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推荐阅读:手机连未来,破产又何妨、九龙葬天经、海域修仙:巨舰重炮叩开万族之门、武魂罗三炮?我乃龙帝临世!、污蔑女儿偷窃,我酒剑仙一剑开天、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狐狸绝无坏心思、斩妖武圣从炼虫开始、人在吞噬,成了罗峰的金手指、聚宝仙盆、
他很怕大家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让老师听见,到时候指不定谁受罚!
院子里的一众人等看到燕然出书房里走出来,身后还跟着垂头丧气的万茯苓。
只见小侯爷眼睛瞪得老大,站在院子里吐气开声,向着钱戏喊道:“你!现在就给我出门买东西去!”
“买什么?”钱戏“噌”的一下跳出来,赶紧问了一句。
“水银!照着十斤八斤的买!”燕然一边咬牙切齿地说着,一边回头往书房里走。
“老子还不信了!一个破特么低气压,还能难得住我?”
他居然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看到燕然撂下一句话就回去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这才意识到一件事……
之前那个气压计的计划,已经被小侯爷推翻了,他竟然想出了另外一个主意!
真是的……小侯爷还是不是人?
预测云雨这样的事,一套办法不管用,他居然这么会儿功夫,又拿出来一套方案?
不说钱戏一溜小跑出去买水银,单说书房里的燕然。
刚刚他还真是想到了一个点子……那个薄铁盒子气压计的问题也被他找到了。
原因就是:铁盒子随着气压变化而产生的厚度差,不但动量非常小,而且……用大宋的话来说,力气也小得很。
而燕然和万茯苓他们,根本没办法做出极其轻量的齿轮组和指针,也就是说薄铁那一点儿鼓起来的力量,根本推不动他们精心作出来的齿轮。
所以燕然受到挫折,来了个以头抢地之后,居然又开窍了。
其实最原始的气压计,并不是这种薄铁盒子的样式,制作这种气压计原本就是为了方便携带的。
燕然觉得自己这次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最早的气压计,制作起来简直是容易到令人发指……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当燕然想起最老式的汞柱式气压计,他这一下总算是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
没错,这个方法简便易行,但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他需要一根一米长左右的玻璃管。
大宋这个时代,水晶倒是有的是,但你要想做出那么长的水晶管,根本不现实。
好在燕然急需的这根玻璃管,不需要颜色太过好看,又不用透明度太高,只要能看到里面的汞柱就行!
很快的,钱戏就把水银给买了过来,燕然随即开始着手制作玻璃管。
气压计需要的玻璃管数量非常少,只需要一根合格的就行,所以燕然干脆就在自己的府里弄了个手工作坊。
这时又有一个人来到了燕府,大家一看到他,就忍不住想要叹气。
这个人就是冲灵子,国师林灵素手下的道士,就是上回在神州擂,负责给那些奇人异士带队的那位。
这位冲灵子道人,显然在国师的众多手下之中,人情世故方面是最为精熟的一位。
因此林灵素国师被皇帝宋徽宗几天追问一次,什么时候能求雨,编造各种理由都无法继续往后拖时间的时候。
国师就一次一次的把冲灵子派到燕府这边,不住地询问燕然预测下雨的机器,倒地造好了没有。
这一次冲灵子注定又要空手而归来,因为上次的铁盒子计划失败了,这一回的设备还没影儿呢。
不过这个冲灵子道士,倒是有机会大开眼界了,他也是第一次看见小侯爷亲自打造那些神奇的设备。
对于小侯爷的奇思妙想,这位道爷也是早有耳闻!
别的不说,单单是燕然那些手下手里的寒铁装备,就让冲灵子眼馋的不行。
因此今天小侯爷亲自动手,他就静静地站在旁边,兴致勃勃地看着。
如今小侯爷和万茯苓在院子里忙碌着,那些弟子兄弟们则是在旁边,远远地围成了一片人墙。
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一边看一边小声嘀咕着,老师到底在弄些啥。
燕然把水晶伴生的硅石,挑选那些最为纯净的破碎了之后,放进了一个崭新的冶金坩埚。
这个坩埚是他早期实验用的,大概有一个保温杯大小。
其实从原料上来说,制作玻璃用沙子就行,但是燕然暂时没想出办法,去除沙子里面的金属元素。
他生怕炼出来的玻璃,指不定是个什么颜色,甚至担心沙子里的杂质造成玻璃不透明,所以干脆就用了纯净的硅石。
从汴京十三行那里弄来的焦炭放在炉子里烧透,然后用手摇鼓风机急剧加温。
在这之后,燕然用铁钳子夹着坩埚放进炉火里。
眼看着那些硅石料被烧得越来越软,他把一小块铅投进了坩埚之中。
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就是后世俗称的铅玻璃。其实铅的作用是让炉火中的硅降低熔点,增加流动性。
当然投进炉里的气化铅是有毒的,因此燕然戴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几层口罩,又迅速向后退了几步。
只见坩埚上的火焰,立刻变成了娇艳的绿色!院墙边上围着那一大排人,随即“喔……”了一声。
他们中间,跟随燕然学过简单化学知识的弟子们,多少知道一些原理,明白火焰变颜色是因为燃烧的金属物质。
可是在场的那俩老道,一个骚包道人,一个冲灵子,眼睛却瞬间瞪得牛卵相仿!
一看他们俩的表情就知道,这俩老道肯定是不约而同,一起想到炼丹炼器这上面去了!
这时的院子中间,当燕然看到火焰变回来正常颜色,知道金属铅应该挥发的差不多了。
之后他凑过去一看,坩埚里边的硅石料,已经融化成了一片耀眼的玻璃液!
“也不知道成不成……”燕然咬牙切齿地嘟囔了一句。
接着他把一根一米半长,在炉火边预热许久的空心铁管拿出来,在坩埚里一搅。
之后立刻提起铁管的一端,只见那上边儿,已经沾上了一团融化的玻璃。
燕然毫不犹豫,连忙对着铁管的另一端使劲吹,眼看着那团玻璃就越来越大!
由于气体压力的作用,玻璃团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空心的玻璃球!
院子里的一众人等看到燕然出书房里走出来,身后还跟着垂头丧气的万茯苓。
只见小侯爷眼睛瞪得老大,站在院子里吐气开声,向着钱戏喊道:“你!现在就给我出门买东西去!”
“买什么?”钱戏“噌”的一下跳出来,赶紧问了一句。
“水银!照着十斤八斤的买!”燕然一边咬牙切齿地说着,一边回头往书房里走。
“老子还不信了!一个破特么低气压,还能难得住我?”
他居然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看到燕然撂下一句话就回去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这才意识到一件事……
之前那个气压计的计划,已经被小侯爷推翻了,他竟然想出了另外一个主意!
真是的……小侯爷还是不是人?
预测云雨这样的事,一套办法不管用,他居然这么会儿功夫,又拿出来一套方案?
不说钱戏一溜小跑出去买水银,单说书房里的燕然。
刚刚他还真是想到了一个点子……那个薄铁盒子气压计的问题也被他找到了。
原因就是:铁盒子随着气压变化而产生的厚度差,不但动量非常小,而且……用大宋的话来说,力气也小得很。
而燕然和万茯苓他们,根本没办法做出极其轻量的齿轮组和指针,也就是说薄铁那一点儿鼓起来的力量,根本推不动他们精心作出来的齿轮。
所以燕然受到挫折,来了个以头抢地之后,居然又开窍了。
其实最原始的气压计,并不是这种薄铁盒子的样式,制作这种气压计原本就是为了方便携带的。
燕然觉得自己这次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最早的气压计,制作起来简直是容易到令人发指……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当燕然想起最老式的汞柱式气压计,他这一下总算是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
没错,这个方法简便易行,但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他需要一根一米长左右的玻璃管。
大宋这个时代,水晶倒是有的是,但你要想做出那么长的水晶管,根本不现实。
好在燕然急需的这根玻璃管,不需要颜色太过好看,又不用透明度太高,只要能看到里面的汞柱就行!
很快的,钱戏就把水银给买了过来,燕然随即开始着手制作玻璃管。
气压计需要的玻璃管数量非常少,只需要一根合格的就行,所以燕然干脆就在自己的府里弄了个手工作坊。
这时又有一个人来到了燕府,大家一看到他,就忍不住想要叹气。
这个人就是冲灵子,国师林灵素手下的道士,就是上回在神州擂,负责给那些奇人异士带队的那位。
这位冲灵子道人,显然在国师的众多手下之中,人情世故方面是最为精熟的一位。
因此林灵素国师被皇帝宋徽宗几天追问一次,什么时候能求雨,编造各种理由都无法继续往后拖时间的时候。
国师就一次一次的把冲灵子派到燕府这边,不住地询问燕然预测下雨的机器,倒地造好了没有。
这一次冲灵子注定又要空手而归来,因为上次的铁盒子计划失败了,这一回的设备还没影儿呢。
不过这个冲灵子道士,倒是有机会大开眼界了,他也是第一次看见小侯爷亲自打造那些神奇的设备。
对于小侯爷的奇思妙想,这位道爷也是早有耳闻!
别的不说,单单是燕然那些手下手里的寒铁装备,就让冲灵子眼馋的不行。
因此今天小侯爷亲自动手,他就静静地站在旁边,兴致勃勃地看着。
如今小侯爷和万茯苓在院子里忙碌着,那些弟子兄弟们则是在旁边,远远地围成了一片人墙。
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一边看一边小声嘀咕着,老师到底在弄些啥。
燕然把水晶伴生的硅石,挑选那些最为纯净的破碎了之后,放进了一个崭新的冶金坩埚。
这个坩埚是他早期实验用的,大概有一个保温杯大小。
其实从原料上来说,制作玻璃用沙子就行,但是燕然暂时没想出办法,去除沙子里面的金属元素。
他生怕炼出来的玻璃,指不定是个什么颜色,甚至担心沙子里的杂质造成玻璃不透明,所以干脆就用了纯净的硅石。
从汴京十三行那里弄来的焦炭放在炉子里烧透,然后用手摇鼓风机急剧加温。
在这之后,燕然用铁钳子夹着坩埚放进炉火里。
眼看着那些硅石料被烧得越来越软,他把一小块铅投进了坩埚之中。
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就是后世俗称的铅玻璃。其实铅的作用是让炉火中的硅降低熔点,增加流动性。
当然投进炉里的气化铅是有毒的,因此燕然戴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几层口罩,又迅速向后退了几步。
只见坩埚上的火焰,立刻变成了娇艳的绿色!院墙边上围着那一大排人,随即“喔……”了一声。
他们中间,跟随燕然学过简单化学知识的弟子们,多少知道一些原理,明白火焰变颜色是因为燃烧的金属物质。
可是在场的那俩老道,一个骚包道人,一个冲灵子,眼睛却瞬间瞪得牛卵相仿!
一看他们俩的表情就知道,这俩老道肯定是不约而同,一起想到炼丹炼器这上面去了!
这时的院子中间,当燕然看到火焰变回来正常颜色,知道金属铅应该挥发的差不多了。
之后他凑过去一看,坩埚里边的硅石料,已经融化成了一片耀眼的玻璃液!
“也不知道成不成……”燕然咬牙切齿地嘟囔了一句。
接着他把一根一米半长,在炉火边预热许久的空心铁管拿出来,在坩埚里一搅。
之后立刻提起铁管的一端,只见那上边儿,已经沾上了一团融化的玻璃。
燕然毫不犹豫,连忙对着铁管的另一端使劲吹,眼看着那团玻璃就越来越大!
由于气体压力的作用,玻璃团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空心的玻璃球!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2/2017/51110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