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新阅读小说网,阅读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人在大秦,老婆自己送上门 > 第594章 先生,您要拜吗?

第594章 先生,您要拜吗?

推荐阅读:我,爽文大男主,能受虐文的气?大宋第一杀神喜当爹:我老婆是千亿大佬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九幽天帝悔婚才知道我是大帝,哭瞎有何用?夫人带崽离婚后,霍总悔疯了出狱后,养活三个绝色嫂嫂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第二位,便是太后。
    荀夫子想了想,道:“我可以借给你。”
    陈墨平静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欣喜。
    据他所知,这老头应该是有什么事情没有说出来。
    荀夫子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只是圣人留下的那把刀,可不是谁都能拿到的。”
    “什么意思?”陈墨不解道。
    得到荀夫子的示意,伏念又补充了一句:“儒圣刀在我儒门藏了很多年,后来的人也想用它来写书,但都没有成功。”
    伏念对陈墨的提议,也是动心了。
    不过,心动是没用的。
    别看这柄儒家刻刀很小,但实际上却是沉甸甸的。
    说来也怪,它居然可以摆在桌上。
    可以放在椅子上,也可以放在圣人雕像上。
    可以装进箱子。
    甚至可以放在纸上,也不会掉在地上。
    但却不能落在一个人的手里!
    根本就不可能用手去捡。
    “是吗?”
    陈墨听到这句话,顿时一愣。
    “那是因为,没有人可以与这柄刻刀上的浩然正气相呼应。”
    荀夫子继续说道:“我们这些弟子中,虽然也有人领悟了浩然之气,但却没有儒圣那么纯粹,也就无法与这把被浩然之气滋养过的刀产生共鸣。”
    儒家圣人留下的这把刀,其实就是一把锁。
    浩然之气则是开启这把锁的关键所在。
    不过,这是有一个条件的,那就是钥匙必须能和锁完全匹配才能打开。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不同,也不能有丝毫的不同。
    儒家圣人之后,虽然也有人修炼出了“浩然之气”,但是和儒家圣人的“浩然正气”比起来,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也就是说,这把钥匙只是一个摆设。
    这也是儒家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能拿起这把刀的原因。
    这柄刻刀就放在了儒圣的神像前。
    想要拿走,就必须把那张桌子也搬走,而不能把那把刀从箱子里拿出来。
    “真的假的?”
    陈墨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道。
    难不成还能把这张桌子给搬回去不成?
    而且就算带回去,也没有任何用处。
    他拿不起刻刀,也就没办法将刀柄取下来,和扶桑神木连接在一起。
    乌雅的命运,根本无法改变。
    难道乌雅真的回天乏术了?
    “若不信,我可以带您过去。”
    荀夫子也很遗憾。
    国师的承诺,就这么没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
    陈墨站了起来,淡淡道。
    荀夫子站起身来,对着伏念招了招手:“伏念,你跟我们走吧。”
    “好的,我这就去取。”
    伏念是儒家的掌门,所有的钥匙都交给了他。
    毕竟,儒家圣刀和儒家圣人的作品是不一样的。
    荀夫子也没必要一直守在这里。
    这柄刻刀,一直都被供奉在先祖祠堂之中。
    荀夫子陪着陈墨去了先师祠堂。
    这片区域,就是儒家的学生们居住的区域。
    天色渐晚,儒家弟子们纷纷散去。
    国师驾临之事,很快便传开了。
    渐渐的,人们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国师为何会在这里?”
    “我怎么知道,看那方向,似乎是儒家先祖的祠堂。”
    “袁兄,还有孙兄,都告诉我,国师这次过来,是想向我借一把儒家刻刀”
    “借刀?那柄刻刀,从来没有人拿过。”
    “看来,国师是要空手而归了。”
    有人道:“要不,我们也过去瞧瞧?”
    旁边的人连连摇头。
    上次陈墨来的时候,他还没缓过劲来。
    “算了算了,你想去就去吧,我才不去呢。”
    “走吧走吧,有什么好怕的?国师都悟出浩然之气了,难道还能故技重施?”
    “没错,我们儒家弟子身正不怕影子斜,身正不怕影子斜。”
    “说的也是。”
    “谁怕谁!”
    “走?”
    “走,我们去看看,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原本闲着也是闲着的儒家弟子们,开始互相交流起来。
    远远的跟着陈墨、荀夫子等人,来到了祖师庙前。
    伏念在一大堆的钥匙中找到了一把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
    然后,他转过身,对那些想要进来,却又不敢进去的儒家弟子道:“既然来了,那就进去拜一拜吧。”
    说着,他又叮嘱了一句:“这里是祠堂,禁止喧哗。”
    “喏。”
    众人连忙低声应了一声,有序地进入祠堂之中。
    这祠堂不像藏书阁,每天都会对外开放。
    只有在某些重要的日子,或是某位老师的寿辰,伏念才会来开门。
    请儒门弟子入内拜见。
    儒家重礼,讲究尊师重道。
    这么多儒门弟子聚集在这里,他们不进去,实在是说不过去。
    陈墨也不介意。
    也不催促。
    每个门派都有门派的规矩。
    拜见师尊,天经地义。
    再说了,再怎么赶时间,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吱嘎!
    木门被推开,发出清脆的响声。
    伏念推门而入。
    里面倒是挺宽敞的。
    容纳上千人完全没有问题。
    荀夫子和陈墨并肩而行。
    伏念也站在门口,看着儒门弟子鱼贯而入。
    儒家讲究的是礼仪。
    比如说,进门的时候,就有规矩。
    在古代,门槛是非常高的。
    而且,双脚也不能对着里面的先祖雕像。
    这些都是大不敬之举。
    数百人鱼贯而入,伏念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墨已经将里面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祠堂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尊一人多高的古老雕像。
    额头饱满,面容慈祥。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孔丘。
    而在他的身后,则是一左一右,一共十尊雕像。
    他们被称为“孔门十哲”。
    那便是孔圣门下十大弟子之一。
    孔圣曾经列举了十个弟子的成就与成就。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善于辞令之人,如宰我和子贡。
    熟悉政务的有冉有,季吕。
    熟悉典章制度的有子游和子夏。
    一共十人。
    这就是后世的“孔门十哲”的由来。
    而在他的身边,则是几位儒门的代表。
    零零总加在一起,大概有几十个。
    除了孔圣等十一人外,陈墨根本就看不出谁是谁。
    不过,他来此,并不是为了拜见,知晓孔圣的身份便足够了。
    伏念也不想让陈墨久等,因为他不想让陈墨等。
    他带着数百儒门弟子,分成了三拨。
    终于,荀夫子站了出来。
    他面色肃穆,恭敬行礼。
    左转了三下,右转了三下。
    走过去给他们磕头,
    这一通磕头,比前三拨人磕头的时间还要长。
    “先生,您要拜吗?”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287/26880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