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去取一件蟒袍穿

推荐阅读: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九龙归一诀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柳无邪吞天神鼎穿越星际妻荣夫贵边军悍卒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华娱97:开局骗婚天仙妈逼我退团,我一首歌火遍全国星辰大道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不错,这郑芝龙确实是一个大海盗,不过此人和熊文灿的关系不错。”
    “你此次南下,就是要替朕去招安他。”
    “朕晋封他为镇海伯,晋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许他建立福建水师,任福建水师提督,可在大明沿海各处海港停靠、补给。”
    “福建水师的钱粮、军饷,许其自筹。”
    朱由检说完后,王承恩立即躬身道:“臣记下了。”
    说着,王承恩又重复了一遍朱由检的话。
    朱由检微微颔首,然后又接着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让他进京一趟,朕有些话想和他说说。”
    “当然,如果他不愿意的话,你也不必强求。”
    朱由检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一种无奈,眼下大明在海上的力量,还是有些太过薄弱了,很难对郑芝龙构成威胁。
    而且,郑芝龙身为东亚最大的海盗头子,不敢进京也是可以理解的。
    关键是,朱由检现在还有事,需要郑芝龙帮忙。
    朱由检接下来的话,就是此次让王承恩前去招安的最大目的。
    “王大伴,你此去福建招安郑芝龙,有一件事是最最紧要的。”
    朱由检这话说完,王承恩的眼神也是一凛。
    “请皇爷示下,臣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为皇爷办好。”
    王承恩眼神坚定,语气间距的说道。
    朱由检也是面色严肃的继续道:“购粮!”
    “让郑芝龙派出他的船队,从安南、占城、暹罗、吕宋、缅甸宣慰司,不管什么地方,大量购进粮食。”
    “不管他买回来多少,朕都加价两成。”
    虽然这点利润,相对于海洋贸易高额的收益,有点少了,但这也没办法。
    不是朱由检不想多加,实在是囊中羞涩。
    虽然通过晋商走私案,內帑收入了四五千万两银子。
    但直到现在,朱由检都没能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赚钱渠道。
    单指望內帑里这些银子,又能支撑多久?
    所以,他不得不精打细算一些。
    毕竟,大明需要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目。
    接着,朱由检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
    有些事,他甚至是不厌其烦的反复交代。
    尤其是粮食的事,说了不下四五遍。
    以至于王承恩不得不用纸笔记下来。
    最后,等朱由检说完后,王承恩甚至已经红了眼睛。
    “怎么?不想去?”
    朱由检见状,笑着对其问道。
    “皇爷,臣只是心疼皇爷,祖宗基业压在您的肩膀上,万里江山都在您的身上,您太操劳了。”
    王承恩说到最后,终究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朱由检看他这个样子,心里也是感触良多。
    世人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
    朱由检以前的时候,还真不是很了解。
    但经过这几个月,他是真的体会到了。
    尤其是自己明知道结局的情况下。
    每每想到后世的华夏,朱由检的心里都会有一种紧迫感。
    以至于,他每天的压力都很大。
    但却无人诉说。
    这么长时间下来,也就王承恩一个人明白他的难处。
    沉默半晌,他对跪在那里的王承恩挥了挥手道:“去吧,早去早回,朕的身边暂时还离不开你。”
    哪怕心里感触颇多,但朱由检还是不愿在人前显露,哪怕这个人是王承恩。
    “皇爷您保重龙体,臣就先走了。”
    王承恩说完后,擦干脸上的泪水,缓缓退出暖阁。
    “朕听闻南方现在天气也不暖和,多带点衣服。”
    “去针工局取一件蟒袍,好歹是朕身边的大伴,代朕出巡,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朱由检这话一说完,王承恩再次叩首道:“臣谢皇爷恩典!”
    所谓蟒袍,也是一种赐服。
    就和飞鱼服一样,并不是大明的制式官服,只是一种荣誉象征,取决于皇帝的恩宠。
    当然,到了朱由检这会儿,蟒袍和龙袍已经是傻傻分不清楚了。
    不要说是一般人,就是世宗嘉靖皇帝那会儿,世宗皇帝自己就分不清蟒袍和龙袍。
    正是因为这一点,无数人对蟒袍趋之若鹜。
    等王承恩走后,朱由检对窦美仪问道:“可有兵仗局的题本?”
    后者摇头道:“回皇上,没有兵仗局递过来的奏本。”
    “扶朕起来,朕要去兵仗局看看。”
    朱由检那天那一脚,可是给自己造成了大麻烦。
    闻言,窦美仪有些为难的说道:“皇上,您脚上有伤,要不还是先休息休息吧,奴婢再去司礼监问问。”
    “再者说,方公公不在,您出宫……?”
    窦美仪小心翼翼的说道。
    朱由检闻言,也是猛的惊醒。
    对,没有方正化在身边,自己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不止如此,就是窦美仪,他也得让人仔细调查一番。
    由不得他不小心,身为大明的皇帝,实在是太危险了。
    “也罢,你让人去问问王体乾,没有的话就让他派人去兵仗局问问。”
    “奴婢遵旨!”
    窦美仪答应一声,就款款而去。
    接下来的两天,朱由检一直窝在乾清宫养伤。
    一边养伤,一边通过往来奏本,实时了解兵仗局的情况。
    他还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工部和兵仗局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满朝文武。
    无数的奏本通过通政司,递进了宫里。
    “皇上,今儿个又有数十道题本,都是关于工部和兵仗局的。”
    窦美仪对躺在软塌上的朱由检,低声秉奏道。
    朱由检不用看都知道,一定又是说祖宗制度不可废,不能轻易废除户籍制度。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召内阁辅臣觐见。”
    “是,皇上。”
    不一会儿,内阁的几名大学士,就在一名内侍的引领下,来到了西暖阁(朱由检:没事换着住一住,省得被人摸清了规律)。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几位阁臣对朱由检躬身施礼道。
    “诸卿免礼。”
    “赐座!”
    等几人坐下后,朱由检这才说道:“这几天的奏本,想必你们都看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徐卿,你是工部尚书,你先说。”
    朱由检直接点名道。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307/2445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