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科举开始

推荐阅读: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万仙来朝垃圾异能不按说明使用它就是s级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妖孽小村医龙潜苍穹公路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末世:开局我夺取了SSS级异能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母后,那李讲真的这么说的?!”
    长春宫,三皇子刚刚坐下,屁股还没捂热,便腾然从位置上站起,满脸惊喜。
    “确切无疑,他就是这么说的,当着我的面。”
    皇后点点头,沉声道,她也在思考这一次见面。
    “太好了,母后料事如神,这个李讲果然让步了!”
    三皇子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像是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高兴得团团转。
    这次见面,自然是他们早就策划好的行动。
    因为,伴随着李讲的势头越来越凶猛,慢慢地,整个大唐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掣肘。
    在这种情况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照这样下去,在与四皇子的争权之中,三皇子必败无疑。
    所以,皇后才会想到,趁着自己临死之际,与李讲见上一面,将太子的名分直接敲定下来。
    这在皇后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失败的计划。
    毕竟,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前车之鉴摆在面前。
    历史早就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世人,立贤不可取!
    不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结果只会弄得国家内乱不停,乌烟瘴气。
    这是连洛阳学宫的学子都知道的道理,三皇子的拥趸也是因此而来。
    李讲身为文人表率,学富五车,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打从一开始,李讲就落入了下风,因为他站不住道理。
    更别说,李讲还拥有一层“愿力佑福”的身份了。
    “民心能够成就李讲的威望,但也同样会束缚他的行动。”
    这是皇后的原话。
    皇后虽然言语温婉,却有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她早就看出,只要李讲还想要继续拥有这层便利,还想成为民众心里那指路明灯般的存在。
    那就只能维护嫡长子继承制,捏着鼻子也必须承认三皇子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否则,无论是强行拥护四皇子,或者乐平公主,都会导致他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动摇,蒙上一层灰,变得不那么光明伟岸。
    这种变化,就仿佛从一个完美无瑕的圣人,变成了一个也拥有自己私心的凡人。
    看似让李讲更加接地气了。
    但是实际上,百姓心中更想要的引领者,始终是前者。
    “赢了,我赢了!”
    三皇子欢欣雀跃,眼睛发光,攥紧了拳头,血液沸腾,在那里阴翳的自语。
    “李讲啊李讲,纵使是本宫前面的那些棋子都被你吃下,输了个精光又如何?”
    “最后一局,最后一子,还不是本宫赢了?本宫是太子!这一点,哪怕将来你封圣称祖,也不得不承认!”
    阴间,对于顶尖的修行者而言,始终是池塘大小的地。
    到了圣人的修为,便会想尽办法摆脱。
    这也是众圣自戕的由来。
    三皇子眼睛放光,激动无比。
    他知道,自己哪怕当上了唐帝,也会被李讲踩在头上。
    可那又如何?
    李讲身为紫微书院的圣子,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不可能长留在此。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这也是三皇子始终坚信自己赢了的原因。
    “母后,您怎么不开心,为何没有笑颜?我们的计划成功了,您该为孩儿庆祝啊!”
    三皇子欢喜无比,至今心绪难平。
    “我只是觉得,他答应的太早,松口的太快,有点不切实际……”皇后迟疑的说道。
    “哈哈哈哈,我估计李讲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吧!”
    三皇子不以为然,冷笑一声,“大不了,我们立刻将这消息放出去,生米煮成熟饭,我就不信他李讲还能出尔反尔!”
    “也是,着手去办吧,等这件事情了了,我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皇后幽叹一声。
    “母后,休提此事,一定还有办法的!”三皇子立刻出言打断。
    “李讲为人磊落,不见得会骗我,要想痊愈,恐怕真就只剩下封圣一条路。”
    皇后起身,如同一位瞎子,双手虚探,摸索着前进,来到三皇子的身边。
    她看着近在咫尺的孩子,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眷恋,一丝不舍,忠告道。
    “待我离世,过往你与李讲的那些恩怨就散了吧,留着挂念,对你不好。”
    三皇子眼中闪过一抹恨意与不甘。
    他知道皇后的意思是什么。
    因为,以李讲如今的身份与地位,就算他心存不满,也注定无法报复了。
    所以,与其留在心底憋着散不去,还不如彻底忘了,视作过往的云烟。
    三皇子攥紧拳头,最终还是松开了那股气,道。
    “儿臣明白。”
    …………
    消息从长春宫中放出,在有预谋,有准备的推动下,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洛阳。
    现如今,人人都听说了李讲那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一时间,四方哗然。
    靖王府。
    啪嗒一声。
    丰神如玉,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靖王手中的竹简掉在桌上。
    “李讲真的同意了由三皇子成为太子?”
    靖王不可思议地说道,“你确定,这不是楚麟擅作主张,打算颠倒黑白?”
    “应该不是,且不说三皇子殿下敢不敢这般做。”
    带话的心腹摇摇头,“光说消息传出去已经两个时辰,入夜了文王府还没动静,便基本可以确定消息为真。”
    靖王眼中的惊疑之色始终不减,他重新将桌上的竹简捡起,随后开口。
    “罢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
    洛阳城,满城风雨。
    一个下午的时间,世家之间传疯了。
    人人皆知,李讲松口,与皇后见了一面后,同意了立三皇子为太子。
    这个消息非常震撼,叫不少因为李讲的缘故,押宝四皇子的世家、大臣目瞪口呆。
    一夜的功夫,求见的纸条如同雪花般涌向文王府。
    不过,没有一封的结果是得到回应的。
    次日,太阳东升。
    千家万户早早的推开家门,一个个考生背着书箱,以忐忑紧张的心情踏上考场。
    有的人很年轻,刚刚达到县试的年纪,稚嫩青涩的脸庞上,充满了对未知的憧憬与期盼。
    而有的人已经很成熟,眼下带着细纹,目光沧桑,脚步沉重,迎着日光而行,壮志踌躇。
    今日,是大唐有史以来,第一场科举开启的日子。
    只待钟声一响,超过百万的考生便会奋笔疾书,在自己的试卷上留下人生的答题。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987/53848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