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粮草问题

推荐阅读:九龙葬天经离婚后,高冷女总裁悔疯了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逆天武医林木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太荒吞天诀婚后失控娇宠外室

    王之臣意味深长的看了对方一眼,面色平静道:“贵部抽调的兵马,所需的粮草由我大明提供。”
    虽然宁锦这边的粮草也不是很充足,但这是当初大明和蒙古诸部达成的协议。
    归顺大明的蒙古诸部,在战时要接受大明的征召,所需的粮草,需要大明提供。
    拱兔台吉闻言,当即大喜,五千骑兵所需要的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战事绵延日久,那足以支撑自己的部族很长一段时间。
    加上和大明贸易所获得的粮食,多罗特部今年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等拱兔爷离开后,毕自肃面色有些忧愁的对王之臣说道:“王督师,凭宁锦现在的粮食储备,恐难以支撑接下来的消耗。”
    王之臣微微颔首,轻笑道:“去年的时候,皇庄那边的新粮大获丰收,今年眼瞅着马上就是番……不对,玉米也快要丰收了,想必可以支撑宁锦这边的消耗。”
    毕自肃闻言,点了点头。
    另一边,辽南金州卫。
    毛文龙此时也已经接到了朱由检的旨意。
    金州卫总兵府。
    毛文龙身着甲胄,眼神凌厉的扫过堂内的众人。
    “诸位。”
    “建奴准备对朝鲜用兵,朝廷已经急调三万京营精锐进驻义州和铁山等地。”
    “据朝廷的意思,宁锦那边也打算趁机对广宁用兵,彻底收复整个辽西走廊。”
    “陛下的旨意,昨日也到了我金州,命我等在辽南牵制建奴,使其不得全面支援东西两线。”
    “现在本官命。”
    “哗啦!”
    “毛承禄!”
    “标下在!”
    “命你统领舟师,率五千人,进驻长生岛,威慑复州卫。”
    “标下领命!”
    “孔有德!”
    “标下在!”
    “统领麾下火器营,去盘谷堡,本官再给你两千刀盾兵,一千马队。”
    “标下领命!”
    孔有德拱手应是。
    李九成有些急切的问道:“大帅,我们呢?”
    毛文龙看了对方一眼,冷声道:“你随本官回皮岛一趟,本官要去送送阿敏那畜生。”
    沈世魁当即出言反对道:“大帅不可!”
    “我金州卫距离建奴的盛京最近,战事一起,建奴很有可能会倾力南下,大帅当驻守金州,以掌全局。”
    沈世魁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大明和建奴这次可以是三线作战,凭建奴现在的实力,想要三线同时获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一边,甚至是放弃两边,只守一条战线。
    那这三条战线,唯有辽南对大明来说是最危险的。
    毛文龙听后,咧嘴笑道:“沈太爷,金州卫就暂时交给你了,皮岛那边本官是非去不可。”
    “丁卯胡乱之际,阿敏、济尔哈朗等人领兵进犯朝鲜,本官当初实力不济,在铁山战败,麾下士卒死伤惨重,本官也是狼狈逃窜,现在有机会,本官自是要和阿敏好好算算账。”
    李九成听后,大声嚷嚷道:“没错,这次我们一定要好生教训一番阿敏那狗贼!”
    沈世魁张了张嘴还要说些什么,就听毛文龙啊一锤定音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你沈太爷驻守金州卫,本官放心。”
    “金州卫现有兵马五万有余,毛承禄带走五千人,孔有德带走不到五千人,本官再带走一万人,金州尚有三万人,就算建奴进攻金州卫,也足以撑到本官返回了。”
    听毛文龙这么说,沈世魁只得点头应下:“标下领命!”
    京城,武英殿。
    朱由检和五军都督府一应勋贵,以及内阁诸臣,此时皆认真的听着孙承宗的讲述。
    “陛下,诸位同僚,眼下就是这个情况,大明和建奴马上就要分别在广宁、辽南、朝鲜三个方向同时用兵。”
    孙承宗说完后,放下手里的木棍。
    朱由检一挥手,王承恩亲自递过去一盏凉茶。
    转过头,朱由检对殿内众人问道:“诸卿,都说说吧。”
    “陛下,三线同时开战,对钱粮、军械的需求很大,户部就算是极力支应,恐也很难支撑太长时间。”
    第一个站出来的,依旧是户部尚书郭允厚。
    朱由检皱眉道:“镇海伯送进京的大部分粮草,不都存放到户部的太仓库了吗?”
    “皇庄去年收获的番薯和洋芋,朕也都调拨给了户部,难道这还不够支应大军所需?”
    郭允厚闻言,当即苦着脸道:“陛下,镇海伯送京城的粮食,拢共不到五十万石,运到陕西的就有二十万,通州的太仓库只有三十万石。”
    “皇庄那边的番薯和洋芋,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不到十万石,且难以保存,再者户部已经将其中大部分无偿赠与百姓,用以做种。”
    “而现在的情况是,朝廷在辽西有兵力十一万,骡马六万,在辽南还有五万兵丁,五千骡马,这些加起来每年就需要近百万石粮食。”
    “再加上朝鲜那边的三万兵马,又是一笔极大的开支,三线加起来所需粮草高达百万,这还不算朝鲜那边士卒每月的军饷开支。”
    “这么多粮食就算事分摊到每月,那也是近十万石,户部现在的存粮,也就只能支应半年左右。”
    郭允厚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听到朱由检眉头紧皱。
    “郭卿,年前漕粮不是已经进京了吗?”
    朱由检可是知道,大明虽说现在收不到多少税,但每年从江南经漕运运到京城的粮食,是固定的四百万石,这是绝对少不了的。
    郭允厚闻言,躬身道:“回陛下,四百万漕粮,顶多可以抽出五十万支应辽东,其余粮食还需要供应九边军镇,赈济山陕灾民,还要留出一部分,用以应急。”
    “行了!”
    “九边也用不了这么多粮食,留出三百万,一百万粮食运到登莱。”
    “臣……臣遵旨!”
    反正最后有內帑兜底,郭允厚干脆也不反对了。
    粮草的事情解决后,孙承宗又站出来说道:“陛下,三线同时开战,是否需要一人来掌总,以免三线配合失当,被建奴钻了空子。”
    朱由检想也没想,直接乾纲独断:“袁卿此时就在莱州,就让他掌总。”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307/24455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