大米从来都不是海贸的主力。
    而且,捕鱼队好不容易在南洋发现了一个香料岛,为什么要装大米?
    张猛看着身后的船队,眼中闪过一丝幽怨。
    这次回到长安,我得向王爷提议,让船队多下南洋,毕竟南洋已经有了几个中转站。
    无论是之前掠夺到的那座小岛,还是现在的香料岛,都有固定的船员居住,为过往的船只提供物资。
    而林邑,占城,捕鱼队也纷纷选择了适合的海港作为长久据点,甚至在当地开了店铺。
    张猛、房遗爱二人,都心知肚明,南洋才是捕鱼队未来发展的重点。
    当然,这并不是说倭国的贸易就不重要了,只是这个国家的发展空间比较小而已。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39375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