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筹备拍卖会

推荐阅读: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从骗子酒馆开始,欺诈诸神!龙王医婿道侣三千我助关羽永镇山河全球沦陷:我是末日大领主我的美女老板婚姻航线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长姐读我心眼子,我掏继母心窝子

    门店的新招牌已经送过来了,阿旺一脸激动的看着上面的鎏金大字,知道这三个字的含金量,有了这三个字,那店里的伙计都得被人高看一眼。
    阿旺笑意盈盈地问道:“东家,招牌现在就挂上吗?“
    “先不急,等过两天正式开业时再挂。“苏阳淡然道。
    “成,听您的!”
    苏阳在店里巡视了一圈,回到后院,沏了一壶普洱茶,在院子里的小桌旁,打开收音机,收听全国要闻。
    这是风口浪尖的时代,每日都有新奇消息与变革发生。只是因地处偏远,消息闭塞,苏阳只能捕捉到只言片语。
    然而他心中自有丘壑,凭借后世的见识与历史走向,时代的轮廓已在脑海中渐渐清晰。
    九五规划火热启动,亚冬会的圣火即将点燃,CCTV6频道即将开播,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三毛流浪记》热播在即,科学界传来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消息,国际上亚特兰大奥运会即将开幕
    这些场景如幻灯片般在苏阳脑海中轮番闪现。但他身处这西北边陲,无法亲身参与时代的脉动,只能守着这一方小天地安身立命。
    “苏阳...”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古丽清脆的呼唤声。
    一道婀娜的身影翩然而至。
    “苏阳,厂房的事情,阿塔已经帮忙打听过了。如果租下来,一年租金五万;若买下来......还是算了吧。”
    苏阳从摇椅上起身,亲切地拉过古丽,让她坐在旁边,古丽将修长的双腿搁在前方的木桌上,苏阳在后面帮她揉起肩膀。
    “买的话要多少钱?”
    “依我看,没必要买。”古丽微微蹙眉,“万一以后搬迁,麻烦就大了。”
    “嗯,有道理,那就先租下吧,价格也还算公道。”
    两个人在院子里腻歪了一会,随后便牵起古丽的手走出门,路边买了两串糖葫芦,边吃边往民族团结办公室走去,那里位于民族街尽头。
    办公室里,一位中年大妈正一手织着毛衣,一手摆弄着收音机。
    “阿婶儿,”古丽甜甜地介绍,“这是我对象苏阳。”
    苏阳顺势递上准备好的礼物,笑眯眯地说道:“婶儿好,我们听说厂房的事,想早点定下来,尽快开工。”
    大妈抬眼打量了一下苏阳,见他仪表堂堂,不禁赞叹:“古丽,听你阿塔说谈了碰朋友,这小巴郎子确实精神!”
    “婶儿,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商量厂房租用的事,希望能尽快定下来。”
    苏阳笑着,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糖果点心,语气诚恳。
    “价格合适的话,我们马上签合同。”
    大妈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眯眯地打趣道:“巴郎子爽快!不过吗,价格不是我定的,是领导们定的。要是你觉得不合适,我再跟领导们说说?”
    苏阳摆摆手,态度干脆:“不用麻烦了,婶儿,价格合适,咱们这几天就把合同签了吧。”
    苏阳心里有些着急。那厂房不仅房间多,院子也大,一两百人住着都宽敞。以后棉花也能暂时存放在那里,再合适不过了。
    “这么着急签合同?”大妈倒是少见这种爽快人,拉开抽屉取出一份合同,“那行,巴郎子你填好上面的内容,摁个手印,我这就给你盖章。”
    苏阳快速浏览了一遍合同,心想团结办公室总不会坑人,做那些破坏民族团结的事。
    于是他爽快地在合同上签字摁手印。
    大妈从柜子里找出一个大红印章,在嘴边呵了口气,正正地盖了上去。
    “成了,巴郎子。回头把租金送过来就行,这是厂房大门的钥匙。锁好了,别让人进去破坏公物。”
    苏阳接过钥匙,高兴地应道:“谢谢婶儿,我下午就把租金送来。”
    厂房一年租金五万,加一万定金,总共六万。苏阳盘算着,只能等明天去银行取了。
    这段时间,店铺的日常运营、筹备新厂。还有墨钰县的瓜田改造等等,里里外外花了不少钱。
    而且,很快就得给新厂房添置设备,像桌椅板凳、床柜被褥这些更是少不了。这么一算,手头愈发紧张起来,苏阳琢磨着,看来得再张罗一场拍卖会,给自己“回回血”才行。
    两人走着,便来到百货商店后面的家具城。
    原本是想看厂房的桌椅的,来都来了,顺便可以看看新房的家具。
    在这片土地上,按照传统,一般女方出嫁前,家里都会精心添置家具作为陪嫁,待到结婚当日,将这些满载祝福与心意的家具,热热闹闹地拉到男方的新房里。
    这里的家具行业一直红红火火。
    才刚踏入店门,就瞧见好几对新人正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心仪的家具,风格各异,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过,最受欢迎的还属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款式,那些家具上精心雕刻的繁复花纹,还有比较鲜艳的色彩,浓郁而热烈。
    鲜艳的红色、深邃的蓝色、璀璨的金色等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庄重而喜庆的氛围。
    而当地的汉人则更钟情于传统中式风格,虽说色彩上相对淡雅一些,但样式上倒与民族风情的家具有几分相似。
    “苏阳,你这是要给厂房定制家具吗?”古丽好奇地问道。
    苏阳微笑着轻轻摇头:“厂房的家具,找个手艺好的师傅来量身定做就好。咱们今天呀,是来给咱们自己的小家装修挑选家具的。”
    古丽被这突如其来的暖心话语弄得瞬间面颊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怎么突然说这个,我还没完全做好准备呢!”
    “现在想好了不就成了嘛!“苏阳温柔地看着她,轻声说道,“你慢慢看,喜欢什么样的,咱们直接买回家。”
    在这边买家具倒是省心,根本不用像在城市里那样仔细量尺寸、严丝合缝地计算。在这里,只要看着好看,摆在家里赏心悦目就行。
    这时,一位笑容甜美的维族姑娘笑盈盈地走了过来,打量着这对让人眼前一亮的男女:“请问你们是来挑婚房家具的吗?”
    “是啊。”苏阳点点头,手里攥着古丽。
    售维族姑娘热情地介绍道:“那来看看这边的风格吧,这可是我们店里卖得最好的,好多新人结婚都喜欢这种颜色鲜艳、热情洋溢的款式。”
    古丽看了看,微微摇了摇头,眼中透着一份独属于她的简约美学:“我喜欢简单一点的,不用太复杂。”
    随后,古丽又细细看了几套不一样的风格。最终,她精心挑选了床和沙发,至于其他的,她轻轻摇了摇头,略带羞涩地说道:“现在是用钱的时候,咱们先买这两件最重要的就好。”
    苏阳则又挑了几个大件,凑成了一个完整且温馨的家。到了付钱的时候,古丽执意要自己付账。毕竟,这些家具日后可是要作为嫁妆带入苏家的,按理说,理应女方来承担这笔费用。
    然而,苏阳还是微笑着拒绝了。他心里清楚,当初卡布提和古丽一家给了自己多少帮助与支持。如今自己稍有了些能力,自然懂得知恩图报。
    他掏出纸笔,仔细写下一个地址,对售货姑娘说道:“麻烦三天内按照这个地址,把家具送到家里。”
    走出家具城,两人又顺道在百货商店逛了逛。古丽亲昵地挽着苏阳的胳膊,就像一只可爱的粘人小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苏阳,你准备什么时候...咱们的婚事...”古丽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小声问道。
    “等墨钰县的棉花全都种下去,各项工作都上了正轨,没什么大事了,咱们就把婚事办了吧。”苏阳笑了笑,“家里二老也天天盼着呢。”
    古丽轻轻地点点头,却没有说话。不过,苏阳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她那小小的心脏,此刻一定跳得飞快。
    出了百货商店,两人手牵手,慢悠悠地回到了店里。
    苏阳临时找来一位在本地小有名气的收二手家具的人,看起来精明能干的中年大叔,他仔细看了看店内的家具,报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
    谈妥价格后,两人开始着手整理店内的物品。苏阳从仓库里拖出几个大箱子,古丽则细心地整理零散的小物件。
    等全部搬走后,他们又仔仔细细地将店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第二天。
    苏阳早早醒来。
    古丽还躺在自己身旁,紧紧搂着自己胳膊,随后醒了过来,看着那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苏阳俯身又亲了一口。
    “别,苏阳,我还疼着呢...”
    苏阳停住了,看来昨天还是太鲁莽了。
    起床后,在院里洗漱了一下,阿旺也早早送来了早餐。
    “古丽,我准备过几天再开一次拍卖会,到时候你跟阿塔都来吧,跟上次一样,就在我们村里。”
    拍卖会?
    古丽脸色惊了一下,上次拍卖会的盛况还历历在目,整个和田的玉石玩家齐聚一堂,在整个行业内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尤其是那几块昆仑山里的顶级玉石,建设路也拍到了一块,为他们带来了不小的人流量。
    “苏阳,上次有昆仑冰玉在,大家都愿意来捧场,可是...现在你还有什么好的料子吗?”
    苏阳点点头,一副神秘兮兮的表情,
    “好东西当然是有的嘛!而且这次在墨钰县收了不少的乌金墨玉,也能吸引一批喜欢墨玉的人。”
    “乌金墨玉?”
    古丽神情凝重了一下,听说过,但是没见过,目前现有的基本都在历史博物馆了,那是文物。
    市场上流通的私人藏品不多见。
    吃过饭,苏阳手写了一个牌子挂在了门口。
    “五月三十日,第二届乔木村拍卖会开启!”
    刚挂上没多久,就围过来很多人,其中有店铺老板,还有往来的客商。
    看到乔木村拍卖会这几个字时,大家便心领神会了,上次有不少人都去参加了这次拍卖会,就是为了一睹冰玉真面目。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除了冰玉之外,每一块玉石拍品都是极品玉料。
    怎么能不令人疯狂呢。
    如今相隔两个月,拍卖会再次开启,自然吸引了大家的好奇,可苏阳这次并没有写什么玉料,这就让大家的疑惑更重了。
    “阿旺!”有人朝院子里喊,“你东家人呢?这次到底卖啥好东西啊?”
    “是啊,这次拍卖会到底有什么好东西啊,也不给咱们说说。”
    阿旺正拿着鸡毛掸子打扫柜台,闻言探出头,咧嘴一笑:“东家刚出门,走之前说了,要是有人问,就一句话‘来了不亏’!”
    “嘿!这小子,还卖关子!”有人笑骂。
    “上次他搞拍卖会,老子可是被他坑惨了!”一个粗犷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刘江,正叼着烟,一脸不爽地站在人群外围。
    “刘老板,你这是咋了?”有人打趣道,“上次拍卖会你不是没拍到东西吗?”
    “哼!”刘江狠狠吐了口烟,“老子说的是河床那事儿!五万块就让他捡了个大漏,转头就挖出大货,现在想想都来气!”
    “哎哟,刘老板,这话可不对啊!”旁边一个瘦高个儿笑道,“当初可是你自己嫌那河床上没油水,急着脱手,还偷摸找了买家,算起来是你坑了人家呢,要不是人家挖到了大货,估计就被你坑在里头咯。”
    “就是!”另一个戴皮帽子的人附和道,“要不是苏阳挖出玉来,那卡布提还被你坑着呢!”
    刘江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黑着脸猛吸两口烟。
    这时,一个穿着考究、戴着金表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笑眯眯地问:“各位,这次拍卖会,苏老板到底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
    “管他呢!”花衬衫胖子一拍大腿,“上次没抢到,这次说什么也得弄一块!哪怕是借钱也得拍!”
    “对!对!”其他人纷纷附和,眼神里闪烁着贪婪和期待。
    刘江冷哼一声,心里却暗暗盘算:“这小子鬼点子多,这次我倒要看看,他又能整出什么花样!”
    阳光逐渐升到头顶上,街上的人群越聚越多,议论声此起彼伏。
    乔木村的拍卖会,还没开始,就已经让建设路沸腾了。
    此时,苏阳已经来到了报社。
    跟窗口的姑娘也算是熟客了。
    “同志,还上吗?”
    “上!”
    “还是老样子?”
    “对头,头版头条!”
    他将手中的资料递到窗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资料都填好了,你瞅瞅,这一星期的版面我都包圆了。”
    姑娘接过资料,熟练地翻看起来。这场景于她而言再寻常不过,苏阳每次来都是这般干脆利落。她起身打开一旁的侧门,熟门熟路地将苏阳引至屋内的会客室。
    “同志,来喝杯茶缓缓,稍等片刻。”姑娘倒了杯热茶放在苏阳面前。
    苏阳说明了情况之后,报社的人决定在后天最新的一期就登出,而且还赠送了一个夹缝条的版位,周围都是相亲广告。
    在农村,这种事情传播的很快。
    哪个村里放电影,一顿饭的功夫就能传遍十里八村。这次苏阳在报纸上特意写了,欢迎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带着土特产到乔木村售卖。
    上次乔木村的人卖到了钱,其他村里里自然也都听说了,要是有这个机会,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苏阳出了报社以后,又辗转去了电视台,不过电视台的审核相当严格,而且时间比较久,想想就算了。
    报纸虽然效率慢点,但是能在一周内送到和田地区的各个村子里,能保证每个村的村支书家里都能收到报纸。
    文化局那边,苏阳也有必要去打声招呼,毕竟有官方的出面,这活动才能登上台面。
    文化局依旧很忙碌,有不少人进进出出的,苏阳来到了鉴定室,江老他们正在忙着工作。
    “江老,忙着呢?”
    大家回头看向苏阳,笑着点头打了个招呼,随后江老就跟着出了鉴定室。
    上次苏阳嘱咐江老提议的事,这才过去两天,刚交上去,起码等过段时间才能有回音。
    “巴郎子,你是不是想问提议的事撒?”
    “不是,我是想请咱们文化局的同志到这个月底,去我们乔木村参加拍卖会。”
    拍卖会?
    江老一愣:“你小子又要开拍卖会咯?”
    “是的嘛。”
    “那感情好啊嘛!这一晃都过去好久了。不过你这次又有什么好东西了噻?”
    苏阳还是笑而不语:“江老,您到时候就知道了。”
    “你小子还跟我卖关子嘛!”江老伸手指了指,笑道:“对咯,这次克里木江也要去的嘛,上次他就跟我说了,要是下次有什么好料子一定带他一个。”
    “没问题,那就一起嘛。”
    两个人溜达了没多远,苏阳说完这事就准备回去了。
    乔木村。
    傍晚时分,村里一片宁静祥和。
    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跳皮筋,巴郎子们则追着一个破旧的足球。
    刚从地里回来的大伙儿,三三两两地聚在陈大明超市门口,沾满泥土的解放鞋随意地搭在台阶上。
    “嗝~”
    随着一声响亮的饱嗝,苏阳晃着半瓶橘子汽水从超市里走出来。
    这会大家最常聊的话题,还是种植棉花的事。
    现在乔木村的棉花种植基本上已经完成。
    大家有时候在讨论棉花的技巧,但更多的是关心能卖多少钱。
    万一种出来以后没人收棉,那就砸手里了。
    “要我说啊,”苏阳突然提高嗓门:“要是棉花真滞销了,我全包!“
    这话引得正在纳鞋底的张婶手一抖,针尖差点扎到手指。
    陈菊“咔吧”一声咬开瓜子壳,眯着眼睛笑道:“阳子,你在墨钰县包了那名多地种棉花,跟俺们大伙儿透个底,这棉花真能来钱?“
    陈菊嗑着瓜子,她家反正也不指望种地赚钱,现在有小超市维持着,陈大明也在北大窑领着工资,所以这次种棉花就没有参与。
    大家将目光锁定在苏阳身上,毕竟在大家眼里苏阳是领头人,有不少人看苏阳家里也种了一半的地,才跟着种了起来。
    苏阳仰头灌完最后一口汽水,玻璃瓶“咣当“一声扔进旁边的竹筐。
    “这么说吧,”他用手背擦了擦嘴,“种棉花就像煮大锅饭,人少了揭不开锅,人多了...”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竖起两根手指,“不出两年,保准让大伙儿都盖上砖瓦房!”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似懂非懂。
    将目光聚集在“科学种棉,勤劳致富”的红布标语上。
    “对了,再给大伙说个事,过几天到月底的时候,我准备再办一次拍卖会,这次把农村巴扎往大了弄,大家要是还想卖点家里的东西,都尽管来。”
    苏阳这么一说。
    大家立刻激动起来。
    “那感情好啊,上次听说刘愣子一天卖了两三百,真馋人啊!”
    “就是啊,那点粮食都能卖这么多钱,我家水缸里还腌着几十斤的咸菜疙瘩,到时候也能换个钱花花....”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1/1512/52357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