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各国使者 宴始
推荐阅读:带狗恶棍:开局逼疯小仙女!、都市最强武帝、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武魂罗三炮?我乃龙帝临世!、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一念成婚:腹黑总裁超疼人苏玖瑶顾寒夜、从蒙德开始的格斗进化、欲刺、女市长的男大秘、
百官交谈间,外邦使者依次入场。
大周东边以北,有新罗、乐浪等国度,国人外貌和身高都与大周人相似,不过穿着有别。
特别是新罗国人,酷爱穿白色,在新罗国,白色亦是能力的象征。
与大周的明黄色不同的是,新罗国上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皆可着白色衣裳。
而他们的地位高低,主要体现在头顶帽子的大小上。
一人戴的白帽子越大,便代表此人在新罗国的地位越高。
新罗国使者入殿内的时候,头上的帽子还扇了乐浪国使者俩大耳巴子,搞得双方差点在门口闹起来,还是鸿胪寺官员及时上前,将双方引至了各自席面。
再之后入场的,便是胡人使者。
胡人是游牧国的统称,除却匈奴以外,大食等游牧国也都派了使者前来。
匈奴使者人高马大,脸庞宽阔,颧骨突出,双眼细长而锐利,上身着圆领窄袖短衣,下身穿束腿长裤,行走间很是豪迈。
大周文官悄声评价道:“看起来便是个能打的。”
武官闻言鼻间轻嗤。
再观匈奴使者身后的大食使者。
身形虽高大,但面部轮廓和五官却与匈奴使者不同——小麦肤色,剑眉锐目,五官立体而深邃。
百官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跟刚才那个比起来,看起来是个不太能打的。”
在大周人的印象中,游牧国度之人,自是越壮硕越能打。
大食使者虽然身量在那,可与壮得跟小山一样的匈奴使者一比,便略显单薄了。
“他的眼睛还是蓝色的。”
“像宝石。”
“他戴了好多耳饰,咱的小姑娘都没他戴得多。”
匈奴与大周和大食都有些不对付,所以匈奴使者进殿后便也不说话,硬着个脸便开始喝酒,令人感官不佳。
再后进殿的,便是倭国使者。
倭国使者个子不高,甚至称得上是“矮小”。
进殿之后,他一步一笑,礼貌至极地落了座。
——呸。
——伪君子。
想着倭国之前做得那些丧良心的事儿,百官不约而同地撇了撇嘴。
有人低声提醒道:“大——国——风——范。”
大国风范?
季本昌听后还是撇嘴,甚至还转了转脑袋,正对着倭国使者狠狠地撇了下嘴。
随之,又有两个小国的使者走了进来,在宫人的引领下落了座。
最后入殿的,是拂菻国的使者。
拂菻国位于大周北部,与胡人国度部族相邻,但拂菻国人的外貌,比胡人更为精致。
此次寿宴,是大周第一次与拂菻建交。
就连礼部鸿胪寺都没想到,能在去年收到拂菻国的国书,毕竟二国相隔较远,而中间隔着的,还是凶猛不讲理的胡人。
百官又开始点评。
“金发碧眼的,比胡人好看。听说他们国家里,有三成的人都是金发碧眼。”
“也有金发褐眼的。”
“听说还有金发红眼的。”
“不能吧?”
“他们自己说的。”
“本官还听说,他们此次来贺,带了重宝,咱们大周掘地三尺都没有的那种重宝。”
“怎的可能!我大周地大物博,有什么玩意儿是他们有,咱们没有的?”
“本官也觉着不可能,待会儿看看便知。”
外邦使者落座后,皇室之人缓缓入殿,殿内气氛越发热络。
吉时将近,寿宴即将开宴。
殿后,太后眼眶微红,皇后搀扶着她,正轻声安慰着些什么,天子则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剑眉紧拧。
外头,常嬷嬷叹了口气,低声与洪公公道:“时辰要到了。”
今日这大好日子,帝后三人围在一块红眼睛,实在不该。
洪公公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迈着小碎步上前,“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该......”
天子打断了他的话:“外面有没有人在谈论沈筝?”
洪公公立刻摇头,“回陛下,大人们都在谈论各国使者,其中拂菻国使者最甚,奴......暂未听到有大人谈论沈大人。”
在座百官,皆是五品往上,单独提溜一个出来,谁不是人精?
本有想谈论谈论沈筝之人,但转头一看,旁人面上尽是“不可说”之色,自是懂了个大半。
天子又问:“承安王几时入的殿?”
洪公公思忖片刻:“一刻前,承安王爷与柔嘉公主一同入的殿。”
说罢,洪公公低下了脑袋,想着——
承安王与嘉柔公主,都是先帝之子,乃静太妃所出,年龄都略小于天子。
二人与自家母妃一样不争不抢,年岁够了之后便搬出了宫,二人只食邑,鲜少参与朝政,故也算活得轻松自在。
而之前的天子,也鲜少过问这个弟弟,今日不知为何
洪公公缓缓瞪大了眼。
难道
想到这儿,他立刻止住念头,不敢往下再想,只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
太后拿帕子挨了挨眼角,再抬头后,又变回了那庄严模样。
她由常嬷嬷搀扶着,脚步缓而稳地朝前殿走去。
天子捏了捏皇后的手,牵着皇后跟了上去。
“宴始——”
随着洪公公一嗓子,殿中乐师开始奏乐,丝竹管弦之声典雅而庄重。
太后、天子、皇后依次落座,天子环顾殿内,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了左侧第六席。
席上坐着之人,是季本昌。
季本昌冷不防地与天子对视,还没开始咧嘴笑,便发现天子看的,好像不是他
他不明所以地低头看向席间,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念头,在他脑中浮现。
兼县令的六品官,宫宴坐左下首前几席,还是挨着伯爵位置的那种
这对吗?
若是沈......真在这儿,那自己不是要坐第七席去了?
这对吗?!
季本昌又酸又委屈,便听周遭百官齐呼“皇上万岁,太后娘娘千岁,皇后娘娘千岁。”
反应过来后,他跟着大喊:“恭贺太后娘娘千秋令旦,愿太后岁岁今朝,安享长乐;愿大周山河永固,四海承平!”
整齐吧?
每年都要练的。
大周东边以北,有新罗、乐浪等国度,国人外貌和身高都与大周人相似,不过穿着有别。
特别是新罗国人,酷爱穿白色,在新罗国,白色亦是能力的象征。
与大周的明黄色不同的是,新罗国上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皆可着白色衣裳。
而他们的地位高低,主要体现在头顶帽子的大小上。
一人戴的白帽子越大,便代表此人在新罗国的地位越高。
新罗国使者入殿内的时候,头上的帽子还扇了乐浪国使者俩大耳巴子,搞得双方差点在门口闹起来,还是鸿胪寺官员及时上前,将双方引至了各自席面。
再之后入场的,便是胡人使者。
胡人是游牧国的统称,除却匈奴以外,大食等游牧国也都派了使者前来。
匈奴使者人高马大,脸庞宽阔,颧骨突出,双眼细长而锐利,上身着圆领窄袖短衣,下身穿束腿长裤,行走间很是豪迈。
大周文官悄声评价道:“看起来便是个能打的。”
武官闻言鼻间轻嗤。
再观匈奴使者身后的大食使者。
身形虽高大,但面部轮廓和五官却与匈奴使者不同——小麦肤色,剑眉锐目,五官立体而深邃。
百官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跟刚才那个比起来,看起来是个不太能打的。”
在大周人的印象中,游牧国度之人,自是越壮硕越能打。
大食使者虽然身量在那,可与壮得跟小山一样的匈奴使者一比,便略显单薄了。
“他的眼睛还是蓝色的。”
“像宝石。”
“他戴了好多耳饰,咱的小姑娘都没他戴得多。”
匈奴与大周和大食都有些不对付,所以匈奴使者进殿后便也不说话,硬着个脸便开始喝酒,令人感官不佳。
再后进殿的,便是倭国使者。
倭国使者个子不高,甚至称得上是“矮小”。
进殿之后,他一步一笑,礼貌至极地落了座。
——呸。
——伪君子。
想着倭国之前做得那些丧良心的事儿,百官不约而同地撇了撇嘴。
有人低声提醒道:“大——国——风——范。”
大国风范?
季本昌听后还是撇嘴,甚至还转了转脑袋,正对着倭国使者狠狠地撇了下嘴。
随之,又有两个小国的使者走了进来,在宫人的引领下落了座。
最后入殿的,是拂菻国的使者。
拂菻国位于大周北部,与胡人国度部族相邻,但拂菻国人的外貌,比胡人更为精致。
此次寿宴,是大周第一次与拂菻建交。
就连礼部鸿胪寺都没想到,能在去年收到拂菻国的国书,毕竟二国相隔较远,而中间隔着的,还是凶猛不讲理的胡人。
百官又开始点评。
“金发碧眼的,比胡人好看。听说他们国家里,有三成的人都是金发碧眼。”
“也有金发褐眼的。”
“听说还有金发红眼的。”
“不能吧?”
“他们自己说的。”
“本官还听说,他们此次来贺,带了重宝,咱们大周掘地三尺都没有的那种重宝。”
“怎的可能!我大周地大物博,有什么玩意儿是他们有,咱们没有的?”
“本官也觉着不可能,待会儿看看便知。”
外邦使者落座后,皇室之人缓缓入殿,殿内气氛越发热络。
吉时将近,寿宴即将开宴。
殿后,太后眼眶微红,皇后搀扶着她,正轻声安慰着些什么,天子则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剑眉紧拧。
外头,常嬷嬷叹了口气,低声与洪公公道:“时辰要到了。”
今日这大好日子,帝后三人围在一块红眼睛,实在不该。
洪公公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迈着小碎步上前,“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该......”
天子打断了他的话:“外面有没有人在谈论沈筝?”
洪公公立刻摇头,“回陛下,大人们都在谈论各国使者,其中拂菻国使者最甚,奴......暂未听到有大人谈论沈大人。”
在座百官,皆是五品往上,单独提溜一个出来,谁不是人精?
本有想谈论谈论沈筝之人,但转头一看,旁人面上尽是“不可说”之色,自是懂了个大半。
天子又问:“承安王几时入的殿?”
洪公公思忖片刻:“一刻前,承安王爷与柔嘉公主一同入的殿。”
说罢,洪公公低下了脑袋,想着——
承安王与嘉柔公主,都是先帝之子,乃静太妃所出,年龄都略小于天子。
二人与自家母妃一样不争不抢,年岁够了之后便搬出了宫,二人只食邑,鲜少参与朝政,故也算活得轻松自在。
而之前的天子,也鲜少过问这个弟弟,今日不知为何
洪公公缓缓瞪大了眼。
难道
想到这儿,他立刻止住念头,不敢往下再想,只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
太后拿帕子挨了挨眼角,再抬头后,又变回了那庄严模样。
她由常嬷嬷搀扶着,脚步缓而稳地朝前殿走去。
天子捏了捏皇后的手,牵着皇后跟了上去。
“宴始——”
随着洪公公一嗓子,殿中乐师开始奏乐,丝竹管弦之声典雅而庄重。
太后、天子、皇后依次落座,天子环顾殿内,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了左侧第六席。
席上坐着之人,是季本昌。
季本昌冷不防地与天子对视,还没开始咧嘴笑,便发现天子看的,好像不是他
他不明所以地低头看向席间,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念头,在他脑中浮现。
兼县令的六品官,宫宴坐左下首前几席,还是挨着伯爵位置的那种
这对吗?
若是沈......真在这儿,那自己不是要坐第七席去了?
这对吗?!
季本昌又酸又委屈,便听周遭百官齐呼“皇上万岁,太后娘娘千岁,皇后娘娘千岁。”
反应过来后,他跟着大喊:“恭贺太后娘娘千秋令旦,愿太后岁岁今朝,安享长乐;愿大周山河永固,四海承平!”
整齐吧?
每年都要练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393/53777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