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故事梗概

推荐阅读:苏婉霍枭寒侯爷的婢女想跑?没门赵旭李晴晴全文啥?开学他就拿下校花了叶无尘修仙家族之化灵碗我见过很多变态,他们都叫我变态绝世天命大反派青云红颜星际牧场主

    10月,北影厂。</br>  江弦刚从人文社改稿子回来,在车棚迎头撞上施文新。</br>  “江老师!”</br>  “施老师!您这上哪儿去了?”</br>  “火车站,送了一趟我爱人。”施文新冲他笑笑,“拍戏去了。”</br>  “哪个剧本?”</br>  “戴手拷的旅客,于洋自导自演的一个本儿。”</br>  “那片啊!”</br>  江弦看过这电影,谍战凶杀悬疑,是这年头罕见的题材,还有好些场格斗戏,导演、演员们自个儿琢磨的,看着有点幼稚。</br>  当时还觉得里面那魏小明真漂亮,又活泼又可爱,特意去搜了下演员表,合着是小蔡明。</br>  艹。</br>  “葛老师上哪拍去?”</br>  “山西,大同。”</br>  电影拍摄基地在大同,剧组连夜布置街道,写标语、贴大字报、搭舞台,给一早起来上班的人吓坏了,还以为是又那啥了,电话都打警察局去了。</br>  “江老师,你是去?”施文新问。</br>  “我上人文社改稿子。”</br>  江弦想起什么,从挎包取出今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施老师,杂志社送我的样本,这册送你。”</br>  “有江老师你的文章?”</br>  “有一篇。”</br>  “那我可得拜读拜读。”施文新笑着接到手中。</br>  “拙作,拙作。”江弦谦虚几句。</br>  在拐角和江弦告辞,施文新拿着《人民文学》,进到北影主楼,三楼东是他们文学部以及《电影创作》编辑部的地盘。</br>  和同事打个招呼,她抽出椅子坐下,先倒杯热水,处理起桌上的稿件,今儿活不多,得了闲,翻开那册《人民文学》。</br>  《芙蓉镇》,江弦,第二部:“山镇人啊!”</br>  施文新并未看过第一部,倒也不担心会对第二部的阅读造成什么影响。</br>  毕竟她也没抱有太大的期待。</br>  施文新从事编辑行业一辈子了,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br>  再有才华的人,也没办法一直维持极高的创作水平。</br>  哪怕是江弦,肯定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br>  “先读一读吧。”</br>  她举着放大镜,一行行往下扫。</br>  秋日午后的阳光,渐渐倦怠下去,窗外北影厂的院落,浓的色,郁的香,悠扬慢洒,盛装着金色。</br>  办公室内,施文新那原本舒展的眉头,早已沉了下去。</br>  最后一节“年轻的寡妇”,豆腐西施胡玉音失去了她的丈夫,在黑夜中,在坟地上,凄楚地叫喊着。</br>  这悲剧来的意料之中,又那样震撼人心。</br>  施文新眼眶泛酸,抑制不住的想哭。</br>  她真的感同身受。</br>  葛存壮也是《小兵张嘎》的主创,在那段往昔岁月里,她险些就成为书中的胡玉音。</br>  “写的真好!怎么会写的这样好?”施文心抹着眼角轻声啜泣。</br>  同事们已经下班了,她也匆忙收拾东西离开。</br>  她已迫不及待想找到第9期《人民文学》,将《芙蓉镇》第一部的内容补充一遍。</br>  施文新离开不久,文学部主任江怀延,拎着瓶二锅头,溜进办公室里。</br>  不敢在家喝,只能在办公室偷偷解馋。</br>  他砸吧两口,瞥见施文新那儿一部没合上的杂志。</br>  一小时后。</br>  江怀延把半杯酒一口倒进肚子,眼睛一下子就红了,眼泪也马上流下来。</br>  他粗红着脸,指着那些存在于文字中的人物,破口大骂。</br>  “小丫挺的。</br>  “我艹你大爷。”</br>  “臭傍家儿。”</br>  “尝尝老子大耳帖子!”</br>  他拎着酒瓶子,去到北影厂的招待所。</br>  此刻,他只想请这部小说的作者喝一杯酒。</br>  敲开江弦的门,没想到他正伏案写着什么东西。</br>  他醉醺醺的,只听到好像是故事梗概,与“马车”“道路改革”有关。</br>  (故事梗概,即电影故事概要描述,电影厂物色剧本阶段,会以故事梗概作为评断和取舍依据。)</br>  “江作家,这杯酒你要喝。</br>  这篇《芙蓉镇》也一定要拍!”</br>  ......</br>  《芙蓉镇》第二部在第10期《人民文学》上发表以后,终于开始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注意。</br>  不到一個月,《人民文学》编辑部收到来信数百封,《当代》、《作品与争鸣》、《湖南日报》等报刊先后发了有关消息、专访以及评论。</br>  王扶给江弦送了趟读者来信,还想他再写一篇创作谈,刊登于今年第12期的《人民文学》上,与《芙蓉镇》的最后一部同时刊出。</br>  江弦应下,没急着动笔。</br>  因为他还有件“国之大事”要处理——</br>  正所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br>  二十四节气里,霜降刚过,他得回家去屯冬储菜了。</br>  冬储菜绝对是京城的城市记忆。</br>  每年11月左右,霜降一过,屯冬储菜就是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儿,组织、帮助群众储存过冬白菜,是政府的重大任务。</br>  但凡是有空场的地方,哪怕是路边空地,都要设上临时冬储菜销售站。</br>  这是老传统,从1959年起,京城就动员居民和机关工厂伙食单位,开展“社会性大白菜储存活动”。</br>  魏染胡同。</br>  天蒙蒙亮,江弦就被他妈喊起来,一层一层往身上套上大棉裤。</br>  “快去把板车推来。”饶月梅催促道。</br>  顺手把窗台上晾着的袜子给他怼脸上,都硬了,能固定住,也不知道是啥原理。</br>  “妈,咱吃早饭不?”</br>  “来不及了,你吃颗梨顶顶。”</br>  他妈塞给他一颗京白梨,江弦揣进兜里。</br>  屯冬储菜这活儿是全家出动,因为买菜按人头算,一人可以买几十斤,所以家里来的人越多,买的菜就越多。</br>  一家四口往菜站去,江弦和他爹推板车,他妈推个自行车,他妹江珂坐板车上,缩脖子揣手,迷迷瞪瞪,还没睡醒。</br>  今儿是寒流天,沿路都是类似的家庭,扶老携幼,倾巢出动,迎着冷风,哆哆嗦嗦,互相迁就成条长龙,跟特么逃荒似得。</br>  “多亏没吃饭吧,这么多人。”饶月梅一阵庆幸。</br>  江弦有些无语,他们家五点半起来,没吃早饭,没洗漱,尿盆儿都特么没倒!</br>  就这,都有那么多户排在前头。</br>  “只要有一个搅屎棍,其他人就都不得安生,这就叫内卷。”</br>  菜站更夸张,排了好几条长龙,那大白菜堆得和小山似得。</br>  “这啥时候能轮着啊。”江弦哆哆嗦嗦溜达几圈儿,又冷又饿。</br>  想起兜里还有颗梨,刚顿住脚步,脑海里闪出条提示。</br>  “灵感【水果】进度+1,目前进度(2/100)”</br>  他茫然的握着京白梨,琢磨半天。</br>  懂了。</br>  为啥老莫名其妙跳进度?</br>  因为进度是水果的运输距离!</br>  累计1公里就报一次。</br>  ......</br>  ......</br>  ......

本文网址:http://www.yuedudaye.com/xs/0/84/441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ueduday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