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 章 忠臣之言?

推荐阅读:大宋第一杀神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叶无尘斗罗:我以生命蓝银草,成就至高我都封号斗罗了,你让我讲道理?盲人神医柯南之我真不是幕后黑手保卫南山公园斗罗:凤神降临,帝炎焚天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一场大雪让西域成了一片静谧之地。
    雪下的很大,风也很大。
    苍白的大地白茫茫的一片。
    孤独的狼走在寒风中,时不时仰头发出一声悲嚎。
    可始终没有回应。
    忽然间,孤狼扬起了头,猛地竖起了耳朵。
    带着狐疑之色歪着脑袋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
    大地轻微的震动了起来。
    雪原上的孤狼猛的夹起了尾巴顺着沟壑。
    飞快的朝着远处飞奔而去。
    片刻之后,遥远的大地上突然出现了一道黑线。
    等到风雪变得小了些的时候,黑线就变成了三个巨大的方块。
    中间一个,左右各两个。
    雾气在方阵上弥漫。
    那是战马和人呼出来的热气。
    三个方块就如三个巨大的车轮。
    踩碎了结冰的枯草,也震碎了这藏着大雪的阴云。
    如洪流一般涌了进来。
    黑、白、绿三色军旗变得清晰起来。
    在中间那个巨大的方块里高高竖起。
    巨大的车驾上,贵气的人正在昏昏欲睡。
    大旗顶着寒风,猎猎作响。
    上面的新月和星星不断的抖动着。
    “头,大食人来了。
    我见过他们的旗帜,他们的王曾经给我朝进贡过。
    那时候他们路过西域,打的就是这样的旗帜。!”
    (ps:《旧唐书·本纪·卷三》:贞观十三年大食人开始朝贡。)
    陈摩诘点了点头:
    “走吧,回去告诉大总管,大食人入侵我大唐国土了。
    人数很多,但也绝对没有十万!”
    “头,是总管,小心些!
    那些御史我看着不是好人,小心他们拿着这个整你!”
    陈摩诘回过头,望着一直跟着自己的小兄弟。
    知道他是好心。
    但他这样的人,这样的性子在官场注定不会有大出息。
    陈摩诘忍不住教导道:
    “小狗啊,假如今后你去了六部当值,六部都有左右侍郎。
    难不成你见了左右侍郎都非要把左右喊清楚?”
    “那应该是?”
    “见了左侍郎喊左侍郎,见了右侍郎喊侍郎。
    今后在大军里也是,只要是总管的,全部在前面加个大。”
    “那军中的御史?”
    陈摩诘冷哼一声:
    “他们比你聪明多了,他们出了关陇之后就改了口。
    咱们军中总管最大。
    陛下未设大总管,不喊大总管喊什么?”
    小狗挠着头,笑道:
    “明白了!”
    “你不明白,实话告诉你,官场的规矩多着呢?
    你这次有了军功,中山王记得你名字。
    今后要是有幸去了长安,要学的可不止这些。”
    小狗连忙点着头,嘴里说着他知道了。
    陈摩诘知道,其实他什么都不知道。
    官场那摊子就是给聪明人准备的。
    个个都是玲珑心,笨蛋是混不下去的。
    大食人已经来了,陈摩诘的心也乱了。
    这西域光是一个突厥就足以让安西兵腾不出手脚来。
    这大食人也来了,大唐的这点人马要防谁?
    怎么防?
    大兄只有三千人,左右没有步卒护阵,就连管理后勤的辅兵都没有。
    三千人顶在前面。
    一旦顶不住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虽然有三万的安西兵,但西域太大了。
    别看这三万人很多,分散出去。
    一个城池根本就分不到几个人。
    且末城那么重要的地方也只有五百人。
    分兵而战,是先杀突厥,还是先赶走大食人?
    其余部族到时候会乖乖的不动?
    龟兹的狼烟又升起。
    颜白这一次升起狼烟不是示警,而是告诉所有的关隘要准备了。
    西域这边的战火要来了,要打仗了。
    五日之后,狼烟到达武功县。
    圣旨下来了,所有休沐的官员必须全部回到自己的衙门忙起来。
    责任到人制,谁负责的事出了问题,谁担责。
    不到朝会的日子,群臣全部聚集在太极殿。
    军务上的事情其实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
    这次的君臣议事主要商讨的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要准备如何解决。
    “陛下,臣有话要说!”
    李承乾看着褚遂良低声道:“讲!”
    “陛下,根据最新的消息来看,河西之道已经被钳制,商道已经被断绝。
    从六月起,西域来长安的商队一日比一日少。
    北有薛延陀残留的部族虎视眈眈。
    西有突厥在不断吞噬壮大。
    南边有吐蕃的五万之众随时准备下山!”
    褚遂良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如今军粮只能运到凉州,再往西风险就更大。
    如今天降大雪,道路难行,老天也不作美……”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摆摆手直言道:
    “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这是事实。
    中书令你要说什么就直言,众人都在,刚好一起商议一下!”
    褚遂良扭头望着众人,低声道:
    “你们都在说好的,都在说这里要怎么弄,那里应该怎么做。
    可唯独不言储君。
    如此,你们不敢说的,那就让我来说吧。”
    “贞观十四年我朝开始在西域安置府兵,名为安西兵。
    芳华易逝,转眼十多年过去,安西兵多为老兵。”
    “如今,国之储君深陷险地。
    颜白只有三千骑兵,后勤粮草皆无。
    在浩瀚西域就如石沉大海,万一……”
    褚遂良猛地抬起头:
    “西域自长安数千里路途,就算骑兵不要命的送情报。
    一旦恶事发生,我等知道那也是三月之前的旧事了!”
    “万一,万一颜白兵败,储君被俘,发生了我等不敢言的大事,陛下,这个情况不得不思量啊!”
    李承乾点了点头,淡淡道:
    “继续说?”
    “陛下少子,如果储君在西域出事,我朝又将如何?
    怕那时我朝关于储君之争又将祸起萧墙。
    怕是这盛世毁于一旦啊……”
    “陛下啊,众人都是报喜不报忧。
    国之事无小事。
    臣恳请陛下要思量,提前做准备,才能有备无患啊!”
    褚遂良的话语在大殿回荡。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望着褚遂良道:
    “中书令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就是陛下要思量这种可能,要提早做好准备。
    臣建议,今后可让衡山王入朝听政!”
    朝堂落针可闻。
    褚遂良今日的话语可谓大胆至极。
    但话糙理不糙。
    李厥如果出事,名分如果未定,和皇帝留着一样血脉的魏王,晋王都有可能上位。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事关传承,身后就会有人顶着两人往前。
    血脉传承。
    这两位和如今的皇帝陛下都是太上皇和文德皇后的血脉。
    所以,褚遂良建议衡山王入朝听政。
    衡山王李象就算是再不堪。
    他最起码也有一个长子的名分在那里摆着。
    他是皇帝的长子血脉。
    “诸位认为中书令所言如何?”
    长孙无忌和来济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齐齐走了出来。
    加上站在朝堂之上的褚遂良,三足鼎立。
    观望的臣子开始走出。
    李承乾想骂褚遂良,但李承乾知道褚遂良说的没有一点错误。
    甚至可以说是忠臣才敢说出来的话。
    就如魏征气自己的父皇一样。
    话听着很生气,道理却是对的。
    褚遂良的话没错,可李承乾心里却一点都不开心。
    难道自己的儿子真的要死在西域?
    “上官仪拟旨,即日起衡山王入朝观政,散朝!”
    “陛下英明,吾等恭送陛下!”
    李承乾冲到书房,愤怒的他推倒了书房一切他能推的动的。
    李承乾心里何尝不清楚。
    李厥若是回不来国朝必有祸乱。
    今日,李象开始入朝听政又何尝不是祸患的根源?
    等李厥回来李象会舍得手中的权力么?
    就算他舍得?
    推着他往前的得利者会舍得么?
    这问题最后不还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李承乾的脸越来越红,心里的那股子燥热突然就涌了出来。
    李承乾哇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脑袋就如要炸了一般。
    望着手心的那抹刺眼的红,李承乾喃喃道:
    “朕还不到四十啊!”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3/3154/29306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