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党项人组成的捕奴队

推荐阅读:诗镇乾坤官诱:分手后,高官女儿爱上我漫威:卧底神盾局,我正得发邪重生:开局和校花共睡一床源力过载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仙根女帝在上,穿越者他真的很迷人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这段时间,拓跋甘过的很滋润。
    自从他在定襄城中卖了一大笔茶,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便对这座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来二去,便与定襄商会搭上了线。
    在马周说要组建一支以党项人为主的捕奴队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拓跋鳌。
    这是他们部落最强大的勇士。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但是他却觉得,对方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族长,这一次,我们从附近几个部落带来了八百多名精壮的战士,要不要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来,直接进攻?”
    拓跋鳌在定襄城见识到了钱的好处,也见识到了达飞的捕奴队的风光。
    而且,定襄商会的人还亲自接待了拓跋鳌、拓跋甘,这让他们的底气更足了。
    “好吧,我们慢慢靠近。这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拓跋甘很清楚,想要在草原上混的风生水起,就必须要和定襄商会搞好关系。
    很显然,那个马长史并不希望吐谷浑人的捕奴队做大,就算是再用吐谷浑人组成捕奴队,他也要让再建一支。
    吐谷浑的捕奴队,绝对会下意识的去其他部落抓人。
    吐谷浑和党项人也是如此。
    拓跋甘虽然知道定襄商会是怎么想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就算他不站出来,别人也会站出来。
    这一点,拓跋甘看的清清楚楚。
    既然如此,那就自己站出来,把这份财富握在自己的手里。
    正如唐人所说,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朋友。
    “定襄商会那边私下里说过,只要是西突厥或者薛延陀的奴隶,他们都会加价一成。这个部落少说也有两三百个青壮年,算上伤亡,这一趟下来,我们至少能赚几百个银币。”
    拓跋鳌舔了舔嘴唇,紧紧握着马长史所赠的钢刀,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嗯,薛延陀的地盘很大,以后我们就专挑那些落单的部族下手,用不了两年,我们就能在定襄买下一座大宅院,穿上绸缎,坐着精致的马车。”
    说完,拓跋甘一夹马腹,带领着捕奴队的人加快了速度。
    数里之外,一个薛延陀的部落中,炊烟袅袅,不少牧民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了。
    这些年来,大唐的北疆一直都是风平浪静。
    在大唐征服东突厥后,薛延陀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这些年来势力扩张得飞快。
    整个草原上,除了西突厥之外,再也找不出任何一个国家是他们的对手。
    而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帝国,也因为内乱,实力大减。
    李想自然也在思考,该怎么处理这两个家伙。
    “王爷,看宾王的信,定襄附近的情况还真不是一般的复杂。除了周围两百里范围内,受定襄势力影响较大,比较听话之外,其他人都是各怀鬼胎。”
    刘谨站在李想对面,正在和李想讨论着北方区域的地图。
    北方的局势,都与定襄商会和大唐边陲的稳定息息相关。
    所以,李想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持北方稳定。
    李想看着薛延陀占据了一大片草原,脑海中不停的回忆着大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
    不用多说,大唐迟早会击败薛延陀,只不过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的问题。
    “是啊,薛延陀已经有些无法无天了,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就会出事。”
    李想早就想把整个北方草原都纳入大唐的版图,这些年来,兵部已经在边陲建立了几座军事堡垒,但数量依然有限。
    而且水泥路的推广,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完成的,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阻止薛延陀的发展。
    刘谨当然知道李想在想什么,想了想,说道:“王爷,要不试试推恩令呢?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王爷不妨上书,请求陛下将薛延陀的各部分封出去。”
    “推恩令?”
    李想两眼放光的说道。
    这是一个阳谋。
    一方面,李世民占据了大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表面上,薛延陀已经臣服于大唐。
    另一方面,真珠可汗的儿子,基本不可能拒绝。
    而且在草原上,父子之情并不是很重,如果让别人知道真珠可汗拒绝大唐的命令,恐怕根本不需要唐军,只需要派几个使节过去,就可以在薛延陀内部制造一场叛乱。
    特别是那些没有机会登上大汗之位的儿子,只要被大唐册封为小可汗,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住野心和诱惑。
    “对啊。现在薛延陀还不敢和大唐正式撕破脸皮,这是一个分化的好机会。”
    刘谨在复杂的情况下,总是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现在对付薛延陀等人,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甚至,让马周在各个部落都建立捕奴队,也是他的意思。
    “行了,我看可以,你拟一份奏章,过几日我会上报。”
    李想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了。
    最近因为香料不少人亏了不少,那些言官也动不动找他的麻烦。
    正好借此机会,让那些言官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对我指手画脚了。
    ……
    宣政殿内,李世民与房玄龄,温彦博三人,正在商议着什么。
    “启禀陛下,薛延陀可汗把牙帐搬到了东突厥草原,实力大增,一直在和大唐的边军发生冲突。”
    侯君集面色凝重,心中暗道,这薛延陀还真是不知死活。
    “边境一带,地界本就不分明,偶有摩擦,再正常不过。”
    在这个时候,大唐和薛延陀翻脸,萧瑀是不赞同的。
    “萧公,话是这么说,但现在薛延陀已经有了异心,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要不要让礼部的人去训斥他一顿?”
    温彦博提议道。
    无论是哪一方,想要开战,都要好好想一想。
    所谓好战必亡,一言不合就开战,对大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再过几年,水泥路修好了,那么开战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房玄龄对温彦博的提议,还是比较赞同的,毕竟现在还没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507/39375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