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1、朱棣父子局

推荐阅读:我在萌王当帝君逍遥四公子不能修仙,我就造机甲玄门都领袖我在两界当祖师契约婚姻:千亿老婆太撩人大夏:开局召唤罗网,镇压江湖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快穿之男配不搭理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卷王的修炼手册

    2630、老板与员工
    人类对自己已经获取到的一切,时间一久,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自己付出了劳动,自己的劳动就该获取这样的价值。
    可从发薪水的一方来说:他从来都认为这是他给出的赏赐。
    不要震惊,这就是九成九往上老板们的心理。
    他们会认为这一切本身就属于自己,雇佣你来给我干活,本就有着看得起你的意思蕴含其内。
    他们会认为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你哪怕付出再多,给他带来的利益再大,他们也不会认为自己找不到可以取代你的人。
    他们或许会因为一时利益选对你忍让,可在忍让的同时,他们已经在私底下疯狂的寻找替代者,已经在想方设法的算计你,比如如何克扣你的薪水,如何使用比如调岗降薪的方法到时候逼迫你离开。
    不要认为他们很可恶,很冷血之类的,做到了他们这一位置上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是这样的人儿了。
    说白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内心深处只有利益而无其他。
    所谓的情感,完全都是伪装出来的,你又不是他亲人,人家管你死活!
    这种对立,不管任何时候都无法相互理解,也没有任何必要相互理解。
    就好似灵气复苏之前,刘浩龙国那些个老板们一个个的,还不是一边给你画饼,一边却暗地里欢喜你是个傻子。
    后来,这样的饼大众吃多了,有所免疫了,老板们发现效果不大理想了,于是就有了pua。
    什么年轻人不要太在意薪水高低,还不是他们就想要给你极低的薪水。
    什么年轻人勤快一点,就能够多学一点,还不是这样的牛马最容易pua。
    发展到最后,他们甚至于还搞出了付钱工作这样的忽悠,搞出不少专家在各大网络给那些傻乎乎的大学生们洗脑,一度让社会上无数人惊愕到下巴都脱臼了。
    这事,自然不可能达成目的,可这事出来了之后,是不是给人一种工作岗位很稀缺,竞争者无数的感觉?
    当你产生这一感觉之时,你是不是会下意识的调低自己对薪水的期待?
    但凡你这么想,人家的目的就达到了,真就可以使用更低的薪水来雇佣更欢快牛马了。
    后来,为何有那么多八百价值的实习生,这不就是最好的效果展示吗?
    最让人无语的,还是高校非搞出一个实习证明,没有就不让你毕业。
    彷佛人家才是一伙的,就是在相反设法的帮助这些个老板们各种打压薪资。
    你或许会说,你想多了,人家高校也是要面子的,怎可能为了这点好处就弯腰。
    可你更要知道,不管你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效果才是关键,管你的出发点是好是坏,最终的结果是坏的,就说明了一切,你就该为此背负罪责。
    这些,站在老板的立场,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窃喜。
    谁让他们才是掌控资源方,发钱的,从来都占据了主动。
    就好似朱元璋,历史上他如此苛责臣子,给的薪水低廉到任何一个现代人都皱眉头的程度。
    可最后呢,还不是一大群拥挤往上攀登。
    老朱以为自己得计,可惜,他看到了自己付出稀少的欢喜背后,根本不知道底下人有的是方法捞钱,这些钱之中,有多少本身就应该入他大明帝国国库的,他完全不清楚。
    他在那里洋洋得意,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后果就是低下的臣子们逐渐形成默契,到了后期,更是疯狂的挖掘大明帝国的根基。
    其中,利益链最大的一条,就是开海。
    低下的臣子们到了后来已经完全将海运的利益掌控,一分一毫都不分给朝廷,郑海海图被焚烧一空,这里头倘若没有这些个臣子们的怂恿何推动,那才是有鬼了。
    他们之中,到底有多少人与大海之中的海寇勾结,以此来威胁朝廷,以此来告诉朝廷开海之艰难,就连他们自己内部都给不出答案。
    可有一点却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几乎沿海的臣子们都参与其中了。
    也是,他们那点薪水本身就养活不了自己一家子。
    大明帝国的青天大老爷海瑞就是最好的典型,可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最可悲的案例!
    其中多少人原本想要服务百姓的,最后被逼的只能同流合污!
    老朱当初观看明史之时,怎可能对此没有一个详细分析。
    他紧跟着提升中下层官吏们的薪资,何尝不是一种警醒。
    又想要马儿跑得快,又想要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好事。
    你手中的管理者哪怕有着你这个老大压着,可你总不能二十四小时看护吧,哪怕你有着锦衣卫这样的机构各种监视,就真可以放心了?
    你手中的锦衣卫又何尝不是臣子的一部分,他们的薪水如何?是不是也何其他人一样低廉,是不是也很难养活自己一家子?是不是也要想其他办法搞钱?
    但凡他们需要,就一定会与其他人逐渐合流,就一定会在这方面给所有同僚们开口子,哪怕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
    后来,为何大明的皇帝们又是搞出东厂,又是搞出西厂的。
    还不是他们也逐渐发现锦衣卫逐渐失去了作用。
    可那又如何,当你在最底层设计都出现问题之时,后续的崩塌就是一定的,时间吃一点早一点而已。
    这就是为何一个制度,一个国策很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运数的原因。
    这也是为何任何事都需要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的原因,与时俱进嘛,你搞一个皇明祖训,就以为可以帮助后续的皇帝搞定一切了,你想什么呢。
    只能说你想多了,太过于自大了。
    老朱死后,他的第一个继任者的,也就是他的孙子朱允炆,还不是第一个就不将皇明祖训放在眼里,开启了大刀阔斧的亲王消消乐游戏。
    有些个口子,一开始你给人家开了,发现也就那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这一口子才是你整个企业最终走向破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明帝国这样的口子可不是一个两个。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给予功名者免天税这一条。
    在老朱眼中,一个秀才而已,家里头有个十几二十亩土地顶天了。
    在明初,也就是在他老朱手中之时,这事情还真就差不多。
    一个,是老朱举行科举的次数也少,另一个则是他高压线一直在那里摆着,底下人还这不敢乱来。
    可他死后呢!
    ‘投献’这一词汇不就立马被发明出来了吗?
    一个读书人考中了秀才,你就会发现他的亲戚朋友们立马就回将自己名下土地寄在这个秀才公门下,给出的条件,自然也不会让秀才公白忙。
    比如本来应该给大明帝国缴纳三四成的田产,只需要给秀才公一两成即可。
    这一看不是大家走赚了吗!
    周围的百姓一看,还可以这样,纷纷效仿啊。
    只是,这些个底层百姓却不知道的是,一旦你跟随做了,这些个田地最后还能能继续属于你自己就难说了。
    人家官府登记的土地拥有者,可已经转到了秀才名下,你就只是人家秀才公家里头的佃户而已了。
    但凡你家中出现一点意外,这一身份多半就要被坐实。
    在这个时候,你甚至于会产生一种多亏了秀才公公正,并没有趁着你家里头有事就低价购买你土地。
    可你又怎么知晓,这些出来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人家秀才公刻意搞出来的,就是为了将你这些土地彻底坐实了。
    你会发现这些个投献者们,往往一两代人之后,真就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秀才公佃户矣。
    你或许感觉不到自己家庭因此彻底没落,可对大明帝国而言,却是税负的一代代锐减。
    这事,就是后续的大明帝国皇帝们一清二楚,也无法将这一口子关闭了。
    说白了,这时已经是大明帝国皇家与其雇佣的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分割。
    这份利益,既然被人家拿到了手中,你就休想将之夺回去。
    你确实可以解雇其中一二,甚至于通过抄家灭族的方法将这些属于这一二的臣子家族财产收上来。
    可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提拔上来的其他人依旧会继续,除非你有能力将整个管理层都给解雇了,自己就有能力将所有的管理都接手过来。
    可这可能吗?
    别说是一个大明帝国的管理了,就是一个县城,这事也休想办到。
    于是,这些个后来的大明帝国皇帝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假装对此一无所知,这里收不上来税负,就开辟其他财源,比如矿税等等。
    然他们这么做了,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大明帝国十六个皇帝,其中大部分死因可都成谜。
    易溶于水嘛。
    当初老朱看到这一段历史之时,内心的暴躁可想而知。
    可冷静下来之后,还不是只能叹气。
    那是后来之事,尚未发生,他总不能拿他现在的管理层开刀吧!
    他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到什么有效的办法,哪怕对张居正在这个未来大明帝国权臣心有不喜,也必须承认这厮的变革确实为大明帝国续命了。
    再后来的历史书籍阅读,更让朱元璋暴怒。
    因为取代大明的大清,还真就几乎将这事给解决了,这人就是雍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仅此而已。
    老朱最愤怒的还不是雍正做成功了这事,而是他发现自家的这些个士绅们属于真正的贱骨头,你和他们好生商议,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就必须将铡刀驾到他们脖子上,还需要拉出一些典型狠狠杀戮一番才能为之。
    他发现面对自家人,这些个士绅们往往更嚣张,彷佛就是很清楚自己人对自己人的才不会使用残酷手段,一点外人来了,做大了,他们反而低眉顺目多矣。
    贱不贱呐!
    这还真就是士绅阶层骨头最善变的地方,哪怕未来那些个所谓的精英阶层,不也同样如此嘛?
    一个个的,在家里头真就各种叫宣,彷佛骨头天生就是这么硬,完全不怕死。
    可到了外头,你会发现他们跪的那是比任何人都要迅速,也更加谄媚。
    他们从来就不少骨头硬,而是知道自家人狠不下心来拿他们人头立威。
    你会发现这事确实挺无解的,因为自己人就是自己人,就是远比外来人需要顾忌的更多。
    好在老朱在这方面担忧极少。
    或者说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对自己身后名声的顾忌了。
    明史上也好,后来的各种对他的解析也罢,暴君这一点早就烙印其身,既然印象早就无法清洗,又何必假惺惺作态,干脆将这一印象利用起来不好吗。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对其他古代诸天来说,这事哪怕有了现代几个龙国的帮忙,推广起来也较为缓慢,可在宗武世界的大明帝国洪武朱元璋手中,就是能够顺顺利利的。
    在这其中到底产生了多少人头落地之事,老朱可不会在乎,别说是他了,就是加入其中帮忙的几个现代龙国对此也完全无视。
    这属于根本性问题,没有在这一变革,所谓的进步,就只能是虚幻,过不多时,还不是会回到原初。
    变革嘛,哪一次不需要流血,任何没有流血的变革,从来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极致,否则还不如不做。
    这也是为何宗武大明帝国能够如此快速的赶上进步速度的关键所在。
    有些事情,底层代码才是最关键的,底层代码足够坚实,后续哪怕磕磕绊绊一些,小错误多一些,实际上都无关紧要,错了改就是,这些个试错成本又算得了什么呢!
    相比起来,倘若底层代码都不牢固,哪怕后来被搞得很繁华,那也只能是沙滩里的城堡,外力但凡大一些,就得崩塌了。
    老朱现如今能够时不时的抽出时间穿过世界通道前来赶上战场视察,还不是他很清楚哪怕他离开宗武世界两三个月,他的洪武大明也不可能出现任何动荡。
    因为最顶层的百姓完全是站在他这一条线上的!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317/5397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